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堂好课的评价从有效开始

(2022-06-05 13:36:50)
分类: 随笔反思

        听课、评课是我们教学活动中经常组织开展的一种常规的校本教研活动,尤其是评课,对于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增强教学反思能力,提高教师的教学艺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究竟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才算是“好课”?今天思想品德课的评价,我们又该关注什么?

       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学习中学生学到了什么,得到了什么,是学生、家长也是我们教师都必须追问和考虑的,更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追求的基本目标。因此,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每一位思想品德教师应当重视并且应该追求的。

       一堂课时间虽短,但也是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微观教学过程。就提高一堂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率而言,也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

       一、精心做好课前准备,优化课堂教学效率

       所谓“万事开头难”,要上一堂好课的前提必须先备“好”课,很多人的潜意识对备课的看法就是“我备了,所以就好了”,我们知道,实则不然。

       要备好课,必须要对我们的教学设计进行精心的准备,这是课堂教学顺利进行,实现教学目标的保证,是提高教学质量必不可少的条件。在一定意义上讲,教师每上好一堂课,好比带领学生攻占一个知识高地。打仗不能打无准备的仗,要带领学生攻占知识高地,教师就必须充分备好课。

      1、备内容、确定教学目标和重点

      备内容,就是教师要熟悉和掌握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材内容。教学大纲是我们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是教学中必须达到的要求。对于课本,我们主张钻研课本,但不主张单纯照搬。教师对教材的处理,讲课的安排,例子的选取,以及采用的方法,都可与课本有所不同。当然,并不是说教师可以丢开课本,而是要分析课本,参照课本内容来讲,还要指导学生阅读课本。

      2、备学生,明确教学难点和容量

      生是教学的对象,教师的教学效果,最后都取决于学生,因此了解学生实际,是备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对于同一年级不同班的学生,他们的基础知识和能力可能会有所不同,同样的内容和教法,在一些班可能受欢迎,另一些班可能反映内容太浅,信息量太少。因此教师应了解自己所教班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不同的对象而采取不同的要求和教法。

      3、备教法和学法,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结合

      在熟悉教材内容,明确教学目标、重难点之后,备课时还必须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配好不同的教学方法。

      4、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相结合

      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是相辅相成的,每位教师在集体备课前,应先仔细钻研教材,记下教学重点、难点及疑点,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再来进一步修正个人备课的教案、教学设计。

     二、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优化课堂教学效率

     要创建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师可以从导语的设计入手,它是上好课的前提条件,精心设计导语,似石头投入平静之水,如奇峰突兀而起,能使学生大脑保持最兴奋状态。

    三、方法指的是教师的教法,学生的学法。教法与学法都可以预设,但不一定要恪守,随着课堂教学流程推进,要灵活选择。

    1、情境启发教学

    通过创设悬念的情境,启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对教学内容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以最佳的学习状态进行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益。

    2、自主探究教学

    现代教育强调让学生在自己的探索过程中主动学习,学习如何组织和构建自己的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今,丰富的信息资源是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学习的基础,在教师精心指导下,学生可以利用这些资源进行自主探究学习。

      3、协作互动教学

      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遇到新问题需要解决,当学生独立思考后还是解决不了,是知难而退,还是有意识地寻找伙伴,共同合作解决,这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合作学习”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放手在小组内讨论,寻找解决策略,教师所做的正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工作。在小组合作学习、交流中,学生要发言,要听取同学的意见,在评价中要当小老师,这样,学生参与的量和质都得到了提高,主体地位更加突出。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时机是很多的,可以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展开“合作学习”。不少新知识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后,大部分能解决问题,只要让学生同桌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教师稍加点拨即可,节约大量时间,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发展。设计一题多想,同一问题多种解决等,在学生独立解决的基础上,然后组织小组讨论、交流,有利于解决问题,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把握好教学节奏,优化课堂教学效率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内容必须有一定的广度、深度和密度,这就要求教师把握好节奏。慢条斯理的讲解不可取,但节奏过快也不行,无暇思考,也来不及消化。因此,确定教学密度应以学生的接受能力为前提。鉴于思想品德课的特点,教师在精讲必要的理论知识后,应组织学生进行大量的练习,所花时间应不少于三分之一课时。

    五、准确捕捉教学反馈信息,优化课堂教学效率

    要上好一堂课,要让学生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关键是要让学生有兴趣学,不怕学。教师的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按照大部分学生的实际水平来授课,但每个学生在学习上又各有差异,因此,教师在课堂中就应容许学生犯错误。一堂课的亮点往往就出现在学生犯错误的时候,如果教师这时能及时机智地反馈信息,及时掌握情况,采取不同的矫正、补救措施,引导学生纠正错误,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以保证课堂教学效率的整体提高。

     本人认为,我们的课之所以有缺憾,很大程度上是受以下几个问题的影响:

    1、教师情绪化。有时,发生一些事情,教师受不良情绪影响,因而影响了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低效。

    2、对学生了解不足,过高或过低估计学生,教学处于低层次,或学生无法接受你所讲的。

    3、对教材没有吃透。没有达到让内容先“厚”后“薄”,所以不能深入浅出地讲授,不能很好地驾驭教材,达不到得心应手的目的。导致教学低效。

    4、学习提高不够。对专业知识理论学习不够,对自身修养的提高不够。要加强学习,使自己成为既有专业知识,又有涵养的人,成为一个优雅的教师。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已的不断实践,不断完善,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教师的语言美
后一篇:无痕.包容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