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曾子家训

(2015-02-22 11:47:39)
标签:

转载

分类: 哲学/人文
原文地址:曾子家训作者: 辰泽
曾国藩教子的六项内容

    
曾国藩认为持家教子主要应注意以下十事:()勤理家事,严明家规。()尽孝悌,除骄逸。()“以习劳苦为第一要义()居家之道,不可有余财。()联姻不必定富室名门()家事忌奢华,尚俭。()治家八字:考、宝、早、扫、书、疏、鱼、猪。()亲戚交往宜重情轻物。()不可厌倦家常琐事。()择良师以求教。

    
归纳起来,曾国藩教子的内容主要有六项,即勤、孝、俭、仁、恒、谦六字。

    1
、勤。

    
曾国藩认为子女教育中以习劳苦为第一要义;他提倡勤理家事、勤奋学习、勤劳工作,反对奢侈懒惰,不可厌倦家常琐事。针对子弟生长于富贵家庭、惯于养尊处优的特点,曾国藩特别强调戒骄奢、倡勤俭、主敬恕、不忘本。他认为居家以不晏起为本,从不准许子女睡懒觉。在家里男要扫地、种菜,女要做饭、织布。妻子女儿跟他同住江宁(今南京)两江总督府时,他规定她们白天下厨做饭菜,夜晚纺纱织麻到深夜,而且天天如此。

    2
、孝。

    
百善孝为先。曾国藩提倡尽孝悌,除骄逸。他教育子女在家敬老爱幼,出嫁后尊敬公婆。

    3
、俭。

    
曾国藩认为居家之道,不可有余财家事忌奢华,尚俭。他自己的日常饮食,总以一荤为主,非客到,不增一荤。其穿戴更是简朴,一件青缎马褂一穿就是三十年。他不准子女积钱买田,衣勿华美。对子女的婚姻,他认为品德为上,联姻不必定富室名门。曾国藩深刻认识到:仕宦之家,不蓄积银钱,使子弟自觉一无可恃,一日不勤,则将有饥寒之患,则子弟渐渐勤劳,知谋所以自立也矣。人的本质有好逸恶劳的一面,如果父母蓄积足够的钱物让子女花销,他为什么还去吃苦呢?结果坐吃山空。如果一无可恃,则逼得他们去奋斗、去谋生、去立业,结果能成大器。

    4
、仁。

    
曾国藩教育子女仁义待人,认为亲戚交往宜重情轻物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个逸字,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曾国藩深刻地指出骄奢的害处,盖达官之子弟,听惯高议论,见惯大场面,往往轻慢师长,讥弹人短,所谓骄也。由骄而奢,而淫,而佚,以至于无恶不作,皆从骄字生出之弊。为此他告诫子弟:家门太盛,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人人须记此二语也。”“吾家现虽鼎盛,不可忘寒士家风味,子弟力戒傲惰,戒傲以不大声骂仆从为首,戒惰以不晏起为首。吾则不忘蒋字街卖菜情景,弟则不忘竹山坳拖碑车风景。昔日苦况,安知异日不再尝之?自知谨慎矣。他要求纪泽、纪鸿等日修四课慎独则心安,主敬则身强,求仁则人悦,习劳则神钦。他要求子女守先人耕读家风,不要有半点官气,不许坐轿,不许唤人添茶。不许子女斥骂仆佣,不许轻慢邻居,不许仗势欺人。

    5
、恒。

    
曾国藩说: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穷,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泊之观海,如牛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于此三者,曾国藩特别看重有恒。他教导纪泽人生惟有常是第一美德。常者,恒也。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做到有恒,既是易事,又是难事。说易,因为人人可以做到。说难就在于难坚持,坚持几天可以,支持几个月就难了,坚持几年、十几年,一辈子更难了。然而,只有守常,才能获得成效。曾国藩结合自己的体验,对儿子说:年无分老少,事无分难易,但行之有恒,自如种树蓄养,日见其大而不觉耳。因此,他反复要求儿子看、读、写、作,四者每日不可缺一。

    6
、谦。

    
曾国藩一生谦虚诚敬,谨慎持重,整肃端庄,他教育子弟也要借此修身,以勤劳为体,以谦逊为用,以药佚骄。在对子弟的为人教育中,他多次强调主敬恕。他说:圣门教人,不外敬恕二字。又说:作人之道,千言万语。大抵不外敬恕二字。曾国藩写的歧求诗中有善莫大于恕,德莫凶于妒二语,他教育子弟待人宽厚、宽容,设身处地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他在给弟弟的信中叮嘱:子侄辈须以敬恕二字常常教之。敬则无骄气,无怠惰之气,恕则不肯损人利己,存心渐趋于厚。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