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米饭致肥?误人!适量吃主食更有利减肥。

(2012-08-13 14:54:31)
标签:

杂谈

健康

减肥

饮食金字塔

健康的饮食

分类: 小贴士

http://s10/middle/820ea4e0gc7205faae449&690

   有的人听说“主食致肥”后,就将米饭、面食等列入黑名单,“主食都由淀粉组成,

淀粉又会转化为糖,不肥才怪!”

    也有不少人认为米饭等主食热量高,吃了容易长胖,其实是误解。营养师表示人长胖

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总热量的摄入超过了消耗。事实上,吃够主食这后有饱腹感,吃荤的量

可以少一点,反而有利控制体重。

    缺乏主食,危害更大。主食所提供的碳水化合物是人体所需要热量的主要来源。

碳水化合物是我们身体所需要的基础原料,人在一天中所需的总热量的50%-60%来自于

碳水化合物,如果长期主食摄入量不足,身体所需要的碳水化合物就不足。

    碳水化合物具有解毒功能,一旦缺乏,血液中的有毒物质就不能及时排出,就会造成

肤色黯淡、脸色难看。而米饭、面食的主要成分正是碳水化合物,它可以直接转化为热量

另外,米饭同大鱼大肉相比,要容易消化。主食摄入量过少,动物性食物摄入过多,危害

更大。因为动物脂肪在碳水化合物不足的情况下代谢不完全,会使血液中积聚更多的有毒

废物--硐,它能引起恶心、疲劳等症状以及损害脑部健康。还容易导致气血、营养虚亏。

    主食宜粗细搭配。每顿饭都应该保证主食摄入。健康成人每天主食总量应保证在250克

以上,约为正常饭碗的两碗半。由于现在大米、面食等主食加工越来越精细,稻米在碾压

加工过程中,只剩淀粉和少量的蛋白质,稻米中的众多营养素随着米糠一起被丢弃了。为

了补回这部分的营养素,所以主食应粗细组合,每天最好吃50-100克粗粮、杂粮或全谷类

食物,一天的膳食构成最好是:  主食每天摄入250-400克

                              蔬菜每天摄入300-500克

                              水果        200克

                              鱼虾类      50-100克

                              畜禽肉类    50-75克

                              蛋类        25-50克

     此外,由于都市人经常在外用餐,而应酬饭局的荤菜比较多,做得也比较油腻,容易

引起肥胖。为此,提出在饭局是吃得健康的小窍门:

                                            1.控制进餐的节奏,尽量吃慢一点细嚼慢咽。

                                            2.饭局结束后可以散步半小时再坐车回家。 

 

    还要记住的是!每天要做适量的运动保持健康的身体,现代人越来越缺乏运动,不要再拿

各种理由说没时间了!快运动起来吧!找适合自己的运动。让‘亚健康’远离自己。

那每天要做多少运动才适呢?

  运动时间在20分钟以上,最好是40分钟。运动在开始的5分钟,身体消耗的只是体内的糖原,

再5分钟消耗的是蛋白质,之后脂肪才会开始消耗。所以当人体运动一段时间后,脂肪才会开

始消耗,时间越长,脂肪消耗得越多。

 

 

测测你的运动量

睡眠:每睡一个小时记0.85分。

静止活动:包括案头工作、阅读、吃饭、看电视、坐车等,把消耗在这些活动上的时间加起来,

          以每小时记1.5分计算。

   步行: 如果是悠闲缓慢的散步,每小时记3分;如果是快步走,每小时记5分。

户外活动:慢跑每小时记6分;快跑每小时记7分;游泳、滑冰每小时记8分;各种球类运动和

          田径运动每小时记9分;做体操、跳舞每小时记3分。

家务劳动:每小时记5分。

    每当你一天结束后,就可以把以上的分数加起来。如果你获得的总分数在45分以下,说

明你的运动量不够,应设法增加运动量;如果你的总分数在45至60分之间,就说明你的运动

量正合适;如果你的总分数超过了这个限度,只能说明你的活动量已经过大,应该调整一下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