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北极圈的一角---国际探险队,我们的保护神

标签:
格陵兰岛国际探险队保护神 |
分类: 旅游与摄影 |
南北极旅游都属于探险性质的旅行,因此进入极地的船上都有一支专业的国际探险队。这次《海精灵》号上是一支什么样的探险队?他们是如何指导、带领和保护我们走进格陵兰岛?下面用我在这一路上拍下的照片为大家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这是我走下直升机第一次见到探险队的身影,他们站在海边的山坡上正准备接机。


我们下机后直接准备乘坐冲锋艇上船。探险队员就充当了搬运工,帮我们卸下随机带来的大量行李。这就是探险队的工作,不仅负责我们旅行中的安全,还是船上的勤杂工。

探险队员兵分两路,一部分搬运行李,一部分负责我们登艇上船。

《海精灵》邮轮上有一支十二人的国际探险队,他们分别来自九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包括英国、德国、西班牙、丹麦、瑞典、波兰,俄罗斯,秘鲁和格陵兰岛,真可谓名副其实的国际探险队。他们涉及的专业广泛,包括历史,生物,旅游,体育,文学和音乐等,而且都具有一个共同的探险旅游经历,喜欢摄影,喜欢极地生活。这才将他们同舟共济在《海精灵》上。这是他们在我们上船的当晚欢迎酒会上的首次集体亮相。

探险队依据格陵兰岛的气象,海流和浮冰的资料,制定出第二天的登陆计划,发布在船上的公告栏上。此外,当晚在会议大厅,由探险队具体讲解登陆计划的内容和注意事项。这是探险队长安雅.厄尔德曼( Anja Erdmann)正在介绍次日的登陆计划和安排。站在一旁的是心友汇队员王海宁,他正在为安雅翻译 。正是有了探险队的认真周密负责的工作,尽管计划没有变化快,但每天的活动都安排的很充实。

这是探险队的休.琼斯( Huw Lewis-Jones ),他是一位历史学家和摄影家。近十年他的足迹遍及西伯利亚、格陵兰和北极极点,拍摄了大量的极地照片,出版了有关书籍,翻译成十四种语言。他正在情绪饱满不乏幽默地向我们介绍他的探险世界极地的历史和摄影作品。我们在邮轮上的一周时间里,探险队为我们举办了格陵兰历史、生物、语言和摄影等讲座,使我们的格陵兰之旅丰富多彩。


从安排登陆计划到每次登陆活动的实施,探险队做了大量的工作。这张照片就是探险队正在做登陆前工作,包括提前登陆勘察登陆线路,冲锋艇的检查,直到我们登陆的分组和通知。事无巨细都得考虑周到,这才能做到万无一失,确保每一位人员的人身安全。

每个冲锋艇上都有一个探险队员负责驾驶,我们的小命全系在他的手上。记得6月3日下午四点多钟,因为大量的浮冰无法前往伊鲁丽萨特(ilulissat)游览冰川,而寻找到一个无名小村作为临时登陆点。此时海面风疾浪高达两米,经过探险队的反复慎重考虑后,还是决定我们登陆。冲锋艇在海面上作Z字前行,我们的船就像飘在海上的一叶小舟,随时有可能被大浪掀翻。但我们的冲锋舟在每个探险队员手中,就像在海上闲庭信步,平安地将我们送到了彼岸,又接回到《海精灵》邮轮上。一句话,他们是我们的安全保护神!

除了登陆之外,探险队还依据海面上浮冰和冰山的状况,安排我们登艇巡游格陵兰美丽的海景。你看探险队员将冲锋艇缓慢地驶近巨大的冰山附近,让我们尽情地拍照。所以我们拍的每张美照,都有探险队的功劳。

我记得这是6月1日下午四点我们首次登上QEQRTARSUAQ小岛,格陵兰语为‘big island’,岛上有被废弃的美军基地。提前上岛的探险队员早已在岸边做好了我们登陆的准备,他们很认真地严格遵循下船的三部曲,屁股前移,腿先下,抓手(水手手)下船。在我们眼里老外很死板,但死板的教条才能保证不死人哦!

探险队在我们登陆的行进线路上,个个持枪站岗。Why?据探险队介绍,格陵兰岛上时常有白极熊出没,不随身背抢,我们的人身安全就没有保障。这一点在南极旅游时是无法体会的。虽然在南极没有北极熊,但人类却是最大的“白极熊”,背枪站岗的应该是企鹅而不是我们人类了。远远看着悬崖上探险队员持枪的身影,简直就是一幅美丽的画卷!!

我必须以他们的背影来一张。

探险队员 伊达奥利森( Ida Olsson ),出生瑞典,她是探险队的皮划艇教练。在这次格陵兰岛的旅行中,有一项皮划艇活动。这项活动是自愿报名,付费参加。伊达就是这项活动的教练,在下水前必须先在船上进行训练 。我在邮轮的后甲板上拍下了这组伊达授课的照片。

与伊达搭档的是来自英国的 瑞安霍普.英格思(


我不仅拍下了伊达工作的情景,也顺手留下了她的美照。

这张照片是2015年12月我在南极《海精灵》号上拍的。当时正在邮轮后甲板上烧烤,我跑到探险队的餐桌与他们合影留念。没想到,今天我竟然在照片发现了伊达和瑞安霍普-英格思身影,他们俩是南极探险队唯一随船北上的探险队员,也是我这次重逢《海精灵》的意外收获。

探险队里有一位专职摄影师,她的名字叫 珍娜.罗兰德( Genna Roland ) ,来自英国。每天她不仅要担负探险队的日常工作,而且每天还要跟随大家拍照,用镜头记录下我们在格陵兰的点点滴滴。我们在结束这次旅行前,探险队为我们每一位极友制作了一个U盘,里面的所有照片就是出自珍娜的杰作。

除了珍娜负责拍照,探险队还专门临时雇了一位航拍师,从空中俯拍《海精灵》邮轮在北极洋面上巡游的雄姿,夕阳下那漂浮的浮冰和冰山,我们在邮轮甲板上的狂欢的场景。。。。。。心友汇用美金将全部的航拍资料买下,回来后发给我们大家分享和回忆。谢谢探险队!谢谢心友汇!




探险队不仅是我们这次行程的安全保护神,而且个个都是酷神!在此我只是挑选了其中几张与大家分享。

探险队员也是一个普通的人,有血有肉,有情有义,与我们别无二样。这是唯一来自格陵兰本地的探险队员, 名叫图佩娜克雷斯德( Tuperna Kleist)。你看她也乐意接受男士递给的烟,人与人的交流在烟酒上是没有国界的。

这是我们在希希米乌特(sisimiut)玩耍时,意外见到伊达和 瑞安霍普-英格思两位皮划艇教练偎依在房檐下,惬意地晒着太阳。我们当时有点不懂事,竟然将他们俩硬拽进了我们的合影里,搅乱了他们难得平静的两人世界。如果今天再碰见他们两,我会选择悄悄地离开。今天再看这张合影,我真心祝福天下所有的有情人 !

一天我在咖啡厅里,看见贝缇娜( Bettina)正在专注地用牦牛毛线织围巾。我很好奇地走上前,坐在她的身旁,边看她织围巾边与她聊天。她来自丹麦,因为爱好极地旅游,喜欢格陵兰,她将她的家迁到了格陵兰岛,成为一名真正的格陵兰人了。我问她“谁教你织毛线的”“我奶奶”。她回答我时,脸上露出幸福和自豪的微笑。在今天的中国很少有人织毛线了。我不知道,贝缇娜织毛线意味着什么?但我能感受到她此刻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探险队员有时坐在咖啡厅,喝着咖啡,吃几块小点,聊聊天,休息一会儿。整天随着《海精灵》在海上漂,船就是他们的家,队友就是家人。

我记得已是午夜时分,我拿着相机跑到邮轮的顶层甲板上,拍摄北极的夕阳。此刻,我在露天浴池又见到了伊达和瑞安霍普-英格思两人泡澡的身影。于是我抢拍了几张他们俩亲密的样子,很遗憾照片模糊无法分享,只好选了这张还算清晰的伊达看夕阳的照片。

这位靓仔名叫 劳格兹.谢斐尔德(Lauritz Schnfeld), 他是一位德国小伙子,人长得很帅。大家对他的认知主要是源于他“喜欢”上了我们的美女秦海菲。于是在烧烤宴会上,这个美丽的传说就在甲板上演了。我趁机上前推开了秦小姐与他留下了这张合影,真正的主角可不是我哦!

康伽米屋特Kangaamiut是我们在格陵兰最后登陆一个小镇。当我们大家在小镇上闲逛时,我看见 休·琼斯 一人躺在路边。他在享受这什么?温暖的阳光?独自的宁静?厚实的大地?我无法得知,但是他这种随意自然的生活态度,感染了我。


短短的一周格陵兰之行即将结束了,关于探险队的故事只是刚刚开了个头。。。。。。他们不仅是我们一路上的保护神,而且是我们心中的酷神。每个极友都会与他们合影,每个人的相机和手机里都有他们的酷照。记住他们,何许有一天我们会在世界的某个地方再次与他们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