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感冒、鼻炎、咳嗽、鼻涕(痰)、哮喘 、打鼾 等资料整理

标签:
转载 |
分类: 儿童医疗 |
作为一个自由散漫又时常觉得生无可恋的人,我实在很惊奇孩子会给我带来这样巨大的转变。我不仅破天荒有了生活的主题,甚至也变得贪生怕死——比如这次出门,我就很无端担心飞机会失事,又后悔自己没买份保险,好歹还能给丁留点钱。
我想看到孩子长大,看见他上学,毕业,恋爱,结婚。我希望我逐渐退出他的世界,但仍能微笑目送他走过每个人生节点。
以一个遥远的姿态。
-------------------------------------------------------------
发觉对育儿越来越有科研的劲头。
老爷子常常被我问到无语吧?感谢耐心和体恤:)
以下为近期关于鼻子、咳嗽、哮喘等问题的集中整理:
鼻涕和咳嗽的辨证用药
◆清鼻涕多+咳嗽多(如咳嗽影响到睡眠)——新康泰克(三分之一)
◆清鼻涕多+咳嗽少(偶尔咳,不影响作息)——单用扑尔敏
注意:
1.新康泰克已经含有扑尔敏,因此新康泰克和扑尔敏不可同时使用。
2.扑尔敏只适用于清鼻涕,如鼻涕粘稠或黄色鼻涕,不可用任何含扑尔敏成分的药物。
◆鼻涕粘稠或黄鼻涕——多清理鼻涕(盐水稀释后让孩子擤干净)
注意:
1、关于黄鼻涕的辩证判断:
普通感冒的鼻涕通常经历:清鼻涕——黏鼻涕——黄鼻涕,通过这个过程转变而来的黄鼻涕是正常的,并且应该很快消失,伴随着感冒痊愈,不需要额外治疗。
如果感冒初期就有黄鼻涕,或者黄鼻涕持续三天以上,就应该怀疑是有炎症引起的黄鼻涕(如鼻窦炎),应该治疗。 可使用局部消炎的呋麻滴鼻液,使用不超过三天。
◆鼻涕少+咳嗽多——氨溴特罗(如易坦静)
注意:
1.氨溴特罗只能针对因为过敏咳嗽和哮喘的所致痰多和咳嗽,对鼻涕无任何作用。
鼻子& 饮食&
睡眠
鼻子问题让孩子吃不香睡不好。孩子有了鼻塞,就会失去用鼻子呼吸的功能,改用口呼吸,这样孩子就会出现张嘴呼吸,打鼾,睡觉质量肯定不好。另外,用口呼吸,闻不到饭菜的香味,食欲就会下降。同时对于吃奶的孩子就更加麻烦,因为平时孩子吸奶时是用鼻子呼吸,现在鼻子不通气,吃奶就会时不时中断,用口来换气,很容易发生呛咳。这位男孩为什么会吃不香睡不好?就是鼻子不通的缘故啊!
鼻涕
& 咳嗽 &
痰
鼻涕会引起孩子频繁咳嗽。由于孩子不会自己擤鼻涕,往往在平躺下后,鼻涕会顺着体位从后鼻腔倒流到孩子的咽、喉,随着呼吸鼻涕就会进入到气管,孩子就会出现体位性的咳嗽,即夜间和清晨咳嗽比起床后剧烈,此时还可以听见孩子喉咙发出的痰声。目前在医学上将此称为“鼻后滴流综合症”,这是导致孩子感冒咳嗽和长期慢性咳嗽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现在明白了吧,这位孩子为什么夜间和早晨咳嗽剧烈,就是鼻涕倒流所致。
那么这种鼻性咳嗽有什么特点?如何识别?
鼻性咳嗽既然与鼻涕倒流有关,那么这种咳嗽的时间就与体位有关,睡觉和起床时咳嗽多,起来后活动时就比较少咳。因此家长就会发现自己的孩子在夜晚、清晨或午睡时比其他时间咳嗽的时间长、重。这是第一个特点,而且是非常重要的识别特点。其次,就是往往咳嗽时听到喉咙有痰音,那么如何区别这种“痰音”是痰还是鼻涕呢?有三点办法可以鉴别,第一、这种痰音与体位有关,孩子躺下时多,抱起来或站立就较少;第二、如果孩子能咳出“痰”,那么你会发现这种“痰”的颜色和鼻涕的颜色相似;第三、你不妨让孩子在睡前擤干净鼻涕或帮助孩子清理完鼻涕,你会发现孩子躺下后痰音会减少或暂时消失。这时家长就会恍然大悟,感到平时用那么多化痰止咳药有点荒唐可笑。谈到这里我们还只是怀疑而已,最后必须要到耳鼻喉科去请专科医生确诊,这一点很重要,也是必须要做的一步。最后,如果我们的怀疑有道理的话,按照鼻子毛病去处理,孩子的咳嗽一定会随着鼻子毛病的好转逐渐减轻和消失。
当然有时在一个孩子的身上,咳嗽的原因可能不止一种,比如有的孩子同时有哮喘、肺炎支原体、感冒后咳嗽综合征等。因此在鼻子好转后,如果孩子的咳嗽还不好,家长一定要继续带着孩子上医院看医生,直到查明新的元凶,治好咳嗽为止。
过敏性鼻炎
&
感冒
感冒的初期,许多鼻子症状的表现与过敏性鼻炎很相似,比如打喷嚏、流清涕、鼻塞等。所以在孩子的感冒早期很难与过敏性鼻炎相区别。我根据自己的一些临床体会向各位家长作如下介绍:
感冒开始流清涕,而后慢慢转变成粘性的白色鼻涕,最后成为黄鼻涕而结束;但是过敏性鼻炎的清鼻涕,持续不断,难以向粘性白鼻涕和黄鼻涕转变;如果除外因护理不当反复感冒的因素之外,家长您要警惕孩子是否有过敏性鼻炎;第二、感冒初期流清涕,用点收鼻涕的药物,比如扑尔敏等,效果奇佳,很快鼻涕就干净了;假如用药后三天不好,除外反复受凉的原因之外,也要考虑过敏性鼻炎的可能;第三、感冒之后,清鼻涕虽然干净了,但鼻塞持续存在,也要高度警惕是否有过敏性鼻炎;第四、倘若孩子有了以上的表现,加上孩子有湿疹病史,或父母以及老人有过敏病史,那就建议家长您不要盲目按照感冒继续滥用药了,最好带孩子看看鼻科为好。
如果是过敏性鼻炎,就不要再将孩子当感冒治疗,白白乱服用很多冤枉药。更为要命的是耽误了过敏性鼻炎的治疗和预防,很容易促发哮喘的发作。
鼻窦炎
鼻窦炎一般都是孩子感冒过程中,没有及时处理好鼻子的缘故。一方面是没有重视鼻子,常常将注意力放在气管和肺部;第二、即使认识到鼻子的重要性,常常因为对孩子的鼻子难以下手,不敢去清理孩子的鼻涕和鼻痂,久而久之形成鼻窦炎;第三、鼻窦炎也常常是过敏性鼻炎的难兄难弟,孩子因过敏性鼻炎导致鼻塞,鼻涕引流不畅,尤其是感冒之后,最终导致鼻窦炎。
那么孩子的鼻窦炎早期有何征兆呢?第一、假如孩子感冒后,黄鼻涕持续三天以上不干净,要警惕鼻窦炎;第二、倘若孩子感冒后流清鼻涕,但鼻腔可见黄色的鼻痂,或感冒的初期孩子就开始流黄鼻涕,都要怀疑孩子原来就有鼻窦炎的老毛病了;第三、孩子咳嗽伴有“黄痰”,假如您发现孩子的“黄痰”与黄色鼻涕颜色接近,也要考虑孩子有可能得了鼻窦炎。一旦出现上述表现,家长您不要迟疑,赶快带孩子去鼻科看看。
看不见的鼻涕
今天我想就孩子的鼻涕和护理再多说几句话。孩子有鼻涕流出来,不管是白色还是黄色,家长都能看见。但是有时孩子的鼻涕却躲在鼻腔的后面不流出来,堵在鼻子里,甚而反流到鼻咽和气管,这时家长往往误认为孩子没有鼻涕了,不再继续吸鼻涕了。所以,今天我可以很郑重的告诉各位家长,孩子鼻涕多时可以流出鼻腔,但是鼻涕少时或比较粘稠不宜流出时,就看不到孩子流鼻涕了。这时家长常常可以听到孩子有鼻塞的声音,和不断的咳嗽声和喉咙的痰声。孩子这时的咳嗽往往出现在睡觉和刚刚起床时,平日抱起来和站立时,咳嗽很少。这就是典型的体位性咳嗽,是鼻涕反流所致。这一切都提示,孩子虽然“不流涕了”,但是不等于没有鼻涕,尤其是孩子患有鼻窦炎时,鼻窦的开口位于后鼻腔,所以常常少量的脓涕顺着后鼻孔就流到了鼻咽和气管了。在此提醒各位家长不要被孩子没有流涕的假象所迷惑。
那么遇到这种情况如何处理呢?我以为最好的办法就是用盐水洗鼻子了。在吸鼻涕前,给孩子的鼻子滴上几滴盐水,这样一来可以稀释粘稠的鼻涕以便于吸引,二来也可以达到清洗鼻腔的治疗目的。大孩子可以鼓励孩子自己多滴一些盐水,让盐水顺着鼻后孔流到口腔,然后连同鼻涕一起吐出了。为了更加彻底清除粘附在后鼻咽上的鼻涕,可以鼓励孩子在盐水流进鼻腔后用力倒吸一下吐出来,这样效果会更好。
擤鼻涕
正确的擤鼻涕的方法是,用手压住孩子的一侧鼻孔,让孩子用另一侧鼻孔擤鼻涕。千万不要捏住双侧鼻孔擤鼻涕,这样鼻涕就会受鼻腔内的压力跑到孩子的耳朵、鼻窦等,导致中耳炎和鼻窦炎。
(在孩子能自己擤鼻涕之前,父母应学会洗鼻子和吸鼻涕,具体见老爷子相关博文)
假如经过一段时间的吸和洗鼻子之后,孩子的鼻子症状不见好转,我建议家长应该带孩子到鼻科看看,结合孩子鼻子的原因同时治疗。比如过敏性鼻炎就有必要结合使用过敏性鼻炎的药物;鼻窦炎就有可能需要使用抗菌素系统治疗。还有一些孩子有腺样体肥大,必要时就要考虑手术治疗切除肥大的腺样体等。另外感冒是产生鼻涕和鼻炎不愈的最为常见的原因,我一再提醒家长,要想孩子鼻子尽快好转,一定要护理好孩子不要重复感冒,一旦感冒孩子的鼻涕就会长流不停。
鼻子
&
打鼾
临床上,大约有五分之一的孩子有不同程度的打鼾,其中也包括女孩。他们大多发生在两岁到五岁之间,极少也有在一岁多就开始打鼾。最初,孩子打鼾是在感冒鼻塞时才出现,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大,打鼾的次数也越来越多,平日不感冒也会打鼾。孩子的鼾声有大有小,有均匀鼾声也有不均匀鼾声,有的与体位有关有的与体位无关。即使有的孩子不打鼾,他们睡觉时也常常张着嘴呼吸。这些打鼾的孩子中,有一部分患有过敏性鼻炎、鼻窦炎,甚至还有中耳炎。他们的鼾声往往重于那些没有鼻炎和中耳炎的孩子。
我为什么要问孩子打鼾的问题?因为孩子打鼾是一个异常的现象,而不是孩子睡得很深很好的自然表现。打鼾在儿童时期绝对不应该出现,只要出现就反映了孩子的上呼吸道有堵塞不通畅。那么在孩子时期堵塞鼻子引发打鼾最常见的原因是腺样体肥大。腺样体位于孩子的鼻后孔,在两岁后开始增殖,假如过于增殖肥大,可以将孩子的后鼻孔堵塞一大半甚至几乎全部塞死。孩子不仅鼻塞打鼾,而且会反复感冒诱发鼻炎、鼻窦炎的发作,大量的鼻涕会反流鼻咽、气道导致孩子长期的慢性咳嗽,对于过敏体质的孩子甚至可以诱发哮喘发作。儿童时期的鼾症因为缺氧还可以妨碍大脑的发育,最终学习的能力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下降。
鼻子
& 哮喘
为啥鼻子不安哮喘易犯呢?原因有三:
其一、哮喘的孩子多数同时有过敏性鼻炎,这种孩子因为鼻子很容易过敏,常常鼻塞严重致使孩子张口呼吸,这样吸入的空气没有经过鼻腔的过滤和湿润,许多病源微生物或过敏原直接进入气管和肺,导致下呼吸道的抵抗力下降和气道的敏感性增高,诱发哮喘发作;
其二、过敏性鼻炎常常因为鼻塞致使鼻腔分泌物难以排除,结果很容易引发鼻窦发炎;一旦孩子有了鼻窦炎,鼻窦里脓性鼻涕就成了细菌生长和隐藏的窝点,每当鼻涕倒流到气管时也就将感染扩散到肺部小气道,刺激孩子长期咳嗽,成为哮喘发作的潜伏杀手;
其三、过敏性鼻炎与支气管哮喘本身就是同病相连,只是部位不同而已,一个在上一个在下。我多年自身患病体验,过敏性鼻炎常常鼻痒、嗓子痒,假如这种状况不及时控制,很快就会蔓延到气管引发过敏性咳嗽,虽然孩子没有明显的喘鸣,但就是一种变异性哮喘的发作。
大凡有过敏体质的孩子,免疫功能普遍比较低,也就是俗话所说的抵抗力很差。在家长的眼里这种孩子常常弱不禁风。不经意中孩子就受凉感冒,立马就诱发孩子的气道敏感性增高,喘咳就成为难以避免的结局。因此,我建议各位家长,你应该将寻找孩子喘咳诱因的重点放到感冒上,而不是重点查找血液过敏原的检测上。
哮喘是一个慢性病,比较麻烦。因此早期发现早期预防和治疗尤为重要。那么哮喘的早期有哪些特点?
首先是慢性难治性咳嗽的孩子要警惕是不是哮喘。但是不是孩有了慢性咳嗽就一定是哮喘,因为慢性鼻炎引起的咳嗽也常常是慢性难治。那么哮喘的咳嗽还有什么特点呢?从咳嗽的时间上来讲,大部分孩子是在凌晨咳嗽比较多,这一点也有点像鼻性咳嗽,但与鼻性咳嗽的主要区别是白天孩子会有活动性咳嗽,就是孩子在跑、跳、大声笑和哭后、咳嗽增多。如果有了活动性咳嗽出现,就要高度怀疑哮喘的可能性了。当然只有少部分哮喘的孩子一发病时就有哮喘症状。所以,咳嗽就是哮喘的早期较轻的症状之一,喘只是哮喘比较重的表现。在此回答了一部分家长的疑问“我的孩子不喘只咳嗽,为什么是哮喘呢?”
哮喘的确诊还需要结合哮喘、过敏家族史,和对止喘药有效才行,尤其是后一条至关重要。
如果说大部分哮喘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的话,那么孩子喘起来就一定是哮喘吗?我的回答是,不一定都是哮喘。为啥?听起来好像很矛盾,不着急,听我慢慢道来。
今天早晨就遇见一个类似病人。这个孩子从很远来看病,主要目的是来确定孩子是否有哮喘。这个孩子一岁多,今年曾今因喘咳而住进深圳某家医院,经过平喘治疗后好转出院。家长心里老是嘀咕,我孩子是不是哮喘?妈妈也上网查资料,到处打听有关信息。但是还是不放心就来到我这里。我仔细询问家庭和孩子有无过敏病史,没有任何提示这方面的迹象。那么这个孩子到底有无过敏体质就成了很关键的问题,我立即建议查血检查孩子有关过敏指标,以便分析孩子上次的咳喘的真正原因。
孩子喘只是一种症状,许多病都可以表现为喘。比如病毒感染,像小BB最容易得的毛细支气管炎、腺病毒肺炎,还有肺炎支原体感染也可以诱发孩子喘。此外,长期呼吸道感染可以引发气道高反应,也可以有类似哮喘表现。这个孩子就被诊断为“哮喘性支气管炎”,本病就是一种感染诱发的过敏性的支气管炎。患有这种疾病的孩子有两种结局,一种是彻底好转,一种就最终发展为哮喘。对于孩子是否是哮喘的诊断就要很谨慎。
那么上述的这些疾病与哮喘的区别是,首先家庭和本人是不是过敏体质,其次经过正规治疗随着疾病的好转,哮喘症状是不是“永远消失”。因为哮喘是会反复发作伴随一生。
综上所述,家长也许会慢慢明白哮喘病的特点,咳嗽是哮喘的主要症状,喘是哮喘病严重的表现。孩子只咳不喘时,不要随意否定哮喘病的可能性,反之,孩子有喘时不要轻易就肯定是哮喘病。
感冒就是哮喘病发作的最大元凶。预防和减少孩子感冒的发生应该摆在头等的大事来抓。如何减少孩子的感冒呢?有两条办法:其一、就是我在“一个简单有效增强孩子体质的好方法”这一篇博客里谈到的三点,“离空调远一点,洗澡水稍稍凉一点,衣服穿的少一点”这样来慢慢锻炼孩子对冷热的适应能力。其实哮喘孩子最好去游泳,这真是一个好办法。其二、就是要用点药物来调理孩子的免疫功能。哮喘从西医的观点来看就一个过敏性疾病,孩子体内的免疫功能是紊乱的,因此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调理孩子的免疫状态也很重要。至于具体用什么方法,得有家长你自己去决定。
到底用什么药来治疗和预防哮喘的发作呢?目前全世界公认的哮喘治疗方案首选的是皮质激素,结合支气管扩张剂。一谈到给孩子使用激素,家长往往怯而止步,担心激素的副作用。我很坦率的告家长,“是药三分毒”,只要你孩子得了这个病,只要你想要给孩子治疗就绕不开药,除非你不用药硬挺着。用中药行不行?可以试试,但一来孩子难以口服坚持,二来关键不能有效控制,尤其是在哮喘的发作期。我个人建议,在疾病控制期间可以用中医的方法配合调理孩子的体质。如何使用激素呢?(一)给药途径主要是局部吸入为主,这样的给药方式不仅有效,而且全身副作用小;(二)长期坚持吸药。结合孩子发作规律是全年四季发作还是季节转换时发作,制定吸入的方案。前者要全年吸药,后者可以在发作季节期间吸药。(三)吸入的药量根据孩子哮喘的发作期和缓解期来调整,一句话就是在完全控制不发的情况下,慢慢减量。具体用量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制定。(四)治疗的目标是在吸药期间三年内不发,就可以暂时慢慢停药。如果在治疗的三年之内任何时间再次复发,吸药时间就要从头计算再吸三年。因此,各位家长一定要认真坚持,不要顾虑重重用用停停,结果用药的时间更长效果更差。关于激素的使用我今天只能简单介绍一下,具体方案一定请有经验的医生给予指导。
哮喘病人往往同时有过敏性鼻炎、鼻窦炎等鼻子毛病。我们有时很容易忽略鼻子的治疗,只注意哮喘的防治。其实根据我的个人经验,鼻子不治疗,哮喘病是难以控制。为啥?这一点我已经在前面有关鼻子问题的博客里谈到,鼻涕倒流可以刺激哮喘病的发作。同时鼻子不好的孩子很容易患感冒,诱发哮喘的发作。我建议,对于哮喘病的孩子,一定要上下同治,即鼻子和哮喘病同时预防和治疗。鼻子如何治疗,请带孩子去鼻科会诊。
哮喘病是可以完全控制不发的,但是前提是一定要在五岁前做好治疗和预防。
当孩子被确定为哮喘后,让家长最头痛的事情,是孩子的哮喘“好”了又犯,犯了又“好”,一句话难以彻底控制不发。导致孩子病情反复的原因除了孩子体质弱频发感冒诱发哮喘之外,我以为不能给孩子规范系统的治疗是哮喘难以控制的关键。那么孩子的哮喘病到底怎么规范系统治疗呢?我想与哮喘孩子家长聊聊。
第一、首先要选择合适的药物。哮喘病发生原理是机体过敏引发免疫炎性反应,致使气道高反应,这种气道高反应可以使气道痉挛,致使孩子发生长期咳嗽和喘息的症状。因此目前全世界公认的哮喘治疗方案,就是四个字“平喘抗炎”。何谓平喘抗炎?就是用气道解痉药来平喘,比如舒喘灵、盐酸丙卡、沙丁胺醇、氨茶碱等;用皮质激素来抗炎,比如强的松、布地奈德等,而不是抗菌素。在这里必须向各位家长再解释一下,对于哮喘而言,平喘药仅治标不治本,因为引发气道高反应的免疫炎症没有抑制;故而必须要同时使用抗炎的皮质激素,这才能真正治本。故而平喘抗炎才能标本兼治,任何偏颇都将无益。在此解释了有的家长因害怕使用皮质激素,仅给孩子使用平喘药效果不佳或单单用皮质激素对于缓解哮喘作用有限的缘故。
第二、如何给药是我们必须要明白的第二个道理。哮喘治疗在吸入治疗出现之前,都是口服和静脉给药。这样孩子在长期的治疗中,药物的副作用非常明显,常常因为药物不良反应被迫中止哮喘疗程。有的孩子还因为药物毒副作用而丧命。因此,气道吸入疗法是目前效果最佳,副反应最小的控制哮喘的最佳治疗方式。因为,吸入气道的药物量最小,而且可以直接作用到有病的支气管,不必经过全身运输后再到气道上发挥效果,这样就极大的减轻了药物全身的不良反应。目前孩子经常使用的吸入方式就是带活瓣的气雾罐和空气压力泵作动力的雾化器(不能用超声雾化器),适用于五岁以下的孩子;另一种吸入方式就是准纳器(舒利迭)和吸入器(都堡)吸入干粉剂,适用于五岁以上的孩子。
第三、哮喘病是慢性疾病,需要长期规范系统的治疗,千万不能三天打渔两天晒网。那么目前哮喘病的治疗方案就是“早期、长期、规范、个体化”。下面我用比较通俗的语言解释给大家听。
儿童哮喘病要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尽早控制,这就是早期的含义。有的孩子虽然早期确诊了,但没有早期治疗,即使治疗也没有真正控制,结果失去了早期治疗哮喘的意义,耽误了孩子的病情。
哮喘病必须要有长期治疗的心理准备,轻度哮喘必须系统治疗半年以上直至一年,中重度哮喘需要系统治疗两到三年。目标就是治疗期间三年不发或偶发,肺功能维持正常。
所谓规范治疗就是“诱导维持”。开始治疗采用适合孩子病情的最佳药物剂量,尽快在一到三个月内控制哮喘症状,然后一到三个月定期评估一下治疗方案;一旦症状控制应巩固至少三到六个月,然后逐步减量,直至调整到维持不发的最小剂量。假如病情反复或急性发作,就要调整加量控制症状。总结一下诱导维持的含义,就是采用最佳剂量尽快诱导孩子病情缓解,再用最低剂量维持病情稳定不发。
所有规范化的治疗方案必须遵循个体化的原则,因为每个哮喘孩子的病情都不一样,对药物的敏感性也不同,加之每个家庭的情况不尽相同,故而必须因人而异的制定出符合孩子实际的方案。比如有的孩子必须一年四季用药,有的孩子只需要在孩子某个易发季节用药等。
第四、在整个治疗期间,各位家长必须带孩子定期到专科医院复查,尤其是检查肺功能,以科学客观的方式评估孩子的治疗效果,及时调整孩子的治疗,才能达到规范系统的治疗目的。记住,肺功能的正常不仅是评价治疗的金标准,而且是控制哮喘的最终目标。
以上资料整理自尤三力医生的相关博文,衷心感谢老爷子!
8.5补充 崔玉涛:
咳嗽有可能是上呼吸道引起的,也有可能是下呼吸道引起的,如果孩子咳嗽相对比较浅,又没有很多痰,往往是咽炎;如果孩子白天少咳,半夜多咳,往往是鼻炎或者鼻窦炎,如果孩子咳嗽没有时间规律,咳嗽较深,并有痰,可能是气管炎
-----------------------------------------------------------------
周末CC夫妇来家里做客,大小丁相差了两岁。
我们感叹时间是个魔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