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再来西藏察隅做义工------穿越怒江大峡谷

(2013-07-04 07:37:49)
标签:

西藏察隅

义工

怒江

分类: 旅游与摄影

清晨吃完早餐我们出发了。今天的目标是踏上丙察线------滇藏新通道,穿越著名的怒江大峡谷。

怒江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我一路不断地向同行的援藏同事打听有关怒江的资料。怒江起源于西藏的那曲,向东向南流经昌都,然后折向东南,沿着滇藏交界行走,从察隅县的察瓦龙出西藏进入云南怒江自治州,最终流入缅甸改名为萨尔温江。全长三千二百多公里。

怒江大峡谷是怒江最险峻也是最美的一部分,也是滇藏新通道的必经之路。我从去年来察隅县就听援藏同事多次谈及怒江峡谷,许多人感叹“这是人生中走过的最险恶的一段路,也是最值得的一段路,也是最难忘的一段路。”让我不仅内心燃起了许多的好奇之心,也产生了非走不可的决心。大有一种不到怒江非好汉的气魄。

车离开察瓦龙不到半个小时,我们就来到了怒江大峡谷最危险的大流沙。来西藏只要你开车,就会经常看到塌方和泥石流冲毁道路,甚至造成车人被冲进滚滚河流和埋入无情泥石中,导致车毁人亡的悲惨场面。因此,在西藏遭遇塌方和泥石流就像家常便饭,遇险不惊。但是大流沙是我感到所有的人谈及都会胆战心惊的鬼门关。因为这段路,不需要下雨只要风一吹,从山顶上就会滚下无情的飞石,砸向下面路过的行人和车。所以,每年都会有人和车路径大流沙被飞沙滚石砸死砸伤的悲剧。我记得去年林芝地区的一个报告团,来察隅县宣讲一个援藏干部因公牺牲的事迹,他就是在通过这段鬼门关时被飞来的石头活活砸死。所以对于每一个人来讲,经过大流沙都是一次生与死的考验。

白玛将车开到大流沙不远处,我们下来给大流沙拍照留影。据说每天通过大流沙的最佳时间段是上午,因为这时的风最小。下午风最大,通过大流沙无疑等于送死。看来我们选择的时间最保险。白玛在经过大流沙前,还是有点不放心,再次停车询问路边的修路工,“可以过吗?”得到他们的首肯之后,我们开始了一段死亡闯关之路。我坐在副驾驶位置上,不知什么原因,我反而一点也不紧张。很快我们就有惊无险平安地通过了大流沙。过了大流沙,白玛再次将车停下,从大流沙这一边反过来仔细地观看大流沙的全貌,拍照留影,表明我们活着过来了。

细想一下一个人一辈子要经历的生死考验无数,是生是死都难以自己把握。我现在越来越相信命运,命中注定的事情那就听天由命吧!我这次离开察隅之前,有位医院的年轻同事曲尼拉姆在我耳边反复念叨“尤老师,你一定长命百岁!因为你救了不少的命,在我们藏传佛教里就是这么认为。”做好事不为求长寿,更不为求长生不老!我来察隅做义工,不是为了这次能平安通过大流沙,如果有这种想法那就太可怕了,也太势利了!不去想生死,人反而获得自在轻松了。

告别了大流沙,我们的车开始在怒江大峡谷行驶。怒江两岸矗立着高耸的山峰,怒江就像一条黄色的飘带,环绕在峻峭的山谷间随风飘逸。我们的车时而行驶在山腰,时而冲下河谷,怒江忽而变宽忽而变细,江面有时湍急咆哮,有时闲庭信步缓缓平流。我们的车穿越横跨怒江两岸,怒江一会在我们的右边,一会儿在我们的左边,好像让我们从不同的方位打量这个美丽俊俏的藏族姑娘。

我曾经两次乘船游览长江三峡,这次穿越怒江大峡谷,让我回想起当年游览三峡的情景。乘船游三峡,是从江面仰望两岸的峡峰。古时的栈道,时隐时现出现在两岸的峭壁上。当年的古栈道是人工在岩石上一点一点凿出来的步行道,如今我们在怒江两岸用机器开挖的滇藏新通道,远看就像三峡石壁上的栈道,悬挂在怒江两岸的悬崖峭壁上。汽车就像一个个甲壳虫,在崇山峻岭中缓慢爬行。

俯瞰怒江的险峻,仰视三峡的风光,让我时而感到行走在怒江大峡谷里,但又仿佛游走在三峡的画卷里。这次穿越怒江大峡谷,成了一次时空的大穿越。怒江?还是三峡?三峡?还是怒江?就像一张张快速变幻的幻灯片在眼前交替闪现。

由于怒江大桥的建成,这条穿越怒江大峡谷的滇藏新通道正式开通了。走上这条新通道你就知道了,它仅仅是一条刚刚勉强满足一辆车行驶的土路。对面错车不仅需要高超的车技,而且更需要车德。两车相向而行,常常找不到错车的路面。大家只好下车相互看看,商量着看谁向后倒车比较方便,以腾出路面让对方先过。路面窄,弯道多,坐在车上,看着车轮下的万丈深渊,看见深渊下滔滔的怒江,胆小的人估计是不敢踏上这条滇藏新通道。但正是这一点,刺激了更多的有胆量富有探险精神的驴友,纷纷闯进了这条勇敢者的新通道。一路上,时常看到开着车,骑着摩托,背着行囊的徒步者,穿行在怒江大峡谷中。

近中午时分,汽车终于驶过了写有滇藏界碑的路牌。白玛将车停在这块标示牌前,我一脚站在西藏另一只脚踏进云南,用相机记录了这一时刻----我就是从怒江大峡谷走出了西藏。

汽车进入云南,依然是伴随着怒江而行。大约中午,我们终于来到了丙察线的起点----贡山县的丙中洛。怒江在此形成了有名的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我用手机拍下了怒江的第一弯。

离开丙中洛,我们一路沿着怒江向南偏东飞驶。怒江大峡谷从西藏延绵到云南,沿途两岸的景色就只剩下一个美字了,路面变成了柏油路,一车道变成了双车道。白玛的行车速度加快了,下午六点多,我们来到了泸水县的六库,这是怒江自治州的州府之地。出了六库,才算真正走出了怒江大峡谷。从朝辞察瓦龙到黄昏挥别六库,这一路我们伴随怒江大峡谷行驶将近五百多公里。

很快,我们在出六库不远,汽车突然向左拐,驶离了怒江,告别了陪伴我们一天的怒江。再见了,怒江!再见了,怒江大峡谷!

就在我对怒江还恋恋不舍之时,汽车飞快地驶上了澜沧江大桥,白玛告诉我,这就是澜沧江。什么澜沧江?我有点不太相信自己的耳朵,随行的援藏同事,也在一旁证实白玛所说的真实性。原来我们这一路走来,正好经过的地段就是所谓三江并流的地区。从西向东,怒江、澜沧江和金沙江三条大江,依次排开,在地图上就像一个硕大的川字。我们刚刚告别怒江,很快就横跨了澜沧江。怒江,其实你一点也不孤单。

这次穿越怒江大峡谷,作为我一个足迹几乎踏遍全中国的旅行者来讲,可以说太值了!

怒江大峡谷就像一个我初恋的情人,刚一分手就很想再见。。。。。。

我能实现这次穿越怒江大峡谷的梦想,首先要感谢王院长,感谢这次西藏察隅之行。

我能安全地穿越怒江大峡谷,要感谢白玛司机!他的车技就像他自己的网名一样堪称“江南飞车王”。他就是为车而生。坐在他驾驭的车上,心里倍踏实!

感谢苍天!感谢大地!

再来西藏察隅做义工------穿越怒江大峡谷
远处就是大流沙
再来西藏察隅做义工------穿越怒江大峡谷悬在半山腰上的丙察察路和深渊下的涛涛怒江
再来西藏察隅做义工------穿越怒江大峡谷

再来西藏察隅做义工------穿越怒江大峡谷
狭窄的土路
再来西藏察隅做义工------穿越怒江大峡谷

再来西藏察隅做义工------穿越怒江大峡谷
一脚在西藏一脚在云南
再来西藏察隅做义工------穿越怒江大峡谷
再来西藏察隅做义工------穿越怒江大峡谷

再来西藏察隅做义工------穿越怒江大峡谷
丙察察的起点丙中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