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察隅县的孩子也有佝偻病,这是我两次来这里发现的。不过这里的孩子发生佝偻病的人数感觉不像内地那么多而已。
孩子的佝偻病主要是源于维生素D缺乏所致,故而其病名的全称为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孩子为什么会缺乏维生素D呢?这主要是孩子从食物中获取的VD比较少,尤其是母乳VD的量比较少;此外就是孩子的户外活动相对不足,因而皮肤从阳光中接触的紫外线不够,这样一来孩子从内源获取的VD也少;同时孩子正处在高速发育的阶段,对于VD的需求量比较大。VD的需求量大,来源又不足,绝对的缺乏就成为必然。VD的主要作用是帮助孩子从食物中吸收钙,同时将吸收的钙存到骨骼里。一旦VD缺乏最终骨骼里钙就会减少,佝偻病的发生也就不奇怪了。
大城市的孩子食物中的钙并不缺乏,不是母乳就是奶粉。但为啥还有一部分孩子会出现佝偻病,这主要是户外活动太少太少,即使好不容易走出户外,也难让孩子的皮肤充分接触紫外线。所以城市孩子中VD的缺乏是比较普遍。所以在大城市,比如像深圳,为了预防孩子的佝偻病,主要的措施就是鼓励家长带孩子走出户外,让孩子多见见阳光,以增加孩子体内VD的来源。
那么在西藏,紫外线非常充足的高原,孩子为什么还会出现佝偻病呢?为了了解和说明这个现象,我们必须首先谈谈佝偻病的另一种类型。佝偻病分为两类,大部分是属于VD缺乏性佝偻病;还有一种佝偻病不是由于VD缺乏所致,而是食物的钙缺乏的缘故。比如在非洲赤道附近的孩子,一年四季都处在阳光下,孩子体内的VD来源足以满足孩子的需求。但是这些孩子常年处在饥饿之中,食物中的钙也非常缺乏,即使有再多的VD也无钙可吸收。因此,我们将这类佝偻病成为钙缺乏性佝偻病,预防主要是从解决孩子的食物着手,给孩子提供富有钙的奶类。
在西藏高原发生的佝偻病究竟是属于哪一类呢?要想知道问题的答案,只有从西藏察隅县孩子出生后的食物和户外活动情况做一个简单的分析,就会一目了然。在西藏察隅,大部分孩子吃得奶是母乳,一旦无法喂养母乳或母乳不足时,绝大部分孩子是没有配方奶粉补充。即使母乳充足,由于当地的喂养习惯,很早就给孩子添加糌粑,而且量还不少,一天要喂两到三餐,这样一来每天的奶量就会被糌粑挤掉。因此,这里孩子的食物中钙的含量就相对不足。这里的老百姓是没有给孩子额外补充VD的意识,也就是说孩子获取VD的主要来源是紫外线。西藏高原的空气好,天空瓦蓝瓦蓝,没有阴霾天,因此紫外线的穿透力是非常强。同时这里孩子户外活动比起城市的孩子要多得多,可以肯定这里孩子从皮肤获取VD是其主要的来源。但是,是不是能达到足以预防佝偻病的作用了呢?这就很难说了。因为西藏高原到了冬天,天气寒冷孩子外出的机会就大大减少了,不像非洲赤道没有冬天只有夏天,孩子外出的机会很多。
所以,我个人以为西藏察隅的孩子发生佝偻病的原因,既有食物钙的缺乏,也有VD来源的不足。预防必须要两手抓,一方面鼓励有条件的家庭要尽量保证孩子的奶,假如没有条件就要给孩子补充钙剂;另一方面要适量额外给孩子补充VD。
我想只要两手抓,西藏察隅县孩子的佝偻病一定会慢慢减少。
谁来做这项工作?得靠我们察隅县所有的医务工作,要有儿童保健意识,要有保健知识,更要有保健责任。
有关的课我已经给你们讲了,拜托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