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助孩子度过厌奶期的几点小建议
(2012-09-04 21:56:33)分类: 喂养与营养 |
孩子到了三个月左右,许多家长会突然发现自己的孩子“莫名其妙”不会吃奶了。平日孩子到了吃奶的时间,含着奶头或奶嘴就咕咚咕咚的吃奶,而现在孩子一到吃奶就用舌头顶奶头和奶嘴,或含着奶头和奶嘴玩,不认真吸奶,喂奶时间明显延长,奶量也较平日下降了。孩子到底怎么啦?为什么突然不会吃奶了?家长一头雾水,情急之下到处求医,误以为孩子病了。其实这是孩子进入了厌奶期,现在我想就如何帮助孩子度过厌奶期的问题给父母几点小建议,供你们参考。
首先要了解孩子厌奶发生的原因甚为重要。孩子在三个月左右发生的厌奶,如果不是患病的缘故,一般都是孩子进食发育的一个必然的阶段。孩子一出生吃奶的本事是妈妈给的,那就是一种先天的吸允能力,但是到了三个月大小,这种本事慢慢消失,后天学习而获得的吃奶本事尚未建立。处在这种过渡阶段的孩子吃起奶来就很费劲,表现为“厌奶”。其实这时的孩子不是真正讨厌奶,而是吸不动奶。这个阶段就像孩子生后从母亲获得的抗病能力,在六个月后慢慢消失,而后天自身的抗病力又未建立,孩子这时突然一下子变得很容易生病一样。家长有点措手不及。
家长在了解孩子厌奶的真正原因之后,应为孩子的发育进步感到高兴,千万不要误认为孩子是脾虚、积食等而滥用药。
既然是孩子在进食发育过程中暂时遇到了一些困难,作为父母尤其是妈妈,首先应该做的事情是如何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这个学习进食的困难阶段。那么如何正确应对呢?
第一、
取决于孩子和母亲的配合。脾气大的孩子学习进食相对比较困难,需要学习的时间较长;反过来脾性温和好养的孩子,就比较容易度过这个困难阶段。因此,假如您是一个性格急躁,心情比较容易焦虑的妈妈,遇到了一个脾气大学习吃奶困难的孩子,那就会出现硬碰硬的局面。孩子不愿吃,您就会硬塞奶头或奶嘴,逼着孩子吃。无疑给孩子喂奶就演变成为了一场战斗,当然最后的战斗结果肯定是两败俱伤。一方面家长心力交瘁,另一方面孩子最终由生理性的厌奶演变成病理性的厌奶。
因此家长着急上火是孩子厌奶期的大忌,耐心应对才是上策。
我观察到凡事比较焦虑的妈妈除了与自己本身的性格和心理素质有关外,还有一点不容忽视的因素就是,对于厌奶期导致孩子的奶量明显减少感到严重不安。由于孩子还没有学习掌握到吃奶的本领,奶量减少是这个阶段必然的结果,体重暂时不增甚至下降也不难理解,对此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就像孩子在发育进步的过程中,必然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一样。不舍哪有得。所以,今天家长您只有耐心与孩子配合,让孩子早日学习到吃奶的本事,今天的损失明天才能补回来。否则明天的麻烦会更大。
第二、
妈妈给自己先天的吃奶本事那么容易而已。因此家长在了解孩子的进食发育特点之后,正确的做法就是采取一些技巧,帮助孩子克服目前的困难,顺利度过这个发育关。
首先改进喂奶的方式,挑选一些比较好吸的奶嘴,比如奶嘴孔稍大或有侧孔的奶嘴,这样孩子吸奶就没那么费力了。对于母乳喂养的孩子来讲,改变妈妈的奶头是不可能,但是对于那些奶头不太适合孩子吸允或本来孩子吸允就很困难的奶头,我个人建议这时可以暂时将母乳挤出来改为奶瓶喂养试试,因为奶嘴比奶头吸允要容易些。对于那些奶头没有问题的妈妈怎么办?首先还是坚持奶头喂养,如果孩子实在难以接受,可以将母乳挤出放在奶瓶,让后用一根细硅胶管一端放在奶瓶里,另一端固定在妈妈奶头旁,让孩子吸允时将奶头和硅胶管同时吸入口腔,利用孩子吸允产生的负压,将奶瓶的母乳吸入孩子口里。不妨您试试?当然不要让孩子感觉到硅胶管的存在。
厌奶期的孩子经常会用自己的舌头向外顶奶嘴和奶头,这时家长在喂奶时,就要避开正面迎击,改为侧面迂回,将奶嘴从嘴角边进入到舌头的中后面,利用孩子的吞咽反射,这样孩子就比较容易地直接含住了奶嘴。
厌奶期的孩子虽然不太喜欢吃奶,但是有两个时间段是例外。一个是孩子心情很好的时候,另一个就是孩子处在似睡非睡的状态时。这时给孩子喂奶就比较容易,吃的奶量相对其他时候要多。反过来,在孩子不太愿意吃奶时,千万不要逼着孩子吃奶,也不要喂奶时间太长。顺其自然不吃就收奶瓶。
第三、
除了上述谈到的之外,还有一些人为的因素在作怪。比如过早给孩子喂糖水、果汁,以及一些药物比如七星茶、钙剂等,由于这些东西的口感比奶“好吃”,导致了孩子慢慢喜甜厌奶。因此在孩子厌奶期,望各位家长仔细检查一下,是否还在给孩子喂这些改变孩子口感的东西。假如有,必须要立即停掉。切记!
也希望其他家长吸取教训:四个月前孩子就是吃奶,除了必须要补充的鱼肝油和白开水之外,其他的东西一律不要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