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初来西藏察隅做义工----留下一支永远不走的医疗队

(2012-09-01 06:03:29)
分类: 旅游与摄影

在来察隅县之前,围绕着我到察隅县到底要做些什么?怎么去做才能有利于当地医疗技术的发展和提高?我头脑里一直在思考,也从电话里与同事小朱多次沟通和请教。但始终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

答案直到我来到察隅县,在这里开始工作之后,我才慢慢地清楚起来。察隅县医疗事业的落后,是我来之前始料未及。这里交通不便,缺少医务人员,缺乏医疗设备和技术,一旦发生危急生命的重症和急症,超越县医院的现有医疗条件,病人要么面临千里转诊,要么面临等死。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当地政府也作了相应的投入,但远远不能满足察隅社会的卫生事业的需求和发展。

这几年,内地先后每年都有政府、企业组派的各种形式的援藏医疗队,带着大量的医疗设备和药品到察隅县,有的甚至投资几十万修建乡卫生院。这一切都多多少少地在改变着察隅县的医疗现况。就在我来察隅县做义工期间,深圳市卫生系统和阳光集团就联合组建了一支援藏巡回医疗队,无偿地援助了一批药品和设备,并且来察隅县工作了三天。我回来之后不到一周,又有一批企业援藏医疗队来察隅县短期援助。但是不管每年来多少只援藏医疗队,带来了多少药品、设备和资金,我发现他们走后,察隅县的缺医现状依然如故,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当地医务人员看不了的病还是不会看;援助的设备无人指导发挥不了任何作用躺在那里睡大觉,就像聋子的耳朵一摆设。

那么到底以什么方式援藏,才能真正地改变这里缺医现况呢?说白了,察隅县到底需要内地以什么方式来这里工作才最受欢迎呢?依我个人的观察和体会,他们需要内地医务人员带着自己的技术,带着随身工作的设备,轮流下到察隅县,脚踏实地在这里传帮带,领着当地医务人员一起开展各项业务技术,解决当地人民的健康疾苦,同时也提高了当地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通过三到五年的时间,我相信有一天虽然援藏医疗队先后离开了察隅县,但会留下一支永远不走的医疗队,这就是察隅县的医务人员。

有人提出能否将察隅县的医务人员送出去进修学习呢?我可以告诉大家,这个方式不适合察隅县。这是因为这里的医务人太少,一旦送出去进修学习,这里就面临着无人上班的局面。即使将他们轮流送到大城市大医院学习,也很少有机会让他们动手学习,基本上只有看看的机会而已。此外,鉴于过去进修学习的前车之鉴,在大城市学习的技术不一定都能在当地开展。所以,这些当地的医生只有在察隅县的人民心里,他们才是真正的门巴,是他们心里的菩萨。当地的人民相信他们,这样才有机会在这里边工作边学习,学到真正的符合这里实际情况的技术。

大家轮流来到察隅县,你一把我一把的带着他们前进,培养出一支永远扎根在察隅的医疗队伍,这才是我们援藏医疗队要实现的最终目标。

这是我写的最后一篇关于第三次西藏之行的博客。其实在我心里还有许多察隅县的故事没有讲完,这里有援藏干部的故事,其中包括小朱,还有结识的像林老板、陈果这样的新朋友,还有医院的院长王一刀、僜人薛医生,还有我自己喝高了的那个晚上……

假如有机会我会给你,还有你,继续讲他们的故事。

西藏,察隅,如果我“压根儿没有见最好,也省得情思萦绕,原来不熟也好,就不会这般神魂颠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