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登惠州第一峰--白云嶂

(2012-02-22 06:20:06)
标签:

惠州

白云嶂

分类: 旅游与摄影
   

2012219,龙年  正月二十八  雨水。倒春寒后气温回暖的第一天。天气多云,不冷也不热,这是一个户外活动的好日子。我与一拨驴友,徒步登山了惠州第一峰—白云嶂,海拔1003米。

清晨七点,绝大多数人还沉睡在梦想里,我与同事四人就动身前往深圳市体育馆大门广场。听说这里是深圳市户外活动的集合点和出发地。果然名不虚传,我从车窗里一眼就看见广场前早已集结了不少驴友,背着行囊,带着不同颜色的旅游帽,三五成群散落在广场的四周。我们一行十三人,相约在雕塑像前集合。我们四人到达时,大部分驴友已经提前来到集合点,除了上次香港八仙岭徒步认识的四人外,其余都是初次相见。

七点半准时出发。目标惠州新墟镇,白云嶂山峰就位于此地。车一启动,大家就开始了彼此自我介绍,短短的数分钟,让我了解到,我们这群人虽不多,职业不少,从飞行员、大学老师、物业管理、销售以及医学界等,还有两位在校读书生。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爱好-----户外活动。过去我虽然经常户外活动,但不能算严格意义上的驴友。不要说他们的户外活动的经历让我钦佩,就看看他们那些户外活动的装备就让我垂涎三尺,由此也看出我与他们之间的差距。从背包、鞋、护膝、登山杖直到专门购买的户外服装,还有随身携带的小音箱,哇噻!应有尽有,从头到脚武装到了牙齿,咋一看上去活像特种部队。

九点半我们从山下出发登山。远看白云嶂就像一个馒头一样,山顶光秃秃,半山腰有各种树木。攀山的路就是一条自然的山间小路,在山间穿行,有的地方甚至可以说没有路。我喜欢这条山路,走在上面让人有一种真正回归山林的感觉。登山的路有点陡峭,路面的石子很滑,走出山林来到半山腰风很大,吹得人只摇晃,稍不注意就可能摔倒。尤其是下山时,我几次脚有点刹不住几乎差点滚下山去。这时我才体会到户外活动装备的重要,要是手中有登山杖支撑,人就稳多了,也省劲多了。我心中暗暗嘀咕,人老了,手脚不太利索了,也的确需要买根登山杖用用了。

中午十二点多,我们一行全部到达了山顶。找了一块避风的草地,大家席地围坐,各自打开了带来了各种食品,卤鸡、烧鸭、牛肉、猪耳朵、香肠、水果、面包、三明治等,还有啤酒,看上去就像白云嶂山顶餐厅为我们准备的一桌满汉全席。早餐吃的那点东西,经过将近两个半小时的爬山消耗,早已饥肠辘辘。大家迫不及待,个个伸出五爪金龙,像饿狼一样,猛扑过去,大口朵颐,不到半个钟,满桌的大餐就像山顶的风刮过一样,一下子就卷进了大家的肚囊里。我这个平日很少吃肉的老家伙,也不知不觉比平日多吃了好几倍。人啊,为什么在餐厅里就没有在野外吃得多觉得香呢?我摸着填饱的肚皮,自言自语地反问自己。

大约一点半,我们要下山了。我看见大家很自觉在打扫战场,收拾饭盒、食品袋、纸屑、果皮等垃圾。大家将收集的垃圾集中,装进垃圾袋,各自放进自己的背包里,或随手提着垃圾袋。一时间刚刚遍地狼藉的草地,很快恢复了原貌。这就是地地道道的驴友,不仅喜欢大自然,亲近大自然,更加爱护大自然的一草一木。

我可能处于职业的习惯,每次户外活动,我都很关注孩子的户外活动。这次也不例外。随队有两位小驴友,一位在读初一,一位在读高一。我已经与他们多次结伴户外徒步。现在的学习这么紧张,压力这么大,孩子还能参加大人的户外活动。这是许多家长很难做到的一点。他们不是逼着孩子利用周休补课,就是要求孩子在家学习看书。但是这两位孩子的母亲却选择了带孩子一起户外运动,这是因为她们本人热爱这项运动,孩子受其影响才有了这种参加的机会和欲望。这就是典型的家庭教育。我好奇地问他们,“你们来玩,作业怎么办?”孩子高兴地答道,“昨天就做完了。”其实孩子有了玩的兴趣,才有了学习的动力。这一点许多家长并没有想明白。其实玩往往可以作为奖励孩子学习的一种有效的方式。在路上,我时不时看见他们一边爬山一边背书,不是背古文就是大声地读英文,有时两个孩子还相互提问。玩、锻炼、学习都不耽误,真可谓一石三鸟。其实孩子参加徒步活动,不也是一种学习吗?

下午三点半,我们全部安全地下到了山脚下。在罗湖的一家湖南餐馆又美美地饱食了一顿价廉食美的湘菜。

在驴友的心里,工作就像爬山,户外的爬山就像休息。明天我们又将在各自的岗位上开始了新的登山,下一轮的爬山已在大家的心里开始酝酿。


登惠州第一峰--白云嶂

登惠州第一峰--白云嶂

登惠州第一峰--白云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