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用抗生素才算合理?
(2011-12-30 06:29:19)| 分类: 儿童医疗 |
当今滥用抗生素有两大表现,一是不该用的孩子用了抗生素;二是该用的孩子却没有合理的用。今天我重点想与家长聊聊后一种情况。
当一个孩子被确定为有使用抗生素的指证时,怎么合理的使用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呢?我想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合理使用的问题:
一、
你知道感染孩子的病菌到底有多少种吗?这是我们每一位家长必须首先搞明白的一个问题。目前已知,致病菌大致有球菌、杆菌、支原体、真菌、沙门氏菌、弧菌、立克次体等,还有厌氧菌和各种耐药菌。抗菌素不是我们想象的能杀灭所有的致病菌,而是不同类型的抗菌素只能杀死相应的致病菌。比如最为常用的青霉素类,只能对某些球菌有效;阿奇霉素则对肺炎支原体起作用,而用头孢就没有效果;三代头孢对于大部分杆菌和沙门氏菌是有效。因此,依据孩子感染的病菌选择最有效的抗菌素是第一重要的。那么如何判断孩子的感染病菌?这就需要医生的经验和医院实验室的条件来决定了。那么在临床的实际工作中,那些孩子常见疾病是需要使用抗菌素的呢?一般而言,化脓性扁桃体炎和肺炎需要应用抗菌素,这一点可以告诉各位家长,至于具体选用何种抗菌素,需要依据孩子的病情和医生的经验决定。
此外,我们还要考虑孩子的感染部位来选择适当的抗菌素,比如尿路感染的
孩子,就要选择那些尿道浓度高的药物;又比如脑膜炎的孩子就要考虑能透过血脑屏障的药物等。
一句话,家长您千万不要以为只要给孩子用了抗生素就万事大吉了。
二、
其一就是给药的途径。当确定好用什么抗菌素后,接着就是要选定采取何种途径给药的问题。给药途径涉及到安全和效果的统一的问题。我们儿童给药途径的原则就是“能口服者不肌注,能肌注者不静滴”,这句顺口溜强调的是安全第一。事实上也是如此,只要家长您上网一查,所有药物反应致死的病例多数是静脉给药,而口服是最为安全。但是客观来讲,从药物起效时间来讲注射的途径比起口服要快。因此两者要结合考虑,我们建议口服适用于一般的轻症感染病人,以及消化道感染的病人。对于消化道感染的孩子,我们应遵循的是“病从口入,药也要从口入”,这样才能提高药物在肠道的浓度,达到杀菌治病的作用。而静脉给药不仅效果差而且副作用也大,故而静脉给药治疗肠道感染不是我们推荐的最佳方式。注射的方式比较适用于重症感染的孩子,或不能口服的病人。安全给药是我们的前提,望家长牢记心头。其二不能忽略给药的次数。由于各种抗菌素杀菌的原理不同,有的依靠药物浓度,有的则是需要药物在血液维持的时间来杀菌,这样就决定了有的药每天用一次就足够了,有的药则需要一天用两到三次不等。比如青霉素、头孢类抗菌素在白天注射后,需要晚间再注射或口服一次才能有效达到杀菌的目的;比如阿奇霉素每天一次就足矣。现在实际上,白天注射完毕后,常常忘了晚间再次给药的现象比较普遍。望各位家长仔细询问清楚,您孩子使用的药物属于哪一种。不要药用了效果不佳哦!
三、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