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他爸,您在哪里?(二)
(2011-09-30 06:18:02)分类: 儿童教育 |
在接待完那位四十岁左右妈妈之后,从门外又来了一群人,这群人中有孩子的妈妈、外婆、表哥、表姐,还有一个三岁多的小男孩。这就是今天要谈的主角。
妈妈是慕名远道而来,从她介绍中,孩子前段时间患了感冒,现在基本接近尾声了。目前让妈妈和外婆揪心的是孩子不吃饭、时有呕吐,我了解孩子的病情和治疗之后,基本搞清了孩子食欲不好和呕吐的原因了。除了感冒本身的原因之外,目前导致孩子呕吐的原因还有药物,家长现在给孩子服用克林霉素、银黄颗粒等中药,这些药物都是伤脾胃的药;同时外婆一直喂孩子吃饭,孩子处在被吃饭的状态,后者也是导致孩子呕吐的原因之一。我建议立即停药,让孩子自己动手吃饭。没有想到,这两条建议让眼前母女俩很难接受,尤其是外婆。让我更没有想到的是,在离开时,孩子的妈妈竟然告诉我,孩子不吃饭她还在给他吃巧克力。我一时语塞。
在看病的过程中,我还了解到这个男孩子已经三岁多,至今家里还没有让他上幼儿园。在外婆和妈妈呵护中,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还有许多不良习性。我同样提了自己的建议,你回去转告孩子他爸应该抽点时间带带自己儿子。她妈妈告诉我“他爸每天都与孩子在一起。”“在一起干什么呢?”我接着问道。“在一起看电视。”“还有呢?”“他爸就是看电视,别的他不管。”
在孩子的成长中,需要母爱和父爱,缺一不可。但是这两种爱有着很大不同。母爱是一种慈爱,柔性的爱,是一种奉献,弹性太大,容易越界;父爱是一种严爱,刚性的爱,是有边界的爱。通俗而言,父爱代表家规和家法。孩子在这种慈母严父的环境中,就必然知道有所为有所不为,不敢为非作歹,良好的习惯就会慢慢形成,不良习性就会被克制。否者,父亲不严,母亲过柔,孩子就必然会任性,恶性缠身,最终使孩子不成器。这就是古人所云,“子不教,父之过”。
在孩子的成长中,父亲的缺位在当今的家庭中比较普遍。我以为父亲在教育孩子上的缺位的原因有这样几种情况:最为普遍的是父亲常年主外,偶然回家感到欠孩子的太多,常常以物质和金钱表示的比较多,孩子喜欢什么就买什么,比较迁就孩子,这样当然谈不上去教育孩子和纠正孩子的不好习惯了;虽然有的父亲对孩子的习性看不惯,有些自己的想法,但是常常插不上嘴,处于少数派,左右不了家里的形势;还有的父亲本身的习惯就不好,当然也谈不上给孩子树一个好的榜样,有时反而起了不好的作用;最可怕的是极少的父亲常常越位,对孩子比母亲还心慈手软,不仅没有严教,反而庇护孩子的许多毛病,连母亲都不能说他的孩子。
在一个父亲缺位或越位的家庭里,由于缺乏严父,没有家规,孩子常常“无所畏惧”。假如没有让孩子感到威严的家庭角色,没有使孩子行为有所收敛的家规里,孩子的成长必然会出现问题。像这个孩子,我以为就是他父亲没有像一个父亲,虽然每天与孩子呆在一起,但并没有去参与孩子的任何教育,才让孩子放任自流,任性十足。
“孩子他爸,您在哪里?”。在孩子两三岁时,您应该挺身而出,像一个男人,像一个严父,担当起家庭教育孩子的角色,给您自己的孩子立起一个良好的家规,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吧!管管自己的孩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