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竹竿容易弯》教学反思
(2012-04-09 19:35:13)
标签:
教育 |
《一根竹竿容易弯》教学反思
一、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的教材选自湘艺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五年级下册的第六单元。教学内容安排为学唱歌曲《一根竹竿容易弯》的主体部分,并对歌曲进行艺术处理。我上的这一课,主要是通过聆听和演唱,感受歌曲欢快,明朗的情绪和湖南民歌的地方特色。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音乐活动中通过同学间的互相配合,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深刻体会“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我认为:短短的一节课不应该负载过多的东西,而要实实在在的让学生“学有所获,学得快乐”。对于音乐课来说,最好的方式是充分运用音乐语言,通过带领学生对音乐的直接感受、体验、参与、表演(唱)等方式,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情感的升华,不需要过多的语言,以不同形式的演唱活动激发他们唱好歌曲的兴趣,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学会歌曲、唱好歌曲。
二、本课教学采用的方法:
1、在新歌教学前重视导入环节的设计,尽量使导入新课的方式自然新颖。
导入是引发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及热情的导火线,也是学生体验音乐和参与音乐活动的第一个重要步骤。良好的导入会使学生从上课之初就被深深吸引。在进行新课教学前,我用学生喜欢的游戏方式引入新课,既有新鲜感,又能激发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
2、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学习习惯,体现学科特点突出艺术性。
(1)、课前五分钟教学对训练学生的呼吸和唱歌气息有很大帮助,并且通过手势教学可以训练学生的音准和合唱意识。
(2)、教学过程首先从听赏歌曲开始。一曲欢快活泼的《一根竹竿容易弯》吸引了学生的注意,让学生在欣赏歌曲的同时考虑作品的情绪和它演唱时的声音,接着又让学生在欣赏歌曲的同时找寻歌曲中表现湖南地方特色的歌词,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并分析歌曲,养成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
(3)、通过划拍学唱歌谱,听歌谱填唱歌词,与教师合作接龙演唱等学习方式,在充分聆听的基础上层层深入,进而达到有感情地演唱,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完成了教学任务。
3、运用多种形式来演唱歌曲,既丰富了学生的音乐视野,也增强了他们表现音乐的能力,更从歌曲的演唱中体会到了歌曲中蕴含的深刻道理。
三、以后教学中需要改进的地方:
本节课中,按照原来的教学设计,最后的环节应该有用打击乐器伴奏来表现音乐,可是孩子们在音乐课中的表现超出了我的预料,于是我把准备在下节课中进行的轮唱歌曲内容随机加入到了用多种形式表现音乐的环节,并且学生还完成的不错。但是加入了这一环节,却使得原来的内容没有时间去进行,有些遗憾。虽然我认为教学中设计很重要,可以根据学生的课堂生成去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设计,但这也说明我对课前的预测及时间的把握上做的还不够,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改进。
唱歌教学中的合唱教学是一门集体性的声音艺术。统一、和谐是合唱的要求。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摸索探究合唱在课堂中的教学,让学生优美的歌声响荡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