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萧江三小校本培训1
萧江三小校本培训1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985
  • 关注人气:1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科学温玲玲主题教研活动(试课,评课1)

(2022-04-27 09:56:57)
分类: 主题教研活动

学校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工作单位:   萧江镇第三小

项目名称

主题教研活动试教

项目负责人

陈盈盈

活动时间

2022.4.19

活动地点

六(4)教室 

活动主题

厨房里的物质与变化

讲 人

温玲玲

参加对象

科学组老师

申请学时

 

活动内容

及进程

 

1.温玲玲老师进行厨房里的物质与变化》一课的试教课上多媒课件和学生的动手实践实验相结合。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活动、同桌之间的交流来加深对于本课内容的认识。

2.教学过程:

一、聚焦(预设5分钟)

1、提问:同学们,这是什么?

2.引导:我们可以说炒锅这个物体是由木材、金属、玻璃、塑料等物质构成。

3.小结:同学们,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物质,上课使用的课本和桌椅,生活中的各种食物,各种动植物,包括我们的身体,像这样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煤气是间接观察到的

4.揭题:厨房中都有哪些物质?这些物质会发生什么变化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厨房里的物质与变化。板书课题

二、探索(预设25分钟)

活动1:观察厨房中的物质

活动2:观察厨房中的变化

活动3:观察生活中的物质与变化

三、小结和拓展

 

 

3.课后,科学组成员继续在少年宫办公室进行课后交流活动,成员们一起思考和修改教学设计。

科学温玲玲主题教研活动(试课,评课1)科学温玲玲主题教研活动(试课,评课1) 

 

 

科学温玲玲主题教研活动(试课,评课1) 

活动反思

与建议

    通过本次试教,我们认为本节课教学程序合理,但在学生对时间的计算上还是需要把握,活动形式可以多样化一些在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氛围相对还是有点沉闷不过,思考和汇报完成的较好

过程确认

 

                      科研处负责人签字:徐宪业

教学设计:

厨房里的物质与变化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这些观念既是科学的概念,也是哲学的观念。因此,本单元的概念具有观念层面上的意义。而这些概念的形成,并不是通过一节课的教学能够达到的,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应该渗透这些概念,为学生的发展成长奠定基础。

本课作为单元起始课,学生借助“厨房”这个生活中熟悉的地方,对“厨房中的各种物质”的观察特征描述、用途及其变化的了解,认识到物质总是在不断地变化。通过比较厨房中不同物质的变化,发现物质的变化是不同的,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大小和形态,有些变化则产生了新的物质,从而引出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学情分析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物质。上课使用的课本和桌椅、居住的房子和吃的各种食物,它们都是由物质构成的。各种动物、植物,包括我们的身体,也是由物质构成的。学生对物体一词是比较熟悉的,但学生对物质一词就比较生疏,二者的区别在于物体是学生可见的、可感受到的具体东西,而物质是客观存在,不受人意志的影响比如铁锅是一个物体,它是由铁这种物质构成的。本节课中学生会看到很多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变化现象,这为他们的学习提供了经验上的准备,而这些常见的物质变化现象背后蕴含了哪些科学道理,是后续课程需要进行探究的。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变化的,物质的变化是不同的。

2.物质总是在不断地变化。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大小、形态等,而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够对水、食盐、铁锅等厨房中的物质特征进行观察描述。

2.用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方法,寻找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证据,对物质的变化进行分类。

科学态度目标

初步养成乐于观察身边常见物质变化现象的兴趣和探究欲。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初步感受身边的物质在不断地变化并且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物质总是在不断变化,物质的变化是不同的,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

难点:能用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方法,寻找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证据,对物质的变化进行分类。

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课件、养身壶、冰块、生锈的铁锅、班级记录表。

学生:水、食盐、玻璃杯、铁锅、土豆等厨房中常见的物质、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

一、聚焦(预设5分钟)

【教学提示:出示炒锅图片

1. 问:同学们,这是什么?预设:全班一起说“炒锅”)。追问:它是由什么构成的?预设:金属、木材、玻璃、塑料)

2. 引导:我们可以说炒锅这个物体是由木材、金属、玻璃、塑料等物质构成。

【教学提示:出示米饭、水果蔬菜、鸡蛋、煤气、调味料、炊具图片

3.小结:同学们,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物质,上课使用的课本和桌椅,生活中的各种食物,各种动植物,包括我们的身体,像这样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煤气是间接观察到的

【教学提示:出示厨房动图

4.揭题:厨房中都有哪些物质?这些物质会发生什么变化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厨房里的物质与变化。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例证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到,身边一些触觉所感知到的实在物体是由物质构成的。同时借助“厨房”这一学生熟悉的场所,谈谈自家厨房里的物质,聚焦到本节课的研究主题——厨房里的物质及其变化。]

二、探索(预设25分钟)

活动1:观察厨房中的物质

1.过渡:厨房里常见物质的种类太多了,节课我们先选择几种来探究吧!

【教学提示:出示水、食盐、铁图片

2.提问:这些物质有哪些特征呢?我们会用它们来做什么呢?

【教学提示:出示活动帮助卡1图片

3. 温馨提示: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观察、描述厨房中这几种物质的特征

对话框:可以从感官认识(看颜色、样子、闻气味、尝味道、摸上去的感觉)和已知的科学知识(液体的流动性、固体的形状、软硬程度、材料特征、物体的传热性能)两个方面去描述。

4.学生活动:预设5分钟,4人为一小组,小组内仔细观察,轻声交流,认真记录。

科学温玲玲主题教研活动(试课,评课1)科学温玲玲主题教研活动(试课,评课1) 

5.交流:抽选一到两个小组全班汇报其他交流汇总。

6.小结:原来,厨房中这些常见的物质有这么多特征和用途。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特征,因此具有不同的用途。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结合日常生活经验,通过观察和描述活动,归纳厨房中常见几种物质的典型特征,并根据特征推测可能的用途,从而进一步认识这类物质的特征和用途。]

活动2:观察厨房中的变化

【教学提示:出示洗菜、切菜、炒菜动图

1. 提问:这些物质是否发生了变化?你的依据是什么?预设:洗菜,菜变干净了,水变脏了,是颜色的变化;切菜,蔬菜被切碎了,是形状、大小的变化;炒菜,菜变软了,状态的变化……)

2. 提问:这些变化有什么相同之处?(预设:通常都会伴随着一些现象,例如颜色改变或形状、大小改变。)它们之间又有哪些不同?(预设:有的变化很剧烈,有些变化不明显;有些变化得较缓慢,有些变化非常快。)

[设计意图:这个活动需要充分调动学生对生活中可观察到的物质变化的认识,通过观察实验材料、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到厨房中常见的物质都在变化,进而结合大量生活中的实例对物质变化的不同有所感触,从而发现并提出物质的变化有哪些不同]

【教学提示:出示烧开的水、融化的冰、咬过的苹果、生锈的铁锅动图】【板书

3.过渡接下来我们将观察厨房中物质的变化,看看它们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些变化之间又有哪些不同?

【教学提示:出示活动帮助卡2图片

4. 温馨提示: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观察、描述厨房中这几种物质的变化情况

对话框:可以从多角度(形状、颜色、温度、气味、状态等)去描述变化情况。

5.学生活动:预设5分钟,4人为一小组,小组内仔细观察,轻声交流,认真记录。

科学温玲玲主题教研活动(试课,评课1)科学温玲玲主题教研活动(试课,评课1) 

6.交流:抽选一到两个小组全班汇报其他交流汇总。

7.小结:烧开的水和慢慢融化的冰这两种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温度、大小、状态等,只改变了物质的形态,都没有产生新物质,像这样没有产生新物质的变化我们叫物理变化。铁生锈,苹果氧化,这两种变化都产生了新的物质,像这样产生新物质的变化我们叫化学变化。板书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动图和照片的对比通过的水的三态变化,碎玻璃,铁生锈,土豆氧化这四类经典的变化,使学生的思考方向更集中。通过比较这几种物质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认识到有的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大小、形态等,没有产生新物质,而有些变化则产生了新的物质,进而提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

活动3:观察生活中的物质与变化

【教学提示:燃放的烟花、泡沫灭火器灭火生锈的铜狮动图

1. 问:下列几幅图代表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变化,这些变化改变的是什么?有新物质产生吗?

【教学提示:出示活动帮助卡3图片

科学温玲玲主题教研活动(试课,评课1)科学温玲玲主题教研活动(试课,评课1) 

2.学生尝试解释这三种现象的物质变化,教师补充三个变化的相关资料,明确这三种变化都产生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设计意图:学生在厨房中常见物质变化延伸到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化图片,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及应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来解释它们发生的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再在学生的解释上用补充资料的方式加以完善,明确它们在变化的过程中都产生了新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巩固所学的知识。]

四、小结和拓展

1. 小结: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学生概括今天所学的内容物质总是在不断地变化,物质的变化是不同的,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大小、形态等,没有产生新的物质,叫物理变化,而有些变化则产生了新物质,叫化学变化。

2. 布置任务:请大家课后收集、记录生活中的5种化学变化,并说明判断该变化是化学变化的依据。

 

【板书设计】

科学温玲玲主题教研活动(试课,评课1)科学温玲玲主题教研活动(试课,评课1) 

 

科学温玲玲主题教研活动(试课,评课1)科学温玲玲主题教研活动(试课,评课1)科学温玲玲主题教研活动(试课,评课1)科学温玲玲主题教研活动(试课,评课1)                    

 

科学温玲玲主题教研活动(试课,评课1) 

科学温玲玲主题教研活动(试课,评课1)科学温玲玲主题教研活动(试课,评课1) 

 

 

 

 

 

 

 

 

 

 

 

 

 

学校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工作单位:   萧江镇第三小

项目名称

主题教研活动试教后交流

项目负责人

陈盈盈

活动时间

2022.4.19

活动地点

少年宫办公室

活动主题

厨房里的物质与变化

讲 人

陈盈盈

参加对象

科学组老师

申请学时

 

活动内容

及进程

 

1.温玲玲老师进行《厨房里的物质与变化》一课的试教,课上多媒体课件和学生的动手实践实验相结合。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活动、同桌之间的交流来加深对于本课内容的认识。

2.课后,科学组成员集中少年宫办公室进行课后交流活动,成员们一起思考和修改教学设计。

温玲玲本节课的内容完成的过快,最后还多出5分钟的时间,希望玲玲老师再把握把握整体的节奏。

温玲玲:嗯,我自己也感觉到了

陈盈盈可以增加学生的小组活动时间,如在每个记录单的汇报环节可以多去体现小组性,从而来扩充整体的时间。

温玲玲:可以尝试尝试看看,在尝试中再进行进一步的改进

陈盈盈在从物质到变化的衔接上,建议再自然一些,不要太过生硬的进行直球式的打出,看看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进行衔接,让他们之间进行关联。学生也能更好的将本课的内容进行串接。

温玲玲:好的,我接下来会好好关注这个方面并进行改进。

 

 

科学温玲玲主题教研活动(试课,评课1)科学温玲玲主题教研活动(试课,评课1) 

活动反思

与建议

    经过本次的交流,授课教师更加明白了自己在上课过程中的一些待改进的地方,为之后主题教研的第2次上课能更好打下了一定的基础,让授课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的把握和认识有了更为贴切的了解和更加合理的改进。

过程确认

 

                      科研处负责人签字:徐宪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