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段语文组主题试教(孔喜悦《雷雨》)

分类: 主题教研活动 |
校本研训活动记录表
学校:
项目名称 |
主题试教 |
项目负责人 |
缪迎春 |
|
活动时间 |
3.22下午第一节 |
活动地点 |
二年(3)班教室 |
|
活动主题 |
《雷雨》 |
主讲(主持)人 |
孔喜悦 |
|
参加对象 及参与率 |
本组成员加外组2名成员 |
申请学时 |
|
|
活动内容 及进程 |
孔喜悦老师在二年(3)班上主题试教课,课堂活跃,孩子们的参与度很高,发言精彩,得到与会老师的一致赞赏。 课后,大家集中三年级办公室对这堂课进行了评价。 首先,由孔老师说一说本课的教学设想。大家一致认为本课的设计重点突出,孩子们学所有获,语文要素的落实非常到位。 接着,就细节方面进行群评环节。杨小小老师和黄小燕建议关于“乌云”的图片出示最好不要太散,最好连成一片,以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压”;胡丽珍老师和章美君老师认为关于重点部分的引入是否可以更顺畅一些;徐丽新老师和缪迎春老师认为板书中的贴画有点乱,建议按一定的顺序贴上;金春莺老师建议任务的驱动要更加清晰。 整个活动教研的气氛活跃,大家也都能有所得。 |
|||
签到栏 |
|
|||
过程确认 |
|
说明:活动一周内,校本培训职能部门根据项目负责人递交记录表审核内容并签字确认。考勤表附后。
16《雷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雷雨》是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课文描写了夏季时节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全文结构清晰,层次分明,集中表现了三个场景的鲜明特点,文字精炼,语言自然简朴,用词准确,写景细致逼真,生动地再现了夏天雷雨的景象,给读者留下了丰
富的想象空间。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具有好奇、探素、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吸引住,经过一年多的教学,学生能够通过语境理解词语,说一段较完整的话了,并能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中去体验、感受,达到情感的共鸣。“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不能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学生要在读中积累,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形成语感。
【教学目标】
1.在语境中认识 “雷、乌、黑、压、垂”五个字,通过随文识字理解“压”和“垂”的意思,学写“垂”字。
2.借助课文插图理清课文的脉络,知道课文是按照“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这样的顺序进行描写的。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3段,7-8段,重点研读“压下来、垂下来、越来越”等词语,在读中感受“雷雨前”
4.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为下面走进“雷雨中”做铺垫。
教学重难点:
1.读好课文1-3段,研读“雷雨前” 事物的变化,把雷雨前这幅图画完整。
2.“垂”字的识记与书写指导,通过“读文添画”感受作者用词的精妙。
【教学过程】
板块一、“乌黑”教学,揭示课题
1.出示乌云图片,引出“乌”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位小伙伴,请看——
乌云是什么颜色?
2.出示生字卡“黑”
“乌”“黑”是两个字,可是表示同一种颜色。
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黑”的古体字。
出示“黑”的甲骨文
看甲骨文的“黑”,下面有什么?(火)
现在的“黑”哪里有火?(四点底)
熊熊燃烧,黑的变成红色的了(四点底变红)
3.出示句子
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
(要下雨了)
4.揭题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6课,《雷雨》。
“雷”是今天的生字,跟老师书空,上面是雨字头,写的时候要注意第三笔的“横沟”。底下的“田”字微微往里收。
板块二、借助插图、理清脉络
过渡:雷雨到底是什么样的景象呢?请小朋友们先来读读课文。
任务一:朗读课文1-3,理清脉络
1.
2.反馈:(出示白板课文配图)
课文是按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顺序写的,1-3自然段是——,4-6是——,7-8——。
这里有两幅图,但是他们的顺序乱了,谁能帮我排排序?
过渡:雷雨中和雷雨后都配上了漂亮的插图,雷雨前是什么样子的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画一画。
(核心学习活动转化成任务驱动学习)
板块三、读文添画,研读文本1-3段
1.初读短文。
任务二:默读课文1-3段,圈出文中的景物。(反馈板贴景物)
教师引导:现在我们知道要画这些景物,先把他们都放到画布的最下面,到时候想画什么就用它拖到画布上。
(充分利用电子白板的拖拽和缩放功能。)
2.具体画图
先画乌云
画完检查乌云的数量够吗?
哪个词告诉我们数量不够?(满天)
满天的乌云怎样的“压下来”?
通过理解关键词“满天”“黑沉沉”“压下来”,把乌云画准确。乌云黑沉沉的压下来给你什么感觉?(闷、透不过气)(害怕紧张)你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吗?
认识“压”字。
再画树上的叶子和树枝。
“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树枝乱摆画不出来怎么办?
(创设情境做动作)我们一起来做做动作。一阵大风吹来,树枝左右摇摆,风越来越大,树枝摆得更厉害了。大风就像一头凶猛的野兽,呼啸着、怒吼着,树枝被吹得东倒西歪。
(指导朗读)小树一开始一动不动,忽然一阵大风吹来乱摆,你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吗?
画蜘蛛
蜘蛛怎么画?
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蜘蛛这么快的动作,让你觉得蜘蛛内心怎样?(紧张、害怕),你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
认识垂字?观察书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观看垂的甲骨文以及横画的书写。)
闪电和雷声的变化
过渡:小树一开始一动不动,一阵大风吹来,树枝乱摆,蝉吓得不敢出声,蜘蛛害怕得垂下来,逃走了。这些都是雷雨前景物的变化,闪电婆婆和雷公公是怎样变化的?
读好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男女生朗读)
能用上“越来越”说一说雷雨前的景象吗?
配乐齐读、男女对读。
板块四:对比雷雨前后的变化,研读文本7-8段
任务三:对比雷雨前后的变化
过渡:雷雨前的景象这样奇妙,雷雨后又是怎样的呢?请你读读课文7-8自然段,找找相同的景物。
除了“蜘蛛和蝉”还有什么景物?(板贴)它们的心情怎样?
彩虹挂在天空给你感觉怎样?(美丽)
齐读,读出快乐悠闲。
结束语:大自然真神奇,今天我们感受了雷雨前后的景象,下节课再来看看雷雨中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