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形》集体备课

标签:
教育 |
分类: 各学科集体备课活动 |

《认识扇形》第一稿
【教材分析】
扇形的内容是学习扇形统计图的必要基础,教材呈现了三个名称中含有“扇”的物体,引出问题:什么是扇形?这样的引入方式,把扇形这个数学名词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建立联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学情分析】
学生结合图示,以直接介绍的方式,认识扇形需要学生直观感知并理解,扇形就是弧和圆心角所组成的图形,简明易懂,由顶点在圆心的角的两边和这两边所截一段圆弧围成的图形叫做扇形。
【教学目标】
1.在观察、讨论、判断等活动中,初步经历扇形概念的形成。
2.了解扇形的特征,能在大小相同的圆中,根据圆心角的大小比较扇形的大小。
3.了解扇形的特征,能在大小不同圆中,根据圆心角和半径比较扇形的大小。
4.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观察能力,发展数学思维。
【教学重点】扇形的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扇形的大小与圆心角和半径的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活动一、复习导入
教师把事先准备的画着三个角的纸分发给学生,让学生量出这三个角的大小并表示出来.
活动二、新课展开
(一)认识弧。
(1)教师直观演示:先在黑板上画一个虚线圆,再在圆上任意取两点A和B,然后用实线连接AB两点。
(2)设问:AB两点间的实线部分是在什么上面画出来的?模仿老师的画法,请你也在一个虚线圆中画一段实线。
(3)揭示概念,指导读法。学生练习后,教师直接指明:圆上AB两点之间的部分就叫做 弧 。读作 弧AB 。
(4)练习读法。投影出示一组图形,让学生认识弧,并读出来。
(二)认识扇形。
(1)教师用彩笔连接A点和圆心O,B点和圆心O。并且用彩笔将弧AB也连接起来,再用彩笔将扇形涂色。
设问:
涂上彩色的图形同我们日常生活用品中的什么东西有点相似?(扇子)
它是圆的一部分,是由什么和什么围成的图形呢?
(2)根据学生回答,归纳并揭示:扇形是由两条半径和圆上的一段曲线(弧)围成的。
投影显示练一练第1题,要求学生回答时讲明理由。
(三)认识圆心角。
(1)在例图中标出圆心角∠1,指出像∠1这样,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做圆心角。
(2)观察并设问:圆心角是由什么组成的?顶点必须在哪里?
(3)投影显示,练习第1题,指出哪些是圆心角?哪些不是?简单说明理由。
(4)教师出示一组相等的圆,复片投影,分别显示圆心角是150°20°
90°、40°四个扇形,通过直观比较。设问:扇形的大小与圆心角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归纳:在大小相同的圆中,圆心角越大,扇形越大;反之,圆心角越小,扇形就越小。
教师出示圆心角都是90度,但半径不同的一组圆,同样进行直观比较,让学生自己归纳出扇形的大小与圆半径的关系。
(四)指导画扇形。
(1)练习:画一个半径3分米,圆心角是80°的扇形。
(2)讨论作图步骤,边讨论边演示
活动三、巩固练习
书面作业,完成P.10第2题。
活动四、全课小结。
今天你们有什么收获?
【作业设计】作业本
【板书设计】
认识扇形
弧
圆心角 大小
半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