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低段语文组主题教研章美君《青蛙卖泥塘》

(2020-06-04 09:13:48)

学校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工作单位:    萧江镇第三小学            

项目名称

主题教研

项目负责人

缪迎春

活动时间

6.3

活动地点

二年(5)班教室

活动主题

青蛙卖泥塘》

主 讲 人

章美君

参加对象

全体语文老师

申请学时

 

活动内容

及进程

1.章美君老师上主题公开课,全体老师参加听课活动,认真做笔记。

2.课堂气氛活跃,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得到与会老师的点赞。

3.课后,大家集中小会议室对本堂课进行评价。首先,老师阐述本课的设计思路与思考。其次,主评胡丽珍老师从学习氛围的创设、品词品句中展开想象、以读代讲抓重点等方面给予了高度评价。接着,进入群体评课环节。金小清老师认为课堂环节步步紧扣,重点突出;方彩立老师认为教学重点都于无形中落实得到位;徐丽新老师认为,课堂的教学联系了单元的要求,不孤立;孔喜悦老师认为章老师很用心,道具准备得很精美;缪迎春老师认为章老师富有联读意识,有效地拓展了文本。

4.开展主题学习《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抓重点、破难点》并进行研讨。

 

活动反思

与建议

 

 

 

 

大家各抒己见,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

过程确认

 

                                    科研处负责人签字:夏海虹

说明:活动一周内,校本培训职能部门根据项目负责人递交记录表审核内容并签字确认。考勤表附后。

青蛙卖泥塘

                       章美君

教材分析: 

《青蛙卖泥塘》是一则童话故事,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一只不愿住在烂泥塘边的青蛙,很想卖掉烂泥塘,在卖泥塘的过程中,它听从了小动物们的建议,不断改造泥塘,最后使泥塘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地方的故事。整篇课文有12个自然段,内容虽然浅显,但是情节生动,富有童趣。这个故事告诉学生美好的环境是我们勤劳的双手创造的。 

学情分析:

我在教学设计中,根据低段学生特点,力求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利用有趣故事情境,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为中心,注重学生个性化阅读体验,使每一位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自主发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 

1.会写“蛙”和“卖”两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这个故事。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青蛙不再卖泥塘的原因。 

4.通过对课文的学习,让学生感悟到通过我们的劳动可以创造美好的环境。 

5.拓展联读“一袋花生米”,解锁课文密码,劳动创造美好,劳动带来改变

教学重点: 

1.会写“蛙”和“卖”两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了解青蛙不再卖泥塘的原因,感受泥塘发生的变化,从而感悟到通过我们的劳动可以创造美好的环境。 

突破方法: 

首先在合作讲故事这一环节设置“吆喝”内容的改变引导他们体会泥塘的不断变化;再让学生梳理青蛙为改变泥塘做了哪些事体会青蛙通过勤劳的双手创造了美好的环境。理解劳动创造美好,带来改变 

教法: 

1.情境教学法;     

2.朗读品悟法。

学法: 

1.自主学习法。     

2.品读感悟法。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表演头饰篮子 学生: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 

板块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学过的,有关青蛙的课文 

2.揭题。 

3.指导学生书写生字“蛙”和“卖”。 

4.板书课题,学生齐读题。

5.质疑课题,提出问题。 

板块二、师生合作讲,了解故事 

1. 出示句子指导“吆喝”的读音;理解“吆喝”的意思;加上动作演一演。

2.出示泥塘一改图片,理解“绿茵茵”。

3.出示图片“引水”,理解砍、破、接、引……的动作。

4.出示泥塘二改,泥塘灌足了水以后图片

说一说:泥塘有什么变化。

读一读:卖水塘喽,卖水塘。感受泥塘的变化。

5. 出示泥塘三改造图片

    填一填:卖(      )喽,卖(       )!通过以上句式练习,让学生感受改变之大,以前的烂泥塘已变成“多好的地方!”

板块三、精读课文,读中感悟 

(一)抓关键词“买”,梳理情节。 

青蛙卖泥塘,都有谁来买泥塘。 

学生交流汇报。 

(二)抓关键词“缺”,梳理情节。

1.青蛙的泥塘没能卖出去,小动物们对泥塘有哪些不满意的地方,请用“缺”来说一说。 

生交流

2. 补白想象

小狐狸又会提什么建议呢?

生想象交流

3. 把小动物们的建议打乱

说一说:这样还可以吗?

生交流,师小结:童话故事“想象要合理”。

4. 出示“于是”

这个词课文中一共出现几次?用上“于是”说一说,青蛙为卖泥塘做了哪些事?

句式练习:老牛说泥塘缺草,于是青蛙(      )。  

生交流,感受泥塘的美好环境是青蛙勤劳努力带来的。

师:为了把泥塘卖出去,青蛙做的事情还真不少!

板块四:指导朗读课文3--5自然段(老牛买泥塘),并演一演。

1. 理清顺序

3-5自然段,同桌合作完成“给句子排排队”。梳理情节,为角色表演做好准备。

2. 读好语言

出示老牛的对话,指导朗读:读好声音,加上动作,配上表情。

生自己练读,指名读,齐读,指名读,带上自己体会读一读。

出示第五自然段(青蛙想),指导读好“想”。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师小结:从声音、动作、表情三个角度读好“想”。

3. 演一演,评一评

  同桌合作表演读,并依据评分表相互评分。

上台展示,大众点评。

 

板块五:联读拓展

劳动创造幸福,努力带来收获。青蛙靠勤劳的双手让烂泥塘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瞧,《一袋花生米》中,小老鼠的劳动又带来什么呢?

出示联读活动表。默读,并用简短的词语说一说。

小朋友们,在你的生活中,劳动给你带来了什么呢?

 

板块六、课堂小结     

孩子们,青蛙用他勤劳的双手把一个烂泥塘变成了一个美丽、舒适的好地方。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双勤劳的手,我希望大家用自己的双手在家里多帮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在学校里多帮助有困难的同。让我们做个有心人,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美好的未来!

 

《青蛙卖泥塘》评课稿

            胡丽珍

《青蛙卖泥塘》是一则童话故事,本课主要讲述了一只不愿住在烂泥塘边的青蛙,很想卖掉烂泥塘,在卖的过程中,它听从了其他动物的建议,逐步改善泥塘的环境。这个故事告诉学生美是我们勤劳的双手创造的。

章老师这节课适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仪态大方、富有亲和力。课堂生动形象,气氛自然活泼,学生积极参与,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特别有几点值得去学习和借鉴。

1.在上课过程中,章老师注重创设自主学习的氛围,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章老师不是采用传统的讲解,而是提出几个关键的问题。例如:在教学“卖”和“蛙”的书写时,让学生自己去观察书写时应注意什么;在自读课文时,让学生自己去找找青蛙为卖掉泥塘做了哪些事情等等,引导学生自主寻找答案。

2.在品词中展开想象。品词品句,发展思维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结合课文内容及学生的生活经历,章老师引导学生品词,拓宽学生想象的空间。比如在教学“吆喝”等动作时让学生来演一演,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于词语的理解,将抽象的词语变为具体形象,为后面的合作表演打下基础。

3.把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以读代讲。通过让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小老师代读,全班齐读的方式,让学生去感悟课文的语言美、情感美。

4.在品读课文时,抓重点词、动词、重点句有效地运用课件,整合资源。课件制作精美实用,为孩子提供直观的感知途径。

5.这节课准备的教具很丰富,以情景表演的形式去开展活动,方法和手段都是比较新颖、特别的。分组表演,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青蛙卖泥塘》的故事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在不断的运转,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游戏的热情,也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思维潜力和很好的促进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孩子们在活动中能力方面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并获得了发展。

这节课也有一点小遗憾的地方。在时间安排上,如果加入一些写字和作业本72页连线题,那就更精彩了。


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抓重点破难点

听到过这样一句话:一艘船在大海中航行,如果没有目标,所有的航行都是逆行。同样在教学中没有目标,那么所有的教学都是盲目的,没有胜利的彼岸。有了目标才能有指引前进的方向。而课堂教学要完成认知目标,就需要解决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这两个常规问题。所以我们必须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已下是本人在阅读教学中有效突破重难点的一点体会:

直奔重点,辐射全文,整体升华。

 直奔重点,辐射全文这样教学设计的有效性,主要是使学生有了读书、思维的自由和空间,便于长文短教,中心突出,避免平推式和繁琐的分析,更避免牵着学生,使之完全没有了学习的自主性。在学生初读课文,了解大意以后,引导学生直奔重点,明确主旨,牵一发而动全身。由整体感知出发,再联系上下文读书。培养学生养成读书时善于抓住重点词句的良好习惯,掌握阅读方法。如我在教学小学语文长春版六年级上册《科罗拉多大峡谷》一课时在学生从整体上了解了课文内容,并质疑问难以后,我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中心句子:“大峡谷不仅风光奇绝,野生动植物也种类繁多,堪称一个庞大的野生动植物园。”由这一个句子出发,辐射全文,联系上下文去读书,去品味,正所谓一句引动全文  又如《草船借箭》一文的教学,也是由你觉得诸葛亮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一问入手,既有了给大家各抒己见,个性化表达的空间和自由,又直奔了重点词——“神机妙算你是从哪些地方读出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呢?由此铺开了全文的自主学习。

多媒体教学有利于语文课堂教学中重难点的解决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语文教学需要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更丰富的教学内容,或者说需要更丰富的学习资源。在传统的的教学中,教师往往通过口授来反复说明阐述文章的重难点,但常常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而多媒体课件比语言更有说明力和真切感,它能化静为动,化大为小,化难为易,化抽象为直观,将事物很形象的表现出来。因此,运用恰当就可以轻而易举地突破教学的重难点,优化教学过程,使课堂气氛轻松愉快、生动活泼,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我在教学《颐和园》时,因为我们学校的孩子们大多数没有去过颐和园,如果光借助文本,那么学生想象不出那里有多美,这时适时地引入颐和园的风光片,那么学生就很容易地可以看出那里的景色是那样的迷人;再如教学《月光启蒙》一课时,当课文进入尾声,学生们的情感要得到升华时,我利用《母亲》的这首歌,引入课堂,当时孩子们的眼里都含着泪水,情感目标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可见,教师在钻研教材时只要准确把握信息技术与小语教学的契合点,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就会变得顺利。

语文教学任重道远,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既要从重视教师的素养上优化教学过程,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需要全体语文教师的不断努力,不断创新,唯其如此,我们的语文课堂才会更快更好地走上优质、高效之路。


低段语文组主题教研章美君《青蛙卖泥塘》

低段语文组主题教研章美君《青蛙卖泥塘》

低段语文组主题教研章美君《青蛙卖泥塘》

低段语文组主题教研章美君《青蛙卖泥塘》

低段语文组主题教研章美君《青蛙卖泥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