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段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
(2020-01-02 14:53:08)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研组工作总结 |
2019学年第一期低段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
一学期来,低段数学组根据学期初教研组计划,每位成员都能认真完成自己的任务。平时全组教师努力把教学抓紧、抓细、抓实,在实践中不断地探讨、不断地反思、交流,求得共同成长,以真正达到教学效率的提高。我们具体做了以下几方面:
一、加强常规管理,优化课堂教学。
学期初,我们组老师认真学习了教学计划,明确了工作方向和重点,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为了充分发挥每位老师的特点,同仁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借鉴,采用了集体学习教材,讨论研究重点、难点,并有一人负责主讲,进行集体备课3节,每位老师在这个基础上,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特点、教师自己的教学风格再进行修改,在教学上体现出自己的个性.让每位老师上好每一堂课。
本学期,我组徐贤清老师上了主题公开课《认识厘米》,范滋滋老师上了《认识钟表》、梅小青老师上了主题公开课《分数的初步认识》、林乃庆老师上了主题公开课《数字编码》与温丽辉老师上了《集合》,其中三节课进行了3次集体备课。每次课后我们都会进行集体评课、分析总结。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建学习型、创新型的教师队伍。
2.为进一步提高自身数学素养及数学教育教学水平,我们能积极主动地参加校内外的各种听课和学习,坚持周教研、写教学反思、随笔等,本学期全组教师每人听课10节以上,并及时写好听课反思或随感。
3.为进一步提高自身现代化教育技术应用意识和水平,平时,我们认真学习网络技术,坚持通过网络搜集相关数学教育教学资源(课件、优秀教学设计),做到资源共享。
4.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评比(文章发表)等:林姜姜老师发表了一篇论文《浅谈生活元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三、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继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1.牢固树立“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的思想,积极构建新课标下的适应时代和儿童身心发展的课堂教学理念、方法和评价体系,每一位教师把“努力上好每堂课”作为自身工作的起码要求,切实提高四十分钟的效益。
2.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本学期继续改变学生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提倡了研究性学习、发现性学习、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以实现向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转变,把要我学变我要学,我能学,我会学,从而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为培养未来需要的人才打下基础。
3.加强课程改革的研究,建立并逐渐完善与现代教育相适应的评价体系,以激励广大教师的课改积极性。对学生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的多方面特长和潜能,了解学生发展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4.组织老师学习《温州市课堂教学新常规》,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四、存在问题及努力方向
对待学习问题严重的学生,虽然家长配合教育不到位,但作为老师还要有足够的爱心、耐心,多谈心、多鼓励。想办法争取家长的配合,期待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习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