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分数的初步认识》主题教研

(2019-12-26 14:58:50)
标签:

教育

分类: 主题教研活动

学校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工作单位:   萧江三小 

项目名称

主题开课

项目负责人

徐贤清

活动时间

2019.11.27

活动地点

三(5)教室 

活动主题

《分数的初步认识》 

主讲人

梅小青、温丽辉

参加对象

全体数学组

申请学时

 

活动内容

及进程

 1、由梅小青老师执教《分数的初步认识》公开课,整堂课由西游记里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故事引发的数学问题,学生兴致高昂,经历了分数的由来,分数表示的意义,以及各部分的名称。

2、课堂上学生积极性高,师生互动良好,课堂效果好。

3、听课老师认真记笔记。

4、课后集中小会议室进行评课,先由温丽辉老师主评,再其余老师补充。对林老师的课堂给予了肯定。

温:故事情境教学设计巧妙,重视学生对分数意义的描述。

林:教师课堂语言丰富,故事的讲述动听,对学生的鼓励性语言众多。

胡:练习设计层层深入。

徐:课件制作形象直观,效果好。

范:课堂把控能力好。

郑:关注每个孩子的学习状态,随时鼓励。

林:注重动手操作实践活动。

活动反思

与建议

 活动中出现学生的生成教师要及时的处理,学生活动时容易太兴奋而影响学习的静心,这需要教师的课堂把控能力强,用巧妙的语言及时引导。

过程确认

 

   徐贤清                   科研处负责人签字:徐宪业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数概念教学的一次扩展,学生理解掌握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本册出现的内容是最初步的,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具体实例使学生理解一些简单的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初步学会用简单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学习小数和进一步学习分数做好铺垫。教材先通过例1~2两道例题,分别让学生认识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初步建立起几分之一的表象。教材又通过例3教学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比较。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

学情分析: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使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从整数到分数是学生认识数的概念的一次质的飞跃,因为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它们都有很大的差异。分数概念比较抽象,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不容易一次学好,所以,分数的知识是分段教学的,本单元只是"初步认识"。为此,我们要借助一些图形和学生所熟悉的具体事例,通过演示和操作,使学生逐渐形成分数的正确表象,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对熟悉的生活事例和直观图形的探讨和研究,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会读、写几分之一。

2、能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4、在观察比较、动手操作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自主学习的精神,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建立几分之一的表象。

教学难点:初步认识分母、分子表示的含义。

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情境教学法

学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1、学生的准备: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片各两张。

2、教师的教学准备:课前了解学生对分数的熟悉程度有多少。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唐僧师徒四人图,今天老师将带领大家和孙悟空一起学习有趣的数学知识,你们愿意吗?

2、话说唐僧师徒一路向西取经,一天,悟空和八戒一 起去找食物,它们找到了4个一样大的桃子。八戒说:猴哥,我吃3个,你吃1个。你觉得八戒这样分公平吗?它们应该怎么分才公平?(引出平均分,并板书)每人分到多少个?(板书:两个  2个)

3、第二天,孙悟空一个人去找食物,他找到4个桃子,他把桃子平均分给师徒4人,他们每人可以分到 多少个?(板书:一个 1个)

4、第三天,沙僧和八戒一起去找食物,找的很辛苦,只找到了1个大苹果。他们想偷偷的吃掉,可是应该怎么分才公平呢?可以用什么数来表示呢?看来同学们想不出该用什么数来表示,没关系,今天老师特意请了一位新朋友来帮助大家解决这个难题。它就是——分数。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分数的初步认识。(出示课题)

二、动手实践,自主探究

1、认识二分之一

1) 猜一猜: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怎样用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呢?课件出示: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一半就是这两份里面的一份,也就是这个苹果的二分之一,写作:1/2,横线表示平均分的意思,“2”表示什么?“1”表示什么?教学书写。

2)教师说明 2表示平均分的份数,1表示其中的一份。

3)动手实践,折一折:让学生用圆形的纸片动手折出1/2并涂一涂

4)展示学生的折法,另一半怎么表示?

5)折出几种不是平均分,想想这可以用二分之一表示吗?(再次强调平均分)并板书: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这个苹果的1/2

2、认识四分之一

 1)观察推想

师: 如果那天沙僧和八戒一起找到的那1个大苹果要师徒四人一起吃,应该怎么分呢?每人应该分到多少?该怎么表示呢?

2)开展折1/4的活动

A、师:要得到一个图形的1/4应该怎么办?用正方形纸片折一折,并用阴影部分表示出四分之一。想一想:还可以怎么折?

B、汇报:你是怎么得到1/4的?说一说1/4表示什么?

C、反馈折法,收集作品,指名上台演示,再课件展示。

D、问:这些1/4的部分一样大吗?为什么折出的形状各不相同却都可以用1/4来表示呢?

强调:整体一样大,它的1/4就一样大。

3、认识几分之一

1)、刚才我们认识了1/21/4,你还想认识哪些分数?拿出学具纸涂一涂,写一写。 《分数的初步认识》主题教研

2)反馈交流,并抽几个让生说一说这些分数表示的意思。

3)师:这后面4个为什么图形不同,每份的大小也不相同,却都可以用1/4表示呢?强调它们都是各自整体的1/4

4)像1/2   1/4   1/3  1/5  都是分数,下面的叫分母,表示平均分的分数,上面的叫分子,表示其中的一份,中间的叫分数线,表示平均分。

三、分层练习,拓展提升

1、悟空考考你:课本第94页,第1题,让生说说理由。《分数的初步认识》主题教研

2、变式练习:会变的正方形

《分数的初步认识》主题教研

3、提高练习:

《分数的初步认识》主题教研

四、再现情境,设置悬念。

1、师:接下来老师继续来讲西游记的故事,唐僧师徒在月饼店买了些月饼后继续赶路,走着走着转眼已到了中午,猪八戒饿得肚子咕咕直叫。这时唐僧拿出了一个最大的饼,给八戒和孙悟空分一分,说给孙悟空1/4,猪八戒1/2,猪八戒一听急坏了,大声说,不行,不行,我肚子大,我要吃大的,我要吃1/4。同学们,猪八戒他是不是得到便宜了,吃到大的一块了吗?让生猜猜,故事未完待续,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节分析。

2、了解分数的起源

3、了解生活中的分数

五、课堂小结:

说说你对分数有了哪些了解?

想想分数中的两个数字分别表示的是什么?你分清楚了吗?

、作业设计:作业本第63页。书本第94页第2、第3题。

板书设计

               分数的初步认识

两个 2

一个  1

1/2  2:表示平均分成2           1/21/4

     1:表示其中的1

          (平均分)

1/41/51/31/61/10……

 《认识几分之一》评课稿

梅老师上的《认识几分之一》课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分数的初步认识》单元的第一课,我认为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的发展”,具体体现在: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兴趣。

本节课以《西游记》唐生师徒四人的故事贯穿整节课,以优美风趣的语调讲述故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学习的兴趣浓厚。整节课学生带着好奇心,初步了解在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会遇到平均分的情况,自然的切入了这节课的主题——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中,梅老师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课件图片演示,有意识的引导,使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分数,不但解决了本节课的重难点,也为学生独立学习延伸教学内容打下了好的基础。

二、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和探索的过程。
     故事引出沙僧和八戒分1苹果的问题后借助学生已有的每人得到“半块”的生活经验,在如何表示“半块”的过程中引出分数,帮助他们理解一人一半就是每人分得这块苹果的。随后,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折一折,体会1/2不仅可以表示半块苹果,还可以表不许多事物的“一半”,感受数学模型的作用。用学习1/2的经验做依托,可根据提供的直观图让学生用分数表示,通过画一画、折一折等活动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表象,体会分数体含义。注意强调只有平均分才能得到它的几分之一,体会分的是“谁”就是“谁”的几分之一。

注重联系前面学习例子,使学生明确1/21/31/41/5都表示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几份,这样的1份。再让学生用实物模型表示给定的分数,通过实操作进一步体会几分之一的含义。在要求学生折1/4时,学生折出三种基本折法,师设问这31/4形状不同但为什么能用1/4表示?因为它们都是把这个图形平均分成4分,其中的1份就是这个图形的1/4。些外还有其他折法,多样化的折法不是目的,异中求同,揭示分数的本质才是这个活动的目的。

三、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梅老师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理解几分纸一的含义。用正方形纸折出1/2、圆形纸折1/4、再用学具纸涂一涂:1/31/51/61/8等进让学生进一步和理解认识几分之一的含义。

四、教师在教学中及时评价学生的回答  

及时有效的课堂评价能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的交流中,梅老师在课堂中及时评价学生的发言,学生得到肯定,受到鼓励,更能激励学生的情感。 

五、练习形式多样并富有梯度性。有判断题;会变的正方形、涂色占整个正方形的几分之一。我会写;聪明你我他;动手对折纸,一步步的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最后梅老师又把数学还原于生活,课件呈现生活中的分数。

总之,本节课达到了学习目的,学生在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中认识了分数,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借用爱迪生的名言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让学生学生从中找到了这节课所学的几分之一,名言中提到的百分之九十九也为后面学习其它分数做了铺垫。

 《分数的初步认识》主题教研


《分数的初步认识》主题教研

《分数的初步认识》主题教研

《分数的初步认识》主题教研

《分数的初步认识》主题教研

《分数的初步认识》主题教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