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段语文教研活动之一人一课《火烧云》

(2019-06-04 16:12:59)

学校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项目负责人填写)

工作单位: 萧江三小

项目名称

一人一课

项目负责人

胡小平

活动时间

2019年月日

活动地点

三(1)教室

活动主题

火烧云

主 讲 人

夏海虹

参加对象

高段语文老师

申请学时

 

活动内容

及进程

 

一、首先由夏海虹老师阐明本课的教学思路,教后感想等;

二、教研组内成员集中一年级办公室集体评课,先有胡老师老师进行主评,针对课的特点夏老师注重学法指导,训练呈现语文味,重视词语、句子,写作结构的积累,可为学生今后的语言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焕发课堂新的活力接着我们语文老师进行集体讨论。



活动反思

与建议

本课教学目标明确,关注低段学情,紧扣文本特点

过程确认

科研处负责人签:

 

课题

24.《火烧云》

课时

2课时

教材与学情分析

本文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天空中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时,从学生的求知欲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以读为主,边读边想象,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来体会火烧云的特点,并借助这些词句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的情感。

目标与重难点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会认会写本课的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背诵3-6自然段。

3.想象和感受火烧云的奇特景象,体会作者赞美大自然的感情。教学重点:

了解火烧云颜色变化和形状变化的特点。

教学难点:

了解作者观察事物、积累材料的方法。

教学准备

1.预习课文,认读生字、词语。(学生)

2.收集火烧云的图片。(师生)

3.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过程设计

第 一 课 时

 

板块一:初识火烧云

1.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2. 学习1.2自然段,认识火烧云。

自由朗读课文,想象画面。

认真思考什么是火烧云?

3.品读句子: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4.填空: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小孩子的脸被霞光照得       

     ;大白狗变成了         ;红公鸡变成了         ;黑母鸡变成了          ;小白猪变成了          ;就连老爷爷的胡子也变成了          

5. 朗读指导。

板块二:欣赏火烧云

1.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3---8自然段,圈画语句,体会火烧云变化的特点。

2. 交流体悟,品味语言,展开想象。

特点一:色彩变化之“快”“多”

四个一会儿表现色彩变化快。

金灿灿等描写颜色的词表现色彩变化多。

分组观察描写颜色的词语,发现其中的规律:红形形”“金灿灿等叠词突出了色彩的光亮: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是两种色彩的融合;葡萄灰”“梨黄”“茄子紫用拟物的方法让颜色若在眼前。

观察图片,联系生活,仿照这三种构词形式,说说火烧云还有哪些颜色。

特点二:形态变化之“快”“多”。

“一会儿”“两三秒钟”“忽然”“一转眼”表现火烧云形态变化快。

三幅动态画面:跪着的马、凶猛的狗、威武的狮子

采用引读法让学生领悟,作者在写马、狗、狮子时,都是先写某一动物的出现,接着写它的样子,然后写它的变化,最后写它变得模糊了,不见了。

观赏图片,想象火烧云还会变成什么。先用其他动物,再用植物,按照它的出现、样子、变化、消失这一顺序来写写。

学生练写,交流评议。

3.朗读指导

1)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将自己的感情融入其中,自由练习朗读。

指名朗读,师生评议

要点:引导学生将感情融入课文中,读出喜爱之情。抓住关键词,用合适的语速、轻重,表现火烧云的特点及作者惊喜与惋惜的心情。

板块三 回味火烧云

1.提供支架,背诵课文。

1)出示提纲

一会儿         ,一会儿        

绚丽多彩

一会儿         ,一会儿         

           都有,         没见过。

马:一会儿,              

千姿百态      狗:忽然又来了            

(出现、样子、变化、消失)狮子:接着又来了                

2)根据提纲背诵课文

自由准备,同桌互背,指名背通

2、方法提炼,观察写作

1)作者观察仔细,抓住火烧云色彩、形态变化的特点,大胆展开想象,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瑰丽奇异、动感十足的画卷。写类似写景的文章时可以借鉴这样的写作方法。

2)仔细观察身边景物,如烟花、雾等,抓住颜色、形态方面的特点,展开想象,仿照课文有关段落,写一段话。

 

 

 

作业设计

完成《课堂作业本》练笔

板书设计

火烧云

变化(多):  红彤彤 金灿灿……

颜色                   半紫半黄 半灰半白 百合色……

           葡萄灰 梨黄 茄子紫……

变化(快):  一会儿 一会儿 一会儿 一会儿

变化(多):  马 狗 狮子(又像这个,又像那个) 

形状

变化(快):  一会儿 过了两三秒钟 忽然 接着 一转眼

 

 

教学反思

 

 

 

              真实、生动、高效

------《火烧云》评课稿

萧江三小  胡小平

今日,有幸聆听了夏海虹老师的一堂真实、生动、高效的校级教研课《火烧云》之后,我颇有感触。

《火烧云》是一篇非常经典的描写大自然美景的文章。文章描写的是乡村傍晚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的过程中颜色和形状的变化,表现了大自然景象的瑰丽和变幻无穷,表达了作者对火烧云的赞叹之情。全文语言优美,描写生动形象,把火烧云的动态之美描写得淋漓尽致,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在整堂课教学时,夏老师思路清晰,结构严谨、环环相扣,处处体现亮点。

亮点之一:注重学法指导,训练呈现语文味。

课堂中,夏老师采用借助多媒体,注重学法指导,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课堂一开始,夏老师在揭示课题环节,便出示要求,让学生思考:课文先写什么,接着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学生通过朗读、讨论交流,反馈等活动,既梳理了文章的脉络又习得了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同时也使学生的言语得到了训练,可谓“一举多得”。

亮点之二:以读为本,“读”占鳌头。

《火烧云》是一篇写景的课文。文章词汇丰富,文面秀美,但并不深奥。这样的文章应该以读为主,以读为本。书读好了,语言内化了,就能变成自己的语言。夏老师注意到了这一点,例如在品读句子:“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时,夏老师通过让学生给“烧”换词,各种形式的朗读,来使学生体会词语的魅力,画面的动感。

再比如在教学火烧云颜色和形状变化多而快的自然段时,夏老师也采用了多种朗读的方式:指名读、指导读、自由读、边读边想象画面、感情朗读、教师范读等,在一遍遍的朗读中品味用词的精美,感受火烧云的绚丽,领悟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读是培养语感的需要,是培养阅读能力的需要。读字当头,一切都在其中了。

亮点之三:重视积累,丰富语言。

语言的积累在语文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只有积累了大量的词语、句子,才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新课标强调了语言的积累,夏老师在本课教学中也十分重视语言的积累。教学中她重视在阅读和表达的实践中理解语句的意思,掌握丰富的词汇。为此,老师让学生理解“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种比喻的构词方式时,指导学生用这种带比喻的形式来说词语,并在运用中活记活背,积累写颜色的词语。在教学写火烧云变化多的段落时,教师还用多媒体出示火烧云的形态变化图片,并让学生通过仿说片段,从而积累课文的写作方法。这样重视词语、句子,写作结构的积累,可为学生今后的语言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焕发课堂新的活力。  
   
夏老师真不愧是我们学校语文学科带头人,整节课教师以真诚的语言、亲切的语调,鼓励的言辞来有效地调控教学过程,使学生犹如坐春风、沐春雨,课堂总是勃勃有生机,很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高段语文教研活动之一人一课《火烧云》
高段语文教研活动之一人一课《火烧云》
高段语文教研活动之一人一课《火烧云》

高段语文教研活动之一人一课《火烧云》

高段语文教研活动之一人一课《火烧云》

 高段语文教研活动之一人一课《火烧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