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萧江三小校本培训1
萧江三小校本培训1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985
  • 关注人气:1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科学组主题教研集体备课

(2017-03-28 13:09:50)
分类: 主题教研活动

 

学校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工作单位:  萧江镇第三小学  

 

项目名称

集体备课

项目负责人

盈盈

活动时间

2017.3.16

活动地点

科学实验室2

活动主题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主 讲 人

盈盈

参加对象

科学组全体教师

申请学时

 

活动内容

及进程

 

1.教研组成员认真研读这节的教科书内容同时思考本课在本单元中所起的作用,明确本课教学目标重难点

2.各自说说自己的教学过程。

3.教研组成员仔细思考盈盈老师的教学设计,提出自己的想法和修改意见。

4.全组成员共同对学生实验的材料进行课前实验探究,确定具体的实验方案。

5.全组成员一起整理思路,共同确定教学设计方案。

  

活动反思

与建议

    

    通过本次集体备课,我们对小学科学实验的材料准备方面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我们在结合本校实验室材料的综合实际的情况下,确定了相对优化的教学设计方案
科学组主题教研集体备课
 

过程确认

 

                  科研处负责人签字:徐宪业

 

说明:活动一周内,校本培训职能部门根据项目负责人递交记录表审核内容并签字确认。考勤表附后。

教学设计: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教学设计

                                                                     鲍宗楼

一、教材分析: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是《物质的变化》单元中的第六课,属于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的“物质的变化”中“化学变化”的范畴。本课内容主要由“观察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初步归纳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两部分组成。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知道了一部分化学变化,但是对于物质发生的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学生还是很难判断,因为他们很难判断出是否产生了新物质,这节课主要通过总结化学变化的一些现象帮助学生从现象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然后通过寻找证据,判断是否产生了新物质。最后确定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二、教学目标: 
    1、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根据这些现象可能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2、硫酸铜溶液和铁钉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 
    3、学习“假设——检验”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方式。 
    4、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体会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化学反应的一般现象。

 2、教学难点:做好硫酸铜溶液和铁的化学反应实验。

四、教学准备硫酸铜溶液、铁钉、镊子、氢氧化钠。

五、教学过程: 
复习学习过的化学变化,引入新的实验,观察硫酸铜与铁钉的反应

我们生活在物质构成的世界里,物质变化有哪两种形式?物理变化的特点是什么?化学变化的特点是什么?今天还要来研究一些物质的变化。
    1、介绍硫酸铜溶液。观察特征。(出示硫酸铜溶液)谈话:这种物质是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硫酸铜晶体溶解于水得到的溶液。

2、演示并说明实验内容和注意事项:我们要用镊子夹住洁净的铁钉,浸入溶液中约2分钟,观察它们的反应,记录下来,注意不要全部浸入溶液,这样可以和铁钉的原样进行比较。 

    3、各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提示观察要细致,记录要清晰。 
    4、反馈交流:大家看到了什么现象?看到这些现象你们有什么疑问吗?你为什么会将它和铁锈联系在一起?

5、引导思考:硫酸铜和铁钉的反应属于化学变化么?你能利用什么证据证明?比较溶液的颜色变化,说明了什么?

6、小结:可以从溶液的颜色以及铁钉颜色的变化看出发生了化学变化,这也是我们判断是否发生化学变化的方法之一。 
初步归纳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1、谈话:我们再来重温一些化学变化,看看在这些化学变化中产生新物质的同时出现了哪些现象?观察37页图片:课本资料为我们介绍了一些判断化学变化的浅显方法。 
    2、指导学生完成化学实验:氢氧化钠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提示学生注意,不要将药品洒到试管外。)

    3、学生分组实验,汇报:这是化学变化,颜色变了,出现了沉淀。

4、回顾整理:随着这节课的实验结束,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化学变化呢?在变化过程中伴随出现了那些现象?列举填表。(课件出示) 

 

物质的化学变化

伴随的主要现象

本质特征

1

 

 

2

 

 

3

 

 

4

 

 

5

 

 

小结归纳: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常会伴随颜色变化、发光发热、产生气体、出现沉淀等现象,这些现象都是因为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产生的新物质引起的。人们也往往依据物质发生变化时出现的这些现象来推断是变化中是否产生了新物质。当然最终还要经过检测来确定到底有没有产生新物质,以及产生的什么新物质。

 

六、板书设计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硫酸铜溶液       产生了新物质

           颜色变了---------------化学变化               

     铁钉

氢氧化钠+硫酸铜溶液 --------颜色变了   产生沉淀    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教学设计

林彬彬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懂得化学变化往往会伴随各种现象,根据现象可以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化学变化。

2、经过对硫酸铜与铁钉、在石灰水中吹气、在石灰岩上滴盐酸等实验的探究,使学生再次通过“假设——检验”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方式,知道发生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产生了新物质。

3、激发学生探究化学科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懂得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的现象与化学变化的本质的区别,能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体会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学生器具一套、神奇的杯子、火柴、神秘信件、塑料宝剑、药品溶液、刷子等。

学生准备:每组一套,硫酸铜溶液盛一表面皿、铁钉一个、镊子一个、石灰水半杯、吸管、打火机、铁汤匙、麦粉、浮石,碘酒、氢氧化钠、盐酸各一小瓶,装上述器具的塑料水槽一个,抹布一块。  

[教学过程]

一、激趣小魔术:神奇的七个杯子。  

1、教师入情入境地表演魔术:  

事先在七个杯子内滴入不同量的盐酸、氢氧化钠、酚酞、甲基橙等溶液,等上课后在其中一个杯子内倒上一点矿泉水,然后依次倒入每个杯子,显示不同颜色的液体,吸引学生的眼球。  

2、你认为这是老师变出来的吗?然后揭晓魔术谜底。课件出示课题前半部分:化学变化。

3、经过分析,得出这些变色过程都是伴随着化学变化发生的过程中产生的。点击出示课题后半部分:伴随的现象。经学生确认出现的现象后,再点击出示:改变颜色。  

二、学生分组实验四个。  

1、硫酸铜与铁钉的实验:先让学生观察两者的颜色特征,并做好记录。然后让学生猜测它们相遇之后会不会发生化学变化?如果是化学变化,必须能找到什么证据?接着让学生操作观察并描述记录,及时提醒学生不能随便接触化学物品,必须用镊子夹着钉子。最后请学生将器材搁置一边,上课结束前再进行一次观察,并与先前的硫酸铜和老师经过一天后的效果进行比较,发现变色和沉淀现象。

2、向石灰水中吹气的实验:先让学生石灰水的颜色特征,并做好记录。然后让学生猜测吹气之后会不会发生化学变化?如果是化学变化,必须能找到什么证据?接着让学生操作观察并描述记录。最后请学生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并发现沉淀现象。点击课件,出示:产生沉淀。

3、碘酒、饼干、双氧水的实验:先让学生观察碘酒滴入水中的颜色特征,并做好记录。然后让学生猜测放入饼干后会不会发生化学变化?如果再滴入双氧水之后又会怎样呢?如果是化学变化,必须能找到什么证据?接着让学生操作观察并描述,最后请学生判断,发现变色现象。

4、让学生点燃打火机,说说这是否是化学变化?当学生发生争执时,让学生用铁汤匙分别在火焰上方和中部罩一下,看看有什么发现?从而得出结论,明确伴随的现象,学生提出后点击课件,出示:发光发热。  

三、教师演示实验一个。  

教师将点燃后的火柴伸入碘酒溶液之中,盖上另一只杯子后振荡一会儿,让学生观察变色现象,从而明确这又是一个化学变化。

四、学生分组实验:盐酸与浮石。  

1、先让学生观察两者的颜色特征,并做好记录。然后让学生猜测它们相遇之后会不会发生化学变化?如果是化学变化,必须能找到什么证据?接着让学生操作观察并描述记录,发现冒气泡现象。点击课件,出示:产生气体。  

2、你认为这是什么气体吗?你能一口就断定它是这种气体吗?  

五、归纳小结并练习。  

1、小结:化学变化往往伴随这一些现象的发生,这些现象有助于我们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但化学变化发生时,并非这些现象都同时出现,可能会出现其中的一种或几种。而且,有这些现象发生时,也并非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2、课件练习,点击反馈。

3、请学生阅读课本第43页上《化学变化生成的新物质》,懂得物质不灭性。  

六、考验你的观察力:  

播放录像《膨糖》,让学生从中找出发生了哪些化学反应?它们各自伴随着什么现象?

七、拓展激趣:  

教师表演斩妖剑,神秘信件等“魔术”,还可以对个别学生与老师配合表演“血手印”,并再次进行神奇的杯子的变色反应,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化学科学的兴趣。  

[板书设计] 

1、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2、  盐酸与浮石

 

 


第六课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教学设计

陈盈盈

一、教材分析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是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物质的变化》单元的第6课,是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的“物质的变化”中“化学变化”的范畴。本课内容主要分为“观察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和“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两部分。本课主要通过总结化学变化的一些现象,帮助学生从现象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然后通过寻找证据,判断是否产生了新物质,最后确定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二、学情分析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知道了一部分化学变化,对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也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是,对于学生来说,这些已有的知识经验还处于表面的认知状态,只是一些零碎、杂乱、单一的片断,没有形成比较清晰、科学的认识。学生会由于很难判断出是否产生了新物质,导致他们很难判断物质发生的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学生经过这节课的学习将会提升在这一层面的认识和判断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根据这些现象可以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硫酸铜溶液和铁钉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

    2、过程和方法:继续学习“假设—检验“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方式。

    3、情感态度价值观: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体会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了解化学反应的一般现象。

    2、难点:做好硫酸铜溶液和铁的化学反应实验。

五、教学准备

3人为一小组:硫酸铜溶液、铁钉、实验任务单。

教师:课上实验方案制订,课件。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七、教学方法

多媒体结合学生实验。

八、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的实验

我们生活在物质构成的世界里,物质变化有哪两种形式?(齐答: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的特点是什么?化学变化的特点是什么?(生:没有产生新的物质的变化是物理变化,产生了新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今天我们还要来研究一些物质的变化。

(二)观察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

    1、出示硫酸铜溶液并介绍。

师:这种物质是硫酸铜溶液,是硫酸铜晶体溶解于水得到的溶液,仔细观察桌上的硫酸铜溶液,描述你所观察到的这种物质的特征并填在实验任务单上。 

2、出示铁钉,仔细观察,描述它的特征。(填在实验任务单上)

科学任务单

观察

硫酸铜溶液

反应前

 

 

反应后

 

 

研究问题

硫酸铜溶液与铁反应是化学变化吗?

我的研究结论

 

我的证据

 

 

    3、实验方案指导。师:今天我们要来研究铁放入硫酸铜溶液后会发生什么变化。说一说,我们可以怎么来研究?

4、组织学生汇报、交流实验方案,引导学生进行方案修正(着重引导学生注意如何留样来进行对比)。

5、根据学生制定的实验方案,指导学生实验:从装有硫酸铜的大烧杯中倒出20ml的硫酸铜溶液到一个小烧杯中,倒时要小心不要将溶液洒在手上,如洒上后及时用湿抹布擦去。将铁钉小心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让铁钉在溶液中浸泡3分钟后取出观察,仔细观察比较铁钉和硫酸铜溶液的变化情况。

6、各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提示学生观察要细致,记录要清晰。 

7、请小组派一名代表上前交流实验情况,其他小组可补充说明。(现象是:浸入溶液的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附着,浅蓝色的溶液颜色会逐渐变浅,杯底有沉淀物出现。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溶液会逐渐变为红褐色。) 

8、引导思考:硫酸铜和铁钉的反应属于化学变化么?小组讨论一下,拿出你们的证据。

9、实验小组汇报讨论结果。(预设:铁钉表面由灰白色变成棕红色,说明这已不是铁这种金属的,这是一种新的物质。硫酸铜溶液颜色变了,说明它也不是原来的硫酸铜溶液了,而有了新的不同于硫酸铜溶液的物质。因此我们认为这个变化是化学变化。)(板书:硫酸铜+铁→颜色变化    化学变化)

10、师:同学们从颜色变化这个现象中判断这个反应产生了新物质,是化学变化。你们的观察分析十分有道理,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硫酸铜溶液与铁反应的过程中会产生新的物质。这其中的一种就是附着在铁钉表面上这种棕红色物质,推测一下这种新物质是什么吗?(预设:硫酸铜溶液里有个铜字,由此推测出实验变化中产生了铜这种新物质。)

11、师:经科学家研究测定,这种新物质就是金属铜,而硫酸铜溶液颜色变淡,是因为生成了硫酸亚铁这种新物质。这个实验生成了新物质,所以属于化学变化。小结:可以从溶液的颜色以及铁钉颜色的变化看出发生了化学变化,这也是我们判断是否发生化学变化的方法之一。 (板书课题: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三)初步归纳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1、师:我们来重温一些化学变化,看看在这些化学变化中产生新物质的同时还出现了哪些现象?观察课本37页的图片。 

    2、回顾整理:随着这节课实验的结束,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化学变化呢?在变化过程中伴随出现了些现象?列举填表。(课件出示) (板书:二、归纳现象)

物质的化学变化

伴随的主要现象

本质特征

1

 

 

2

 

 

3

 

 

4

 

 

5

 

 

 

 

 

 

 

 

 

 

 

    3、小结归纳:无论哪一种化学反应,在反应的同时都会有一些现象伴随发生,这也是我们进行判断的方法。人们也往往依据物质发生变化时出现的这些现象来推断是变化中是否产生了新物质。

(四)课堂练习,知识延伸 

1、小苏打与白醋混合产生许多气泡热开水杯子上方冒出大量的热气它们都是化学变化吗?(开水冒出大量的热气是物理变化,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2、蜡烛燃烧与电灯亮了,它们都在发光发热,它们都是化学变化吗? 

    电灯亮了是物理变化,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3、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着发光、 发热的现象。 

4、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生成了新的物质。 

5、生成气体的变化肯定是化学变化。(不对,开水冒气是物理变化。)

6、铁生锈是一种物理变化。

九、板书设计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一、课堂实验

     硫酸铜溶液+铁钉→ 颜色变了       化学变化

                (产生了新物质)      

   二、归纳现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