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集体备课2——《9加几》的材料1

(2011-12-18 15:51:46)
标签:

杂谈

分类: 各学科集体备课活动

 9加几教学设计

萧江三小 鲍宗楼

教材分析:

9加几的加法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这是在学生已经学习,能熟练计算了10以内的加法和10加几的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以后学生学习各种进位加法的基础。教材采用的是凑十法来进行加法计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自主探索9加几的计算方法,并在不同算法的交流中,初步理解凑十法的计算思路,能正确进行口算。

2、使学生经历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培养初步的观察、操作、分析和比较能力,逐步学会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9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凑十法”。

学具准备:小棒或圆片、1120的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1、摆一幅图,让人一看就知道是十几。

○○○○○           ○○○

○○○○○            ○○

生:左边摆10个圆片,右边摆5个,一共是15个。

○○○○○   

○○○○○    ○○

生:左边摆10个圆片,右边摆3个,一共是13个。

(可多叫几个同学说)

29+()=10          9+1+5=()

   9+1+2=()         9+1+7=()    

9+1+4=()         9+1+3=()    

师:说说你怎么算得那么快呢?

有什么共同点呢?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要用凑十法来学习9加几。(板书课题)

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谈话:小朋友,你们知道小猴子最喜欢吃什么?(桃子)今天,小猴又上街买桃子了(出示主题图)。在一个水果摊前,他看到了又大又鲜的桃子,赶紧买了9个,装在盒子里。它继续往前走,看到另一个水果摊上的桃子更大更鲜,忍不住又买了4个。

2、提问:图中你知道哪些信息?

你能算出小猴一共了多少个桃子吗?可以怎样列式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94

三、自主尝试,探究算法

1、问:怎样能很快地算出94等于多少吗?

1)你可以先用小棒摆一摆、移一移,然后把你的方法跟同桌的小朋友说说。

2)汇报交流,你是怎样算的?

生:先把外面的4个桃子中拿1个放进盒子里凑成10个,再和外面剩下的3个合起来就是13个。

生:从4里面拿出1个给9911010再加剩下的3就是13 

生:把4分成1391合成1010再加3就是13(生边说,师同时板书)

为什么要把4分成13呢?

把这种方法和你的同桌说说。

问:还有别的方法吗?

生:数一数就知道了:10111213

生:把9看成1010+4=1414-1=13

2、教学试一试。

1)过渡:小猴又来到了花店,花店里的花真漂亮啊,小猴为妈妈选了两种花。

 2)提问:红花有几朵?黄花呢?

你能有什么好办法一眼就看出一共有多少朵花吗?打开书86页,自己可以在书上画一画,圈一圈,把自己的思考过程填在图右边的式子里。

生:从右面移一朵,给左面正好是10朵,106就是16

生:左面9朵,再从右面移一朵正好是10朵,10再加6就是16

(生叙述,师板书)

3)问:为什么不把7分成3425呢?

3、观察小结:观察板书问:这2道算式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得出凑十法。)

问:你能说说什么是凑十法吗?

三、练习巩固,拓展延伸。

1、小猴拿着花、桃子,准备回去,门口有正方体挡住了路,先帮着算一算一共有多少个正方体?(想想做做第1题)

怎样列式?(板书)

你怎么算得这么快?

我们看看小猴是怎样想的?

2、可爱的小猴回到家里就拿起小棒玩游戏。你看,他是怎么摆的?(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

3、为了感谢小猴,猴妈妈送给他两张门票,不过,得把门票背后两道算式之间的小秘密找到,才能得到。我们一起来看看。(想想做做第3题)

(上面一道题是做第二题时想的过程。)

4、小猴感谢大家帮助了他,准备一些苹果送给大家。(想想做做第4题)

苹果上写着得数。师说题目,选2名学生上来抢答案,看谁抢得多谁就获胜。5、师生对口令。(想想做做第5题)

例如:师:92得多少?生:9211。手上卡片是11的学生回答。老师任意抽卡片,学生回答完后按顺序排在黑板上。让学生观察这些算式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体会算式间的联系,知道可以直接利用相邻的算式算出得数,并且发现9加几,得数个位上的数总比加上的数少1

6、在横线上画上几个“○” ,并列出算式。

 ________

9+=

指名回答,并说明算法。

四、 自由交流,总结延伸。

  提问: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本领?你有什么话想对大家说吗?

谈话:回去后把你们今天学到的本领告诉你的爸爸妈妈,好吗?

 

 

 

 

 

 

 

 

9 加 几 ” 教 学设计

萧江三小 潘少红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科书第96-98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掌握9加几的进位加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2、培养学生初步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学数学的意识。在学习中互相带动学习心理水平的提高。

教学重点:渗透转化思想,应用“凑十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动手操作法等。

教学关键:9加几转化成10加几。

教具准备

教师:自制课件一套

学生:学具一套

教学过程 :

一、激发兴趣,复习铺垫

    1、谈话引入:同学们,我们学校正在开运动会,你们想去参加吗?要想参加,就得先过两关,下面就让我们闯关吧。(课件出示复习题)(采用闯关的形式复习1和几组成几与10加几等于十几的习题。)

    2、师:我们顺利地闯过了两关,赶快到运动场去吧,那里的运动会已经开始了!(出示校园运动会的场景图)

二、自主尝试,探究算法

1、创设情境,教学例1

1)师:运动场上的比赛热闹极了,请仔细看一看,同学们都参加了哪些比赛项目?

生:有踢毽子的、跳绳的、跑步的、跳远的。

2)你最喜欢哪个比赛项目,数一数每个项目有多少人?

生:我最喜欢跳绳的,有3人参加。……

    3)师:同学们观察的可真仔细,这些运动员参加这些比赛很辛苦,于是学校服务队的小朋友给运动员准备了许多好喝的饮料(出示数饮料画面),送走了一些,请仔细看一看,还有多少盒饮料?(课件出示问题)

4)借助学具,小组探讨,互相启发,共同解决;教师巡视,了解情况,重点引导“凑十法”移动小棒的方法

    5)全班交流,小组代表介绍解决方法;

根据学生发言,屏幕逐一出现各种方法。(课件出示算法)

     a点数法:   1 2 3 ┄┄  13,一共有13盒。

     b接数法:   箱子里有9盒,从9开始,接着数,9 10 11 12 13,一共有13盒。(或 7 8 9 10 11 12 13

     c凑十法:    9放进1凑成1010313

4)教师问:大家真棒,想出了这么多方法,那你喜欢哪一种方法?

    5)大部分学生会选择“凑十法”,指名述说计算过程。

2、利用课本右边的资源提出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

师根据生提出的问题板书,如:运动会上有9个踢毽子的,还有6个跳远的,要求踢毽子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应该怎样列式?

列出算式后,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算的。

学生汇报后,教师启发:你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每提1个问题,教师就让学生说一说一共有多少人。对于9加几的问题,还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三、练习巩固提高(课件出示,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1、圈一圈,算一算。(“做一做”第1题)

学生独立看图说图意,并动手圈一圈,再看图写出得数。

2、看图列式。(“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看图填写,订正时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9加几(随机板书课题),同学们真棒,自己会设计数学问题了,并且能动脑筋去解决,在计算时还想到了许多的方法。其中的“凑十法”能让我们计算得更快。

五、拓展练习(课件出示,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1、(   +2=11         +3=12       9+  =17

9+   =18       9+(    )=13        (     )+9=19

2  9+4=        9+5=        9+3=         9+7=

9+8=        9+6=        9+9=         9+2=

3  我前面有9人,后面有5人。一共有多少人?

    六、作业设计

1、留心观察教室里、学校里、家中的事物,提出一些9加几的计算问题,并自己解决问题。

     2把你算9加几的方法讲给爸爸妈妈听。

七、板书设计

9加几

9  +  4  =  13        9  +  6  =  15

               1   3                 1   5   

               10                    10

 

 

 

 

 

 

9加几教学设计

萧江三小 王大河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9698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用“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比较简便,学会用“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2.在探索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过程中初步渗透转化为10加几的转化思想,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仔细观察的习惯。

【教学重点】渗透转化思想,应用“凑十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凑十法”的思考过程。

【教学关键】9加几转化成10加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学习

 师:孩子们,你们喜欢运动会吗?

师:老师带大家看运动会去。

二、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1.观察主题图。

(1)                   师:运动场上的比赛热闹极了,请大家仔细观察,同学们都参加了哪些体育比赛项目?

(2)                   师:比赛项目有:赛跑、跳远、踢毽子、跳绳。

(3)                   孩子们观察得真仔细,看到大家这么能干,体育老师有一个问题想向大家请教,问题是:踢毽组和跳绳组一共多少人?(教师贴问题)(学生齐读问题。)

(4)                   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知道哪些数学信息呢?

(5)                   能从96页图中很快找出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的信息吗?找到信息的孩子举手表示。

(6)                   : 如何列式?

(7)                   你能根据这里的信息,象体育老师这样再提一个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吗?

(8)                   你们提出了这么多精彩的数学问题,老师也想提一个问题:踢毽的和跳远的一共多少人?

(9)                   如何列式?先迅速找到有用的信息,再告诉老师。

 2.试着说说想法。

师:运动会上的各项比赛都在激烈进行着,志愿服务队的小朋友为运动员们加油助威,给他们准备了美味饮料。(教师贴图片)

师:老师把饮料移到黑板上,体育委员想知道:现在有多少盒饮料?你能解决吗?

师:请大家独立思考,你是想什么办法可以知道现在有多少盒饮料?

师:先静静思考。

师:把你的方法和同桌的小朋友交流交流。(教师收集)

学生汇报。

学生中有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

1123……1213依次数。

2)从9数到13

3)先捡一盒放进箱子里,再想“10313

410+4=14   9+4=13

3、找方法间的联系和区别。

师:在这些方法中,哪些方法有联系?

师:大家最熟悉的方法是哪一种?

师:其他的方法有相同的地方吗?

师:这几种方法都与10有关,都借助了10帮忙。(彩色粉笔标注)有的是把9看成1010+4=14 想到  9+4=13有的是从4盒中拿1盒和9凑成10

师:这几种方法中,哪种方法你最容易看明白?

师:数的方法能够解决问题,大家已经很熟悉了。第(  )种方法是种新方法,这节课,我们就重点来研究这种方法,看看到底是如何利用10来帮忙的。

3、摆小棒。

师:请大家用小棒代替饮料摆一摆,让大家看明白你究竟是如何想的。

学生自主摆小棒。

师:把你的想法讲给同桌的小朋友听听。请他给你提些建议吧!(学生收好小棒)

抽生上前摆。

师:为什么拿1根呢?

2根行吗?

91在一起好在哪里?

师:因为9+1=10,所以拿1根和9加在一起得10 ,拿1根的目的是把9凑成10。再用10+3=13, 好算。这样,就把9+4转化成了好算的10+3

师:刚才摆的过程如何清清楚楚地在算式上记录下来呢?(配合小棒图)看到9想:9+ =10。把4分成13,再用91凑成10,最后算10+3=13

 

这种方法叫10(板书:10法)

 4.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师:凑10法法能够解决很多的数学问题。

1)(9+3=)如何计算呢?

师:请孩子们试着象9+4这样用小棒摆一摆。

学生试着摆小棒。

2)抽生汇报。谁告诉老师怎么摆?学生说,老师摆。教师用圆片摆,并介绍圈一圈。我们可以用圈把91圈在一起,表示91凑成10

3)完成思维结构图。

497独立解决。

5)抽生汇报想法,完善思维图。

5.归纳算法特点。

 师:观察这几道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揭示课题)

 师:在计算这几道题时,方法有相同的地方吗?

师:我们在计算的时候,看到9,想9110,就把另一个加数分成1和几,91凑成10,最后用10加剩下的几得10几。一句话:9加几转化成好算的10加几,(板书:10加几)这是数学中的转化思想。利用转化思想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新问题。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运动会期间,生活老师送来丰盛的课间餐

1.  数菠萝。 数苹果。

看谁是优秀的生活委员:能试着象老师这样画出思维图,独立完成数菠萝、数苹果的任务。(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互相检查检查)

2.  数鸡蛋、数蛋糕。

(学生独立完成,当堂订正,学生说想法)

 3、摘水果。

师:大家这么能干,老师请大家吃水果。

三、全课小结,完善新知

 师: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师:计算9加几有很多方法,孩子们最喜欢的方法是凑10法。凑10法能把9加几转化成我们会算的10加几。希望今天的学习能为孩子们带来快乐和成功。

 板书设计

                       9加几——10

 

 

“9加几教学设计

萧江三小      温丽辉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科书第96-98
教学目标:
1
、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掌握9加几的进位加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2
、培养学生初步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学数学的意识。在学习中互相带动学习心理水平的提高。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和直观演示法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投影片、小棒18
学具准备:每人准备小棒18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复习铺垫
1
、谈话引入:同学们,我们学校正在开运动会,你们想去参加吗?要想参加,就得先过两关,下面就让我们闯关吧。(采用闯关的形式复习1和几组成几与10与几等于十几的习题)
2
、师:我们顺利地闯过了两关,赶快到运动场去吧,那里的运动会已经开始了!(出示校园运动会的场景图)
二、自主尝试,探究算法
1
、创设情报境,教学例1
1)师:运动场上的比赛热闹极了,请仔细看一看,同学们都参加了哪些比赛项目?
生:有踢毽子的、跳绳的、跑步的、跳远的。
2)你最喜欢哪个比赛项目,数一数每个项目有多少人?
生:我最喜欢跳绳的,有3人参加。……
3)师:同学们观察的可真仔细,这些运动员参加这些比赛很辛苦,于是学校服务队的小朋友的小朋友给运动员准备了许多好喝的饮料(出示数饮料画面),送走了了一些,请仔细看一看,还有多少盒没送?
生:还有13盒没送。
4)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先说给同桌听一听。
生讨论、汇报。
(小组内同学交流,然后各级汇报。学生们有的用点数法,有的用接着数的方法,也有的用凑十法等多种计算方法)
5)师总结:同学们可真会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这三种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
2
、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刚才有的同学用数的方法知道了还有多少盒饮料,也有的同学是通过计算的方法得到的。下面我们一起看一看这些同学是怎样计算的?
提问:要算有多少盒怎样列式?(板书:9+4
师:今天我们来研究9加几。(板书课题:9加几)
师:9加几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用小棒代表盒子里的9盒饮料,右边摆4根代表盒子外边的4盒饮料。
请一名学生操作,教师引导语言:盒子里的9盒再加上几盒式就凑成了10盒?这个1盒是从哪来的?外边的4盒饮料拿走1盒后还剩多少盒?10盒和剩下的3盒合起来是多少盒?所以9+4等于多少?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如下:
师:谁能结合板书完整地说一说,刚才我们是怎样计算9+4的?
3
、利用课本右边的资源提出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
如:运动会上有9个踢毽子的,还有6个跳远的,要求踢毽子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应该怎样列式?
列式算式后,学生自己用小棒摆一摆。
学生汇报后,教师启发:你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每提1个问题,教师就让学生说一说一共有多少人。对于9加几的问题,还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二、练习巩固提高。
1
、圈一圈,算一算。(做一做1题)
学生独立看图说图意,并动手圈一圈,再看图写出得数。
2
、看图列式。(做一做2题)
学生独立看图填写,订正时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3
、教师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会计算9加几的算式吗?请说出几个9加几的算式并说说怎样计算的。
三、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什么?(9加几)同学们想到了许多的方法。其中的凑十法能让我们计算得更快。
四、课外作业:把你算9加几的方法讲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9
加几

9   +   4    =   10            9   +    6    =15

     1     3                    9   +   7    = 16

  10             

         凑十法”

 

 

 

 

 

 

 

 

 

 

 

9加几

(萧江三小 徐宪业)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学生在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掌握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2、培养学生初步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培养合作学习和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准备:

  教具:实物投影、投影片、小圆片18个、旺仔饮料13瓶。

  学具:每人准备小圆片18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趣

  1、课件出示课本第96—97页的全景图。

  老师说明:伴随着雄壮的音乐,星星小学在开运动会,瞧,多么热闹!老师想去做拉拉队为他们加油,我们也为他们加油,好吗?(喊三声加油

  2、运动会上,拉拉队员们想得真周到,为运动员准备了一些旺仔饮料,

  有一个小朋友问:有多少盒?

  二、新课教学例1

  1、说一说

  师:你们知道这里有多少盒吗?想一想,说一说。(教师巡视,注意你是怎么知道的?)

    方法:数;接着数

  2、摆一摆

  A、课件,出示课题9加几

  B、要算还有多少盒饮料,该怎样列式?板书:9+49表示什么,4又表示什么?94应该怎样计算呢?请同桌的两位小朋友用小圆片摆一摆。一位小朋友摆9个,表示盒子里的饮料,一位小朋友摆4个,表示盒子外面的饮料,刚才有小朋友用数的办法,老师觉得太麻烦了。请同桌小朋友动脑筋想个办法,让老师一眼就看到你的桌子上有几个圆片?

  C3、说一说

  小朋友摆的真好,现在我们学着刚才摆圆片的办法来移旺仔饮料,理解凑十法。(盒子里的9盒再加上几盒就凑成了10盒?这个1盒是从哪来的?外边的4盒饮料拿走1盒后还剩多少盒?10盒与剩下的3盒合起来是多少盒?所以9+4等于多少? )

  3学会了移饮料,现在请你用同样的方法来移菠萝。鸡蛋图。

  二收集数据,提出问题

  (解决了饮料问题,老师这儿还要一个问题需要小朋友帮忙,看看哪些小朋友能帮我解决?)听要求:

  1、引导学生观察画面:操场上有哪些运动队?(跑步,踢毽子,跳绳,跳远,)各有多少人?同桌合作记录收集信息,指名回答,教师随机贴图。

  2、现在老师想知道踢踺子的和跳绳的一共有多少人?你 能帮老师解决吗?该怎么列式计算呢?

  3、你能学着老师的样子来提出一些用加法解决的问题吗?指名提问题并列式,计算结果。

  4、小朋友真能干,会提那么多问题,现在老师想和小朋友一起做个对口令的游戏。我说踢毽子的有9,小朋友自由选一个活动说“XX的有( )人,大家说一共有几人?听懂老师的意思了吗?

  A、师生合作提问题。

  B、学生每编一个问题,教师就让学生们说一说一共有多少人?列式,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你是怎么算的?

  C看着板书读一读,(9+3=129+7=169+6=15,)请学生观察算式,说说你发现了什么?(第一个加数都是9,都是用加法计算的,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小朋友在做的时候,一般都是从小的数里面拿出1个和9凑成1010加几就等于十几)

  D(该考考小朋友学得怎么样了,我们来开小火车,看哪列火车最先到北京)开火车算。(做一做第3题)小黑板出示,打的算式说说思考过程。

  二、反馈练习。

  (小火车开得真棒,现在老师要考考小朋友的耳朵,看看谁是顺风耳?)

  1听算。

  a师生听算。老师报算式,学生迅速口算。

  b生生听算。(耳朵真灵,现在老师给小朋友一次出题的机会,你来考考大家,请一学生报,其他学生说得数。)

  2.游戏(七色花)

  (学得真好,老师就把一个有趣的游戏送给你们,作为给你们的奖励。在玩游戏的同时,别忘了动脑筋哦!)

  花妈妈生了一个可爱的孩子,因为她有五颜六色的七个花瓣,大家都叫她七色花。也许因为七色花太漂亮,有一个调皮的小男孩悄悄地把七色花的花瓣撕破了。七色花受伤了,她正伤心地呜呜大哭呢!小朋友快点帮七色花把破碎的花瓣找回来,再拼起来,让七色花还像以前那么漂亮,好吗?

  出示一朵花,让学生计算后再粘贴。反馈。(七色花的花瓣终于找回来了,我想花妈妈一定会记住我们这些好心人帮助了七色花。只要大家都有一颗爱心,我们的世界都会更美好。)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和大家说说。

  9加几的算式,得数都是十几,一般我们都是把小的数拆成1和几,19凑成1010加几就等于十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