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简政放权是“有权不可任性”最好诠释

(2015-03-06 13:02:13)
标签:

杂谈

□吴龙贵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5日上午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李克强谈到简政放权时说,要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
  每年的全国两会,国务院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都是最重要的议程之一。政府工作报告既是对上一年政府工作的回顾和总结,也是对下一年政府工作的规划和展望,于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而言,无疑都具有风向标的意义,也是观察中国的绝佳窗口。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同样不例外,“干货”之多、用词之精准无疑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最大特色。而在诸多被媒体所关注的热点议题中,“有权不可任性”又是流传度和引用率最高、公众最感兴趣的一句话。据政府工作报告起草小组负责人称,这句话是李克强总理亲自所加。
  “有权不可任性”之所以被舆论热捧,当然不仅仅是因为“任性”是一个人们所熟知的网络用语,也不仅仅是因为这个散发草根气息的词语进入政府工作报告,拉近了庙堂之高与江湖之远的距离,更是因为总理将“任性”一词与权力的运行有机结合起来,以最直白的语言有力地阐释了权力的本质。
  仔细阅读政府工作报告,“有权不可任性”几乎贯穿于整个报告的始终。在新华社总结的政府工作报告100条“干货”中,能够体现“有权不可任性”的就有数条。比如今年再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事项,全部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大幅缩减政府定价种类和项目,具备竞争条件的商品和服务价格原则上都要放开;取消绝大部分药品政府定价,下放一批基本公共服务收费定价权……显而易见的是,简政放权,明晰权力的边界,激发市场活力,构成了对“有权不可任性”最好的诠释和体现。
  “有权不可任性”可以从两个方面去解读:一是权力一旦任性,就必须付出代价,这个指向非常明确,就是反腐败。十八大之后的高压反腐态势,老虎和苍蝇纷纷落马,就足以表明权力腐败是一条高压线,一旦触及这个底线就必然付出惨痛代价,没有人可以永远任性下去。二是用什么样的机制,让有权者不能任性、不敢任性、没有条件任性。这便是从权力本身入手,给权力定好规矩,不该伸的手不能乱伸。
  事实证明,无论权力腐败还是庸官懒政,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权力管得太多太滥,大量的社会事务和市场活动不仅没有管好,反而滋生了灰色地带和寻租空间。政府工作报告还有这样一个词叫“大道至简”,同样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对权力本身而言,权力的运行越简单,越能发挥效用,二是对约束权力而言,也应该使用最简单、最直接的办法和路径,比如对于权力的不正当行使,就应该“全部取消”,而不是“原则上取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