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情何以堪(原创)
(2021-11-19 11:18:32)
标签:
文化 |
小说:情何以堪(原创)
马鼎奇
丹桂飘香、金风送爽,魏师傅哥哥的大女儿小丽,晚上在桃坞路市政府第二招待所举行盛大婚礼。可作为同居一城的兄弟魏师傅,却一直蒙在鼓里,浑然不知,未接到赴宴邀请。
等到知晓,大婚盛典早已降下帷幕,魏师傅自然芥蒂于怀,怏怏不快。可哥哥神态自若地告诉魏师傅:当日他不断与企业电话联糸,却一直未觅老魏的踪迹,所以无法通知。而且,伯父也证实现场看到某个筵席上写有老魏的名字。魏师傅自已一直忠于职守、正常在岗,并未擅自外出,所以,对他们的“一唱一合”,总是半信半疑。但反过来又一想,就一顿酒宴,有啥大不了?何必耿耿于怀!何况他也尽到兄弟之情,找不到人,也有情可原!
魏师傅想:既然他没有把我排除在应邀客人之外,那咱也不必“小鸡肚肠”,斤斤计较,打破砂锅追到底,甄别个孰真孰假。相反,虽然未有幸分享欢乐,一睹喜宴盛况,但“人不到,礼要到。”千万不能让哥哥小瞧了咱!
为了不辜负哥哥的“盛情厚意”,咱宁可节衣缩食,“卖了孩子买蒸笼,不蒸馍头争口气”!人情“份子钱” 可不能少,那时,魏师傅的工资每月还不到60元,可他还是咬咬牙追加了50元礼金。哥哥自然“笑纳”、不加拒绝,
星转斗移,岁月荏苒,时间到了2012年10月12日,这天晚上,又是魏师傅哥哥孙女嫁入豪门喜结良缘的大喜之日。魏师傅再次鬼使神差般地与之“擦肩而过”,要知怎么回事?各位客官请听我把来龙去脉细细道来。
据老魏姐姐介绍:为了这场堪称魏师傅家族史上最豪华的婚礼,一个月之前,哥哥不顾年事已高,从请柬的设计、印刷,到婚房、婚车的布置和调配,从婚宴的规格、档次到婚礼司仪的繁文褥节,可以说事无巨细、事必躬亲、殚精竭虑,进行了精心充分的策划和准备。
如论最费周折与脑筋的话,就要算婚礼筵席饭店的选择。
大凡南通人,往往以能在有斐饭店、或文峰饭店举办结婚大典已经算“登峰造极”、风光无限。可现在“三十年河东,二十年河西。”早已今非昔比,宴请的亲戚朋友中有不少是近十几年发迹起来的成功人士、达官贵人,腰缠万贯、珠光宝气、身份显赫。如果还按贯例行事,那么则显得不够气派阔气,难与之媲美。而且豪富亲家也不会拍板“钦准”。
哥哥经过比较与调研,最后选择了一家刚开业不久的座落行政中心的气势恢宏的54层五星级金石大酒店。为了一睹为快,这酒店的豪华气派,魏师傅还专门乘公交22路,前去“一探虚实。”
乖乖!这酒店可不得了,宝塔般的金色琼顶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高耸巍峨,直上云端,“一览众山小”。 室内大宴厅名贵地毯铺道,众星拱月般的水晶灯饰,风格迥异、美奂美仑、交相辉映,更显金壁辉煌,流金溢彩,高级桌椅陈设豪华,气派奢华。让人仿佛产生一种疑似来到法国爱丽舍宫的错觉。
最吸引眼球的莫过的是宴厅的前面还有一个小舞台,台前上方吊满一排大小各式聚光灯,诚然,就是一个表演节目的平台。背景是一块24平米的LED彩色显示屏。可将多台摄像机“推拉摇移”拍摄的婚礼现场实况,编编缉剪接同步传送到客人眼前。让魏师傅不得不佩服设计者独具匠心,用心良苦。
裙楼大宴厅的60席桌筵席井井有条,横斜竖直,排列有序,好像“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随时准备迎接各路赴宴佳宾的鱼贯入场。那一个个白色餐布蒙上的宴桌,既像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一个个大缶。又让人想到人民大会堂的国庆招待会现场。
老魏哥哥1963年与相濡以沫的结发之妻结婚,国家正逢三年自然灾害,物资空前溃泛,什么都凭票供应,即使有钱,也不一定能筹办像样的婚礼。何况魏师傅哥哥从太原工学院大学刚毕业一年,才参加工作,“面徒四壁”,一无所有,也没啥储蓄。所以,一切从简。
简单到婚房仅有一张双人床和墙上挂的彩色结婚照。唯一象证喜结连理的小物件,就是桌上摆放的一束姹紫嫣红的插在瓶里永不枯萎的塑料鲜花。
魏师傅实在不明白饱经忧患、度过艰苦岁月的哥哥,为什么要为孙辈奢糜婚礼如此不遣余力、兴师动众,大操大办?好像要把过去他失去的婚礼排场,要在后辈上补回来似的。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有张本科文凭,又善于官场交际。自然,山不转水转,哥哥这几年春风得意,官运亨通,生活更是“嚼甘蔗、上楼梯”,级级高、节节甜,魏师傅将自已与之相比,简直天上地下,小巫见大巫,没有可比性,但举办这样一场耗资不菲的婚礼,除了满足炫富和虚荣的心理,又有多大实质意义呢?。
有人说婚宴有客人礼金作后盾,肯定“稳赚不赔”,其实,要看你怎么安排了,象魏师傅哥哥这么只算社会轰动效应账,不算经济账,赔大了去!
就以每桌6000元为例,一桌10人,一般正好坐两家三代人,如果每家出礼金3000元刚好够本!假如其中有日后要退还的对象,那么这桌还要倒贴3000元。这还不包括名贵酒水与其他收费和开销!何况来宾的礼金,又不会因你规格上档次,而“水涨船高”。
本以为这6000元一桌,应有澳洲大龙虾,加拿大象鼻蚌,可未曾料到二者,只可选其一。如“熊掌和鱼兼得”,每桌还得再追加900 元。哥哥思忖斟酌了半天,最后还是只好忍痛割爱,不然亏得更大!
有人可能困惑不解,既然礼金收进了,怎还要退回去?还不如不收!其实,你知其一,不知其二!
若有所不知,听我细细道来:来宾中有不少有头有脸人物,平时请都请不来,出席婚宴已给足面子,老魏哥哥怎好意思让对方“破费”,但当着其他客人的面,这些佳宾又不好有悖“民俗乡约” 白吃白喝,其实双方早巳心照不宣,达成默契。说穿了,只是“逢场做戏”而已。
婚礼前五天吧,“无巧不成书”,魏师傅正好在姐姐家吃罢晚饭,无意中发现了哥哥发给姐姐一家出席喜宴的印刷精美的大红镏金请柬。
魏师傅怯怯地问姐姐:“有没有我的?”
姐姐说:“可能会邮寄给你!过几天你会收到的?你把心放到肚里去!他怎么会不请你呢?南通就你一个嫡糸亲属……”
可魏师傅却有种不祥预感,因魏师傅有自知之明,他属工薪阶层,像这种趋炎附势、嫌贫爱富的上流社会的大聚会,哥哥是断然不会让其出现在现场!恐怕这次赴宴计划又要“泡汤”!
果然,一直到哥哥孙女,今年分娩生下一个九斤重外重孙女,魏师傅也没有收到这份期盼的请柬!为参加婚宴准备的2000元礼金一直“束之高阁”、打入“冷宫”, 真可谓:花落有意,水流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