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荣获连续八届市图书馆优秀读者奖,颁发荣誉证书,与奖品一件。奖品五花八门,前前后后有五六种之多,多数为厨具,炊具。如紫砂电火锅,苏泊尔不沾锅,电热水器等等,这些都能拾遗补缺物尽其用,唯有奖品新华书店购书卡至今无法园满使用。并不是鄙人不爱买书,而是要买的书不是缺档,就是价格不合适。价格比卡上的钱低,不找零,仍“雪藏”卡上,高于卡上货币,则要自掏腰包补齐书款。所以我现在还有两张购书卡“深藏闺中”、至今没有“嫁”出去。
有一年春节期间,在人民路逛书市,我选中了一本“新汉语词典”工具书,印刷精良,装璜考究,让人爱不释手,我用100元的购书卡,再自掏腰包50元补足,将它搞定。那届作为奖品的购书卡只有100元。正好将它打发出去了。
到了第三次发奖品还是购书卡,卡内充值200元。这次我却犯了难,看中一本《张藜歌词集》售价120元,我若用购书卡,余款80元还是派不上用场,难逃"束之高阁"的宿命。如果再选其他心仪的书藉,凑足200元,那么还得自掏腰包。因为那些书价格不菲,都在100元以上!这让我十分纠结与憋屈,买不好,不买又不好,可以说是进退为谷,左右为难,难以定夺!
我告诉姐姐苦衷,她说:”东西是死的,人是活的,活人还能让尿憋死!这有什么难?你待在收银台旁,看准哪位顾客付款与你相差无几,就让他将书款交给你,你呢,就将售书卡交给收银台,这样调剂一下,你的钱不就可以自由支配了?"姐姐的话有点粗俗,但话糙理不糙,我想:有道理,不妨一试。
可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没想到现在书市很不景气,看书的比买书的多,写诗的比读诗的多。即使有几个来缴书款的主,不外乎都是为子女买教辅书藉或幼教读物,这些书有政策性倾斜,价格比较低廉,看起来好几本,但都远不足200元。站了一上午,我是功败垂成一无所获。
最后快到中午,有一个中年人前来收银台结账,据说是为即将高考的女儿买了的一大摞复习辅导教材,正好195元。我一看机会来了,喜出望外,将其拉到一边面授机宜,诚恳地“如此这般”与他协商。谁知他油盐不进,任你好话说尽仍无动于衷婉言拒绝!我困惑不解地问:”为什么?“他说:”我买的书一个月后还退还25%书款,也就说打7.5折,只实收140元左右。而且言明只有现金交易才享受到这个优惠,强调购书卡除外。"
弄了半天,白耽搁功夫,自以为聪明,其实,是一厢情愿的如意算盘、一枕黄梁。想不到书店早有举措防备,百密无一疏,及时堵塞了漏洞,正可谓:用心良苦。不过,也没啥错!这才符合"专款专用"的奖购书卡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