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运用思维可视化技术支持翻转课堂?

标签:
翻转课堂思维可视化教学模式刘濯源 |
分类: 思维可视化教学 |
一、传统教学观念
除了观念,能力不足也是推进“翻转课堂”的现实阻力。其中对教师能力的挑战包括:(1)精品课程的创设能力;(2)对学科知识的驾驭能力;(3)对学生自主学习的组织能力。对学生能力的挑战包括:(1)自主学习的自我管理能力。(2)探究意识及系统思考能力;(3)合作学习能力。能力不足则信心不足,信心不足则会阻碍自我革新的脚步。
三、推动者自身问题
课堂革命的推动者在遇到阻力的时候,常常抱怨阻碍变革者保守、僵化、不思进取,却总是忽视反思自身的问题。据我观察,推动者自身较为突出的问题包括:急于求成、形式化、对一线教师缺乏具体而有力的支持等。
用好思维可视化,可以有效化解以上三个方面的阻力:
首先,经过多年实践,我们发现思维可视化教学策略是比较容易被教师、学生以及家长所接受的。因为基于思维可视化教学策略的课堂教学变革路径是先优化教学方法,后改变课堂模式,不急不躁,循序渐进,所用的是中医“扶正”之法而非上来就给课堂动“大手术”的凶悍之方。因此,先以“思维可视化教学”为一线教师及学生固本培元,转变观念,提升能力,然后再顺理成章地推行“翻转课堂”,阻力自然就被消解了。
其次,思维可视化教学重视并善于发展教师和学生的思维能力,只要认认真真地运用思维可视化教学策略一段时间(3-6个月)后,教师与学生的思维能力都会得较大程度的提升,而且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也会增强。在这种基础上,再推行“翻转课堂”的成功率就会大大提高。
最后,对课堂革命的推动者而言,有了思维可视化教学体系就可以把课堂模式的变革与具体教学方法的变革结合起来,实现形式与本质的协同变革。(接下文《思维可视化与教育教学的有效整合(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