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现在的问询函
(2024-06-05 19:30:46)看看现在的问询函
最近的市场里,各位投资者最怕的是什么?我想可能是怕自己持有的公司,突然收到问询函吧,因为万一要是收到了这个问询函就有可能出现股价的连续下跌,甚至直接跌到退市的边缘也是有可能的,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来看这些问询函呢?显然不同的问询函的威力是不同的,造成的股价波动幅度也是差异巨大的。
最近的几天里,又有十几家公司先后收到了问询函,这些上市公司被问询的问题集中于业绩的真实性、收入、净利润异常下滑或者连年亏损的原因。此外,应收账款的异常变动也成为关注的重点,而上市公司与关联方之间的交易也备受监管层关注。这些问题是不是值得关注,当然是值得我们关注了,然而这偶尔一次的问询本身并不能完全暴露问题,比如收入的下滑,这是不是存在一定的合理性?那当然是存在合理性的,必定过去的几年企业也都不容易,宏观经济也不太给力,那么公司的收入下滑也就是必然的现象,只是这要有一个合理的解释。换句话说,对于投资者来说,如果公司是偶尔收到一次的问询,并且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给出合理的,与现实相符的解释,那么说明公司的问题可能不大,是行业性的景气度变化导致的,那么这可以接受的波动。
然而有一些公司,不是今年第一次接到这样的问询,而是连续多年收到这样的问询函,比如连续三年收到问询,那么恐怕大概率这个公司是有一些不太合理的地方,不然监管也不可能每年都会反复的问询,这种问询大概率不会是空穴来风,如果是连续三五年都被问询,那么显然这极有可能是真的有问题,那么还是远离一点,否则将未来公司的风险暴发的时候,后果可能会很严重。
还有一些公司,特别是近几年上市的公司,如果上市两三年之内就接连收到问询函,那么恐怕这里的问题就有点严重了,必定最近三年以来上市了太多的公司,批发上市的后果可能就是质量会参差不齐,这里夹杂着太多的猫腻,那么如果是近期上市的公司,还是要注意其风险,这种风险恐怕比我们预想的要大许多。
以往的时候,也会有不少公司收到问询函,所以上市公司也不太重视,二级市场更是不重视,但今年的情况
不同了,特别是退市新规之后,只要被问询,那么二级市场的反应还是相当剧烈的,因为退市力度加大,特别是交易退市,只要股价跌到一块以下,持续二十个交易日以上,那么大概率就会被退市,而这个条件似乎还是很容易达成的,收到问询函意味着公司的工作至少是有不严谨的地方,那么股价就会开始有反应,上市公司必须慎重对待,投资者也必须要对公司的质量有严格的把控。
对于二级市场来说,只要遇到某个公司被问询了,市场里迅速就会给这个公司贴上有问题的标签。至少在公司回复之前是这样的,如果公司的回复不能有效的说明问题,打消二级市场的疑虑,那么股价的死亡螺旋恐怕就开始了,当然最好还是不要碰那些被问询的公司,必定这本身就是有风险的。
前一篇:我们应该如何来理解资本
后一篇:未来市场的走势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