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为什么急着去减持
(2024-01-02 07:35:29)上市公司为什么急着去减持
相信最近几年的市场持续下跌,再加上一些公司违规违法造假上市,或者是上市大笔突击分红,这些都使得投资者对市场失去了信心,当然也有一些公司,只要满足了减持条件,那么大股东是真的打算把公司卖给你,是清仓式的减持,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许多人急着减持呢?
我想上市公司急着减持,一方面是由于一些创业者或者叫公司的创始人团队,他们本身就是以上市为最终目标,上市了,那么就完成了任务,同时由于本身上市之后的高溢价使得原始股东有着巨大的利益收获,人在利益面对是经不起考验的,既然已经符合了条件,又有巨大的利益驱动,不减持才是傻子;
另外一个原因,我想也与客观的因素有关,如果客观上各方面都支持企业去做长期的安排,企业家去做长期的计划,那么显然一些有使命感,对未来有美好预期的企业家是不愿意把自己辛辛苦苦做大的企业卖掉的,同样是上市公司,为什么十年前这种大股东清仓比减持比较少,而最近这样的现象大幅度增加呢?甚至可能不借用其它渠道去减持呢,这其实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企业是生存在客观的环境当中的,企业的领导者也是人,也具有
人性的普遍弱点和特点,当长期发展更有利,更能够创造更高价值的时候
,那么企业家自然也会去选择长期发展,而相反,当觉得性价比不划算的时候,那么早就把能够看得见的收益拿到手里才是真实的,这是人性的表现。
那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解决清仓式减持的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呢?来听听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吴晓求的方案。
吴晓求的发言表示:三年减持约定期是不够的,我们必须加上条件。上市公司必须要完成与融资规模适应的利润创造和财富创造,并且要有相应的分红,实际控制人和控股股东才可能减持。把减持条件变成充分必要条件,这个必须制度化。我相信这个制度化出来以后IPO的排队会消失。现在就是鱼目混珠,上市三年以后(实际控制人和控股股东)就是百亿富翁了,他们就“闯关”成功了。得通过制度改革,让它别想闯关!
吴教授的意思是堵住这个缺口,认为是这个一年的减持定期是不够的,这是真的核心
原因吗?我觉得不尽然,是要创造使得企业家愿意长期奋斗,长期发展的环境,这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堵不如疏,即使堵住了这个缺口,人们也还会选择其它方式早日脱手的,要从根本上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创造合适的环境才是最为重要的,不能一味的在堵上下工夫。
只有让企业家清楚的知道,企业长期发展是有保障的,是法治的环境,是不会经常改变行业政策的,那么企业家才会安心的发展企业,而不是急于套现,如果没有法治的表现,政策经常性的改变,那么企业家是很难会有长期打算的。
前一篇:从小米汽车想到的
后一篇:上市公司的终极状态是什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