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是解决多数问题的钥匙
(2023-09-20 07:39:20)经济是解决多数问题的钥匙
最近的新闻热点其实是挺多的,比如李某某的直播事件,先是怼粉丝再是去道歉,再比如某个上市公司的半年报里出现子公司的名字叫“要不住一哥哥家吧”这样的表述,当然了也有一些公司顶风减持,刚刚出的减持新规似乎对于类似的某方时尚和某某家居这样的公司也没有起到什么作用,有机会还是马上大笔减持,甚至可能是清仓式的减持,那么这些纷繁复杂的现象背后是什么样的逻辑呢?或者说如果想要理解这些问题的核心,还是要回到经济上来。
整个社会的百分之九十五的问题,都可以用钱来解决,其实复杂一点说,就是社会所有问题当中有百分这九十五都是经济问题,都是在经济的范围之内可以解决的,只要这些问题都能比较好的解决,那么矛盾也就会减少许多,无论是大笔减持,还是卖出79元一支的眉笔,这些都是典型的经济问题,或者说是收入问题,最近这三两年以来,相信多数人的收入水平可能都没有什么提高,所以我们看到许多原来的投资逻辑似乎都有一些改变,比如市场多数人认为可能会有消费升级的逻辑,现在看来恐怕应该更多的表述为消费分化,既然是分化,那就是一部分升级,一部分降级,这样的理解恐怕更加合适一些,并且可能更多的人还是降级,这也符合客观的实际情况,必定多数人最近几年的收入都是减少的,在收入减少的情况之下
,如何去进行消费升级呢?这本身就是很不符合常理的。
从客观的现实情况来说,利益是社会关系的核心,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动力。关于利益问题的讨论也是极其广泛,它涉及到人们生活实践的各个方面。经济学关于利益理论的研究历史悠长,自亚当•斯密以来的西方经济学就是以个人的经济利益为逻辑基础,主要分析理性人在追求利益最大化过程中自动或由政府调节各方利益关系的模式和影响因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则探到了利益问题的本质,从生产关系角度分析这一问题,并将经济关系的核心归结为利益关系。马克思认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显然利益问题或者说是收入问题,这其实也是经济领域的一个核心问题,一个方面是如何创造收益,使得产业链上的总价值增加,另一个方面是如何分配
这些利益,能够使得整个系统良性的运行下去,如果分配机制长期不合理,那么系统的运行也必然会受到影响。
现在回过头来看看社会当中的绝大多数问题,其实都是经济问题,都可以用经济的手段来解决。没有经济基础,在面对各类问题和突发事件时,人们往往会感到无助和无奈,就会缺乏应对危机的能力。特别是家庭与个人,经济问题,甚至可能会成为一个核心问题,只有保证自己的家庭正常运转,平稳运行,不会被经济所困,不被开支所扰。
前一篇:未来经济发展的几个猜想
后一篇:我们真的读懂了巴菲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