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下提价策略将遇到天花板?
(2023-05-24 07:06:03)提价是商家经常
使用的策略之一,也是某些公司是为重要的竞争优势。所谓的提价就是能够转移成本的上涨,能够在产业链当中占据主导地位,然而任何事情都不可能是无限制的实施,即使是市场上最有提价能力的公司也一样,也不可能无限制的提价,把价格提到天上去,那么消费者最终也是不会买单的,那么提价策略的天花板在哪里?
具有提价能力的公司要么是独家垄断,要么就是在品牌上具有绝对的优势,否则提价将不可能被用户无条件的接受。比如全市场上只有独此一家来提供某种产品,那么就具有了垄断的效应,自然当产品被需要的时候,那么无论怎么提价,下游也只有是无条件接受,也没有讨价还价的能力,然而这样的公司基本上没有,即使是政策性垄断的公司,也不可能完全做到垄断,至少都会有一家竞争对手,并且这样的公司将受到政策的强力干预,因为这些基本上都是关乎于国计民生的基础产品,那么它的提价天花板就是取决于监管的容忍度,容忍度高那么天花板就高一些,否则就更低一些;
我们要讨论的主要是第二种情形,就是完全竞争的产品它的提价能力,比如榨菜与白酒或者是牛奶,这些产品都是完全
竞争的市场,那么这些产品它有什么样的提价能力呢?假设某个产品特别受到消费者的喜爱,每过两年提价一次,这可以说是非常的强悍了,然而这样的提价也不可能无限制的持续下去,一个是提价的频次不能过快,显然不可能每年提价一次,第二是不可能提价幅度过大,这两个条件原则
上不大可能超过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如果远远高于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那么未来产品的价格将远远的超过消费的消费能力,最后消费者会减少产品的消费,或者是去购买竞争对手的产品,这也是必然的选择,必定普通消费者,不可能承受远远超过自己消费能力的产品,当一个公司的产品价格的提高幅度远远的小于其产品销售量的增长幅度时,那么就意味着公司的提价能力几乎到了天花板。比如公司产品提价10%,但销售量减少了15%,说明消费者已经不愿意付更高的价格去买入公司的产品了,转向了其它产品,说明消费者流失了,并且这种提价也没有增加公司的总消费额,当然提高了毛利率。
任何产品都不可能无限制的提价,这是必然的,每种产品的价格都会有它的天花板,提价能力最强的产品如茅台,也不可能无限制的提价下去,假设茅台上涨到十万块一瓶,那么肯定会影响其销量,当这个平衡被打破的时候,公司的提价策略也就无法实施了,也就意味着公司要开发提价以外的其它的增长路径了,否则就将进入完全的成熟期,而没有增长的潜力了。
前一篇:中特估是告一段落还是空中加油
后一篇:投资需要天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