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蓄与投资
(2023-01-04 14:45:43)最近一央行公布了一个调查问卷的数据。2022年在如此艰难的局面之下,人们的储蓄存款金额依然还是出现了大幅度的上升。
这个报告是去掉的第四季公布的。报告显示,在消费、储蓄和投资意愿上,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61.8%,比上季增加3.7个百分点。全年来看,央行已发布四个季度的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与此前数据相比,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比已从第一季度的54.7%上升到了第四季度的61.8%,第二季度与第三季度占比分别为58.3%、58.1%。
,倾向于“更多消费”的居民占22.8%,与上季基本持平;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61.8%,比上季增加3.7个百分点;倾向于“更多投资”的居民占15.5%,比上季减少3.7个百分点。居民偏爱的前三位投资方式依次为:“银行、证券、保险公司理财产品”“基金信托产品”和“股票”,选择这三种投资方式的居民占比分别为44.1%、20.4%和14.7%。
显然这个调查数据非常明确的告诉了我们一个事实,现在的老百姓对于未来是没有信心的。这种没有信心体现在更多的储蓄和更少的投资上。从以上的数据我们能够看到,更多储蓄的比例不断的上涨,从54.7%上升到了61.8%,而投资则是明显减少的,到第四季度之时只有15.5%了,这对于经济发展来说显然不是一个好现象,我们者非常清楚的知道,经济发展就必须要靠那三驾马车去拉动,然而居民不愿意投资(不愿意投资的原因是因为不确定性太大,看看最近几年
倒闭的各种小店,再看看那无奈抱头痛哭的夫妻,谁还愿意投资?因为大家对于未来都信心不足,所以即使赚了点钱,也不愿意拿出来投资了),这显然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如果投资的愿意明显的下降,那么未来经济的增长仍然还将面临着不小的考验。
同时我们也注意到许多人的存款以前都是活期的,而现在更多的改成了定期存款,说明大家的风险偏好明确下降,同时对于收益
的要求也没有那么高了,只是追求少贬值一点,尽管不能战胜通胀,但关键时刻有存款是可以保命的,但投资可能会使得自己亏的底儿掉,所以更多的选择存定期,既然利率一降再降,那么也无法阻挡存款的决心。
从整个经济体的角度来说,有存款能够增加稳定
性,但存款太多显然也会有问题,经济要发展是最终要依靠消费来支撑的,然而当大家都不消费,而都是储蓄的时候,那么经济的结构必然是畸形的,又会回到高储蓄,低消费,更多依赖出口的路径上来,然而出口,现在还能指望它高增长,太难了,未来的经济发展,恐怕将会让我们更加深刻的理解消费的重要性。
从二级市场投资进的角度来说,不要指望疫情放开之后,消费会有报复性的反弹(高端消费除外),更多的保持平稳就不错了,中国人忧患意识本身就更强,未来会有更多的中低收入者更加注重储蓄,这样的趋势恐怕几年之内是很难改变的,那么在我们的投资目标选择上,也要认清这一点。
前一篇:经济波动对穷人与富人的影响
后一篇:公司质地与价格哪个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