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热解毒药--野芋

(2024-09-24 02:16:27)
标签:

杂谈

昨天在店里和老师傅们聊药,我请教他们杉树的民间用药法,陆师傅说,别的用法我不知道,但是用它止血效果非常好。他说,不久前,他不小心割到手,可能是入肉太深,也是鲜血直流,用了几种药去止,效果都不理想,没办法,就打电话给一朋友,那朋友告诉他,赶紧找点杉树烧炭碾碎撒上去。他如法照做,把杉树炭灰撒上去,终于把血止住了,所以几天前,他在山里找了一段杉树杆拿回家,以备不时之需。
很多药的用法其实我也没临床过,药多方多,用好一味药,平时相似的就懒得一一去试了。
以前刚学草药的时候,我跟我叔上山采药,看到一片野芋,他说,一人砍一段回去吧,对热病高烧很好的。药砍了回去,天气不好,一直没切,放了半个月左右,这野芋腐烂就扔了。
野芋是大毒之药,根茎供药用,味辛,性寒。归心、肝、胆、大肠经。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祛腐生肌。主流感,感冒,腹痛,肺结核,风湿骨痛,疔疮,痈疽肿毒,瘰疬,附骨疽,斑秃,疥癣,虫蛇咬伤等。鲜草汁液皮肤接触后搔痒,误入眼内可以引起失明;全株误食后喉舌发痒、肿胀、流涎、肠胃烧痛、恶心、腹泻、惊厥,严重者窒息、心脏麻痹而死。但是大毒的药往往又能治大病,入药时为了减少它的毒性,就需要经过一定程度的炮制,民间用于内服的,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切片和大米同炒至焦黄,再倒出来放地上一晚,隔天收藏起来备用。亦有用醋加生姜汁少许共煮或者久煎2小时后用。
对于虫蛇咬伤,民间多用鲜品,捣烂直接敷上去,或加生盐适量同敷,算是以毒攻毒的意思。
有用于毒蛇咬伤的,内服野芋熬出的汤,中毒的服了不会辣喉,等再服感觉到辣喉时则不可再服,这表明蛇毒已解。
清热解毒药--野芋

清热解毒药--野芋
海芋Alocasia odora (Roxburgh) K. Koch。天南星科海芋属。
大型常绿草本植物,具匍匐根茎,有直立的地上茎, 叶多数,叶柄绿色或污紫色,螺状排列,粗厚,长可达1.5米,叶片亚革质,草绿色,有的长宽都在一米以上,花序柄2-3枚丛生,圆柱形,雌花序白色,不育雄花序绿白色,能育雄花序淡黄色,浆果红色,花期四季,但在密阴的林下常不开花。
 分布于中国江西、福建、湖南、广西、四川等地。
生长在海拔200-1100米热带雨林及野芭蕉林中。
清热解毒药--野芋

清热解毒药--野芋

清热解毒药--野芋

清热解毒药--野芋

清热解毒药--野芋

清热解毒药--野芋

清热解毒药--野芋

清热解毒药--野芋
附方
1、防治流行性感冒:鲜海芋根状茎5kg,去皮洗净,切成薄片,大米120g,食盐15g。混合入锅,急火炒至大米成棕黑色,加水10000ml,煮沸2h,过滤。预防:每日1次,每次服150ml,连服3d。治疗:每日2次,每次150ml。(《全国中草药汇编》)
2、治感暑头痛身倦:(野)芋根用湿纸封好,煨热之,以擦头额及腰脊、前后心、手弯脚弯。可令人遍身顺适。(《岭南采药录》)
3、治绞肠痧腹痛:野芋头120g(炒黄),扫管叶(岗松)60g(炒黄)。先将野芋煎好,再将扫管叶趁沸放下煎片刻,去渣温服。忌饮米汤。(《岭南草药志》)
4、治肠伤寒:野芋头(切片)120g,加米30g及生锈铁钉2枚炒黄,加水适量煎服。《广西中草药》)
5、治风湿骨痛:野芋头厚片。先将樟脑少许置于芋片中央,用火烤樟脑,趁火未熄,速敷患处。(《广西中草药》)
6、治痈肿,疮疖:(野芋头)鲜根茎适量。加酒30g捣烂,用(野芋头)叶包,煨热外敷。(《广西本草选编》)
7、治脑后疽:野芋根1只。用醋磨如糊状,涂抹患部。{《上海中医药杂志》1955,(10):24}
8、治附骨疽:海芋、芭蕉树根(各适量)。捣烂敷患处。(《湖南药物志》)
9、治对口疮:鲜海芋茎适量,明矾少许。同捣烂敷患处。(《福建药物志》)
10、治斑秃:海芋根30g,蒜头、生姜、白胡椒各15g。共研末,高粱酒250g,浸48h,取药酒擦患处。(《福建药物志》)
11、治脂溢性秃发:海芋茎250g,茶油500g。用文火煎熬至海芋深黄色,取出去渣,先用油茶饼加开水浸泡片刻,取液洗头,然后将海芋油由外向内涂擦。(《福建药物志》)
12、治毒蛇、蜈蚣咬伤:痕芋头60g,生油柑木皮30g。用盐水和药捣烂,以湿纸或树叶包裹热敷患处。(《岭南草药志》)
拍摄地点:昭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