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拔毒消肿药--油葱

(2024-05-28 01:16:44)
标签:

杂谈

刚才码了一个多小时的文字,不小心按到别的键,竟然全部消失不见了,又得从头再来,倒霉起来,喝水都卡喉咙。
去年年底,去山里采药的路上,摩托车车头被撞了个稀巴烂,跟简姑娘谈到这事,我说这只能算是小事,这叫“该走的终于走了”。关注过我的都知道,这几年我过的很艰苦,身上压着几座大山,肩上扛着两座,腰里别着一座,脚后跟还拖着两座,这些还就罢了,现在的情况是,还有两座更大的山向我砸来,这次只能用砸字,因为我已经无处可躲,也躲不过了,这正应了那句话: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拔毒消肿药--油葱
今天看到这张照片,忍不住襟然,跟张姓朋友聊起这事,他说,你上有八十老母,下有小孩读书,目前虽然有两座大山砸来,你个高,先顶着,年底等他果园的果子成熟,帮我想点办法。我这朋友和我一样的处境,跟他说过很多次,急用的时候就找我,一次不超过两三百的就好说。
这几年得到过很多朋友的帮助,一步步熬到了今天,秉着自己的一腔热血,所谓初心不变,一直坚持我的采药学药用草药之旅,加上很多民间老医师药师的辅佐教导,却仍然一无所成。隔壁的黎师傅一直教我看人的神气,上次一病人走后,我跟黎师傅说,这次我又只顾着看病人的脸色,忘了看眼神了,黎师傅叹了叹气,摇摇头说:孺子不可教也!
本来,我一直告诫自己,不要再在这里发牢骚,牢骚太盛防肠断,但我无处可诉,只有在这里能叹上两口气。
我在附近的楼顶租了两个小房间,房间外有一个大露台,非常方便我晒药存药,因为夏天太热,不太适宜居住,所以租金很便宜。露台外,以前的住户种了一些花草,因为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没人打理,目前只剩下一盆仙人掌和一盆芦荟、一盆苏铁,最近我又种了一点吊竹梅,长势良好。
民间医学是一个大宝库,很多人说很多好药好方已经失传,其实不然,它们只是藏在深闺无人识而已,有些所谓的秘方并不神秘,百草皆药,认识的都是宝。像我所租露台外那一盆芦荟也是一味好药。
拔毒消肿药--油葱
芦荟有很多种,这种芦荟算是比较老的品种,我们当地一般叫它绿葱,也有人叫它草芦荟,我小时候就种过它,因其有滑滑的粘液,一般认为它有美容的功效。
这种芦荟生命力非常顽强,种下去几乎不用打理就能长得很好,所以以前很多人都种上一两盆,既可作花卉观赏,又可作药材使用。入药我这主要用于烧烫伤,用法是取鲜芦荟叶,以冷开水洗净,挤汁加点白糖调和,遍涂伤部即可,很多人不知道加点白糖,只用芦荟汁涂效果就没那么好。以前邱师傅教我治对口疮,说就用这种芦荟汁涂即可,我没临床过,不知道功效如何。
芦荟入药历史悠久,古医书多用所载,如《太平圣惠方》、《普济方》、《外科正宗》等书,惜今人多不识用了。
芦荟以全草入药,味苦,性寒。入肝、胃、大肠经。功效泻热通便,杀虫凉肝。主目赤;便秘;白浊;尿血;小儿惊痫;疳积;烧烫伤;妇女闭经;痔疮;疥疮;痈疖肿毒;跌打损伤等症。 
孕妇忌服,脾胃虚弱者禁用。
各家论述:
1.《本草经疏》:芦荟,寒能除热,苦能泄热燥湿,苦能杀虫,至苦至寒,故为除热杀虫之要药。其主热风烦闷,胸胁间热气,明目,镇心,小儿癫痫凉风,疗五疳,杀三虫者,热则生风,热能使人烦闷,热除则风热烦闷及胸膈间热气自解。凉肝故明目。除烦故镇心。小儿癫痫惊风,热所化也,五疳同为内热脾胃停滞之证;湿热痔病疮痿,亦皆湿热下客肠脏,致血凝滞之所生,故悉主之。能解巴豆毒,亦除热之力。 
2.《本草汇言》:卢会,凉肝杀虫之药也。凡属肝脏为病,有热者,用之必无疑也。但味极苦,气极寒,诸苦寒药无出其右者。其功力主消不主补,因内热气强者可用,如内虚泄泻食少者禁之。 
3.《本经逢原》:芦荟,入厥阴肝经及冲脉。其功专于杀虫清热。冲脉为病,逆气里急及经事不调,腹中结块上冲,与小儿疳热积滞,非此不除。同甘草为末,治头项顽癣甚效。但大苦大寒,且气甚秽恶,若胃虚少食人得之,入口便大吐逆,每致夺食泄泻,而成赢瘦怯弱者多矣。
4. 《现代实用中药》:为峻下药,有健胃通经之效。 
拔毒消肿药--油葱
《梧州地区中草药》一书对芦荟的介绍,书中附方仅供参考。
拔毒消肿药--油葱
药用芦荟 Aloe officinalis Forssk. 阿福花科芦荟属 。(以前属百合科)
拔毒消肿药--油葱

拔毒消肿药--油葱
附方
1.治白浊:鲜芦荟叶,挤汁六、七茶匙,加淡瓜子仁三十枚,稍炖温,饭前服,日两次。《医宗金鉴·幼科心法要诀》
2. 治血尿:芦荟叶五钱。生捣汁,加白糖一两,米泔水冲服。
3. 治咳嗽痰血:芦荟鲜叶五钱至一两。去外皮,水泡去粘汁,水煎服。(《广东中草药》)
4.. 治轻度汤火烫伤:鲜芦荟叶,以冷开水洗净,挤汁遍涂伤部,日敷二至三次。(《福建民间草药》)
5. 去瘀散毒:芦荟叶和盐捣烂,敷疮即穿。(《岭南采药录》)
6. 刀伤擦伤:芦荟叶适量,用热水消毒,洗净,切开,用分泌液涂于伤处。
7. 蜂螫伤:鲜芦荟叶适量,捣烂敷于患处。
.8.外伤出血:芦荟50克,研成细粉,撒于伤口处。
拍摄地点:昭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