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活血化瘀药--两面针

(2024-01-01 01:12:00)
标签:

杂谈

今天朋友问我怎么不更新文章了,我说最近肩上扛着三座大山,又上高山采了几天药,身心俱疲,人就懒了起来。这两天气候温回暖,继续整理上传《梧州地区中草药》一书收录的草药。
在我小店隔壁出租房住着一位单亲妈妈,每天傍晚拉着一小车子路过,车上放着腊肠、炉具等。她晚上在广场上面摆地摊卖烤肠,无论刮风下雨都背着她一岁左右的女儿出摊,前几天晚上气温降到2-3度,又刮着风,看着她收摊回来,每次想叫她进来烤一下火,喝杯热茶,看着她背上熟睡的孩子,只能打一下招呼叫她回家。
昨晚11点多,她出摊回来,刚好我朋友送了一些橘子给我,白天的时候我和陆师傅又到朋友家砍了两根甘蔗,于是叫她拿点回去吃,闲谈中得知,她女儿正在发烧,咽喉也发炎了,左师傅说,无妨,小孩发烧好解决,叫这先生帮你配点草药回去熬给孩子喝,睡一觉就好了。我跟这单亲妈妈说,左师傅擅长儿科,他开的药你放心给孩子服用。于是我叫左师傅开方,我来捡药,左师傅也不再推脱,告诉我用这几味药:枇杷寄生、柠檬寄生、鱼腥草、旱莲草、陈皮、走马胎。旱莲草我找不到,用了草柴胡替代。左师傅叮嘱她,回去再砍一节甘蔗放下去同熬,候凉给孩子服下,就可以放心睡觉了,明天采点新鲜的天胡荽一起用更好。
帮她捡好药,问多少钱,左师傅说,这先生不会要你钱的,早点拿回去给孩子熬上吧。
今天看到她孩子,双眼有神,知道好很多了。
单纯介绍草药有时候觉得很枯燥,所以平时喜欢记一点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不久前,李师傅告诉我,他朋友老家那,前几年有老板租了几十亩地种中药两面针,现在已经荒废不管了,说用得上的话可以去挖点来用,问我要不要。我跟李师傅说,这种种植的两面针不是我们这山上原生种两面针,以苦味为主,辛味比较薄,功效比我们山上采的次很多,我用的也少,我就不要了。后来,李师傅朋友帮挖了一点过来,李师傅拿了一点样品跟我,跟我说,种植的两面针果然和我们当地的不是一个品种,叶子都不一样,他尝了一下,确实没有那么麻。
现在中药种植一味追求高产,倒把药效抛之脑后,舍本求末,是耶非耶!
两面针是我们民间常用到的中药材,又叫入地金牛、双面刺、山椒等,瑶药里叫它下山虎或入山虎以根、茎、叶入药, 味苦、辛,性平,归肝、胃经,功效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祛风通络,解毒消肿,主跌扑损伤,胃痛,牙痛,风湿痹痛,毒蛇咬伤;外治烧烫伤。
我这民间两面针主要用于跌打损伤止痛用,多为外用,因有小毒,内服不能过量服用,忌与酸味食物同服。
活血化瘀药--两面针
《梧州地区中草药》一书对两面针的介绍,书中验方仅供参考。
活血化瘀药--两面针
两面针Zanthoxylumnitidum(Roxb.) DC.芸香科花椒属。
幼龄植株为直立的灌木,成龄植株攀援于它树上的木质藤本。老茎有翼状蜿蜒而上的木栓层,茎枝及叶轴均有弯钩锐刺,有小叶(3)5-11片,边缘有疏浅裂齿,有时全缘;花序腋生。花瓣淡黄绿色,果皮红褐色,花期3-5月,果期9-11月。
产中国浙江、香港、澳门、台湾、福建、广东、海南、广西、贵州及云南。
见于海拔800米以下的温热地方,山地、丘陵、平地的疏林、灌丛中、荒山草坡的有刺灌丛中较常见。
活血化瘀药--两面针
一只蝴蝶的幼虫就躲在两面针的刺丛里,也许这里才是安全的地方。
活血化瘀药--两面针

活血化瘀药--两面针
附方
1、治喉闭,水饮不入:两面针根,擂烂,用黄糖煮,做成弹子,含化。
2、治风湿骨痛:两面针根皮三钱,鸡蛋一只。水煎服。
3、治跌打劳伤,风湿骨痛:两面针根一两,泡酒一斤,七天后可服。
4、治烫伤:两面针干根,研成粉撒布局部,在撒粉前先用两面针,煎水外洗。
5、治对口疮:两面针鲜根皮配红糖少许,捣烂外敷。
拍摄地点:昭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