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风除湿药--老鹳草、禺毛茛

标签:
杂谈 |
冬天到了,今年的茶终于结束了,不用再炒,本来我的客户少,不想备那么多,但是好茶难得,所以忍不住备多了一些。
南方的气候是忽冷忽热,对我们来说,现在还是采药的好时节,所以天气好的话,还是经常上山采药。隔壁黎叔说,看你忙忙碌碌,晚上12点还在店里,没个停歇的时候,回去还要写东西,不觉得累吗。我笑一笑说,多劳多得啊!
一个药方里的药有君臣佐使之分,民间的很多草药,因为认识、了解的人不多,名不见经传,临床的少,尤其一些草本,往往就只能充当使药的角色。但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先认识它们,倘若用之得当,日后必有大用。
春天的时候,去朋友果园帮干点活,看到地里长了一些老鹳草和禺毛茛,又拍了几张照片回来。
很多动物都有吃野草自救的能力,传说老鹳受了跌打损伤,就会去找一种野草来吃,后来人们找到这种草,就把它命名为老鹳草。
老鹳草是牻牛儿苗科的,又名老官草、五瓣花、老鸹筋、老鸹嘴等。以全草入药。味苦、微辛,性平。归肝经、肾经、脾经。功效祛风湿,通经络,止泻痢。主风湿痹痛、麻木拘挛、筋骨酸痛、泄泻痢疾等症。

老鹳草Geranium wilfordii Maxim.)牻牛儿苗科老鹳草属。
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茎直立,单生,具棱槽,
叶基生和茎生叶对生;托叶卵状三角形或上部为狭披针形,茎生叶3裂至3/5处,花序腋生和顶生,花瓣白色或淡红色,蒴果长约2厘米,被短柔毛和长糙毛。花期6-8月,果期8-9月。
生长在海拔1800米以下的低山林下、草甸。




毛茛是民间治疗鹤膝风的良药,但我这没见过毛茛,只有禺毛茛,同属的回回蒜民间也作“毛茛”入药,据云三者功效类同。
禺毛茛全草可入药,味微苦、辛,性温,有毒。 有清肝明目,除湿解毒,截疟等作用,主要用于治疗眼翳,目赤,黄疸,痈肿,风湿性关节炎,疟疾等症状。一般不作内服。皮肤有破损及过敏者禁用,孕妇慎用。

禺毛茛Ranunculus cantoniensis DC.毛茛科毛茛属。




毛茛是民间治疗鹤膝风的良药,但我这没见过毛茛,只有禺毛茛,同属的回回蒜民间也作“毛茛”入药,据云三者功效类同。
禺毛茛全草可入药,味微苦、辛,性温,有毒。 有清肝明目,除湿解毒,截疟等作用,主要用于治疗眼翳,目赤,黄疸,痈肿,风湿性关节炎,疟疾等症状。一般不作内服。皮肤有破损及过敏者禁用,孕妇慎用。

禺毛茛Ranunculus cantoniensis DC.毛茛科毛茛属。
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上部有分枝,与叶柄均密生开展的黄白色糙毛。基生叶为三出复叶,顶生小叶菱状卵形或宽卵形,2-3中裂,,侧生小叶斜宽卵形,不等两全裂或两深裂,两面疏被糙伏毛,茎生叶较小,花序有较多花,疏生,花瓣5,黄色,聚合果近球形,花果期4月至7月。
产于中国云南、四川、贵州、广西、广东、福建、台湾、浙江、江苏、浙江等省区。
常生长于海拔500米-2500米的平原或丘陵田边、沟旁水湿地。







1、治腰扭伤:老鹳草根30g,苏木15g,煎汤,血余炭9g冲服,每日1剂,每日服2次。(《全国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资料选编》)
2、治急慢性肠炎、下痢:牻牛儿苗18g,红枣9枚。煎浓汤,一日三回分服。(《现代实用中药》)
3、治风湿痹痛:老鹳草250克,桂枝、当归、赤芍、红花各18克,酒1000毫升,浸1星期。过滤,每次饮1小盅,每日2次。(《浙江药用植物志》)
4、治肌肤麻木,坐骨神经痛:老鹳草适量,清水煎成浓汁,去渣过滤,加糖收膏。每服9~15克,每日2次,温开水兑服。(《四川中药志》1982年老鹳草膏)
5、治咽喉肿痛:老鹳草15~30克,煎汤漱口。(《浙江药用植物志》)
6、治疮毒初起:鲜老鹳草适量。捣汁或浓煎取汁,搽擦患处。(《浙江药用植物志》)
7、治蛇虫咬伤:老鹳草鲜品,雄黄末少许,捣,外敷伤口周围。(《四川中药志》1982年)
拍摄地点:昭平
前一篇:乌桕树寄生
后一篇:散瘀止痛药--拦路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