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毒消肿药--仙人掌

标签:
杂谈 |
早两天,去山里采一些治心脑血管方面的草药,顺便到老农家取点蜂蜜。

最近一直下雨,山里空气很好。

乡下人养蜂,基本都不是职业性的,少则三两箱,多不过二三十箱,当然也有一些半职业的,会养多一些。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蜂多了它们也会分家。这窝蜂也快要分家了,它们一部分正聚在箱外开会研究怎么个分法,什么时候分,箱里的蜂蜜到时候怎么带走以及谁走谁留的问题,叽叽喳喳,我愣是听了半天。


家虽然不是高大尚、金碧辉煌的,但蜂多了自然温暖。

养蜂的农户家旁边种了一株仙人掌,看大小已有一些年头了,我这乡下,很多人都种有仙人掌,有些是种来观赏的,有些种来药用或是食用的,所种的仙人掌分两种,一种有刺,一种无刺,无刺的是胭脂掌,有刺的是仙人掌,按花色又有红花黄花之分,(至于近年多肉植物种植的兴起,又有不同种类的仙人掌,则不在讨论的范围),两者都可入药,功效大致相似,药性歌云:叶中有浆拔毒功,故仙人掌有解毒消肿及排浓生肌的功效,亦有行气活血,凉血止血之功。以根及茎入药,味苦,性寒,无毒,用于胃痛,痞块,痢疾,喉痛,肺热咳嗽,肺痨咯血,吐血,痔血,疮疡疔疖,乳痈,痄腮,癣疾,蛇虫咬伤,烫伤,冻伤等。
肉质灌木或小乔木,高2-4米,圆柱状主干,分枝多数,无毛,叶钻形,绿色,早落。花近圆柱状;花被片直立,红色,花丝红色,浆果椭圆球形,无毛,红色,花期7月至翌年2月。
原产墨西哥,世界热带地区广泛栽培,中国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贵州等省区常见栽培。
下面这种是有刺的仙人掌,花比胭脂掌好看,只是我拍照片的时候花还没开。两种仙人掌的果实都可以吃,味酸。
丛生肉质灌木;茎粗大肥厚,肉质多浆,无毛;小窠疏生,成长后刺常增粗并增多,刺黄色,坚硬,花辐状或碗状,大而明艳,浆果倒卵球形,表面平滑无毛,紫红色,果期在6—10月。
原产墨西哥东海岸,我国南方沿海地区常见栽培,在广东、广西南部和海南沿海地区逸为野生。
1.治久患胃痛:仙人掌根一至二两,配猪肚炖服。(《闽东本草》)
2.治痞块腹痛:鲜仙人掌三两,去外面刺针,切细,炖肉服。外仍用仙人掌捣烂,和甜酒炒热,包患处。(《贵阳市秘方验方》)
3.治急性菌痢:鲜仙人掌一至二两,水煎服。(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4.治肠痔泻血:仙人掌与甘草浸酒服。(《岭南采药录》)
5.治支气管哮喘:仙人掌茎,去皮和棘刺,蘸蜂蜜适量熬服。每日一次,每次服药为本人手掌之1/2大小。症状消失即可停药。(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6.治心悸失眠:仙人掌二两,捣绒取汁,冲白糖开水服。(《贵州草药》)
7.治透掌疔(即脚掌心生疔):仙人掌鲜全草适量,麦粉适量,共捣敷患处。(《闽南民间草药》)
8.治乳痈初起结核,疼痛红肿:仙人掌焙热熨之。此法亦治牛程蹇(即石硬)。(《岭南采药录》)
9.治腮腺炎,乳腺炎,疮疖痈肿:仙人掌鲜品去刺,捣烂外敷。(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10.治小儿白秃疮:仙人掌焙干为末,香油调涂。(《岭南采药录》)
11.治火伤:仙人掌,用刀刮去外皮,捣烂后贴伤处,并用消毒过的布包好。(《福建民间草药》)
12.治蛇虫咬伤:仙人掌全草,捣汁搽患处。(《湖南药物志》)
拍摄地点:昭平
前一篇:清热解毒药--大叶刺篱木
后一篇:清热利水药--防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