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儒医书-特效单方》眼科(一)

不久前,有一姑娘问我,对于近视眼或者眼睛视物不清的,民间草药有没有办法医治,我说有,但药不易致,用药也非一日之功,很多人是不愿意坚持的。问是什么药,我说民间有一方,用水杨梅寄生和草鞋根熬水,每天趁热熏洗眼睛,坚持一个月就能看到效果,只是水杨梅寄生不好找,这药我暂时没有。又问还有没有别的方法,我说有,《养儒医书-特效单方》眼科一篇介绍有若干单方,我这几天整理上传,你到时候可以取来看看参考。
俗有眼不医不瞎之说,养儒先生在二十余岁时,以心有忧闷,致两眼昏雾而作痛,某医以一剂凉药投下,几将其双目弄瞎。这让我想起清代名医黄元御,在其三十岁时,因用功过勤,突患眼疾,不得已延医就诊,而庸医误用大黄、黄连等寒泄之剂,致其左目完全失明。故其在所著《四圣心源卷八·七窍解·目病根原》云:“医书自唐以后无通者,而尤不通者,则为眼科。庸妄之徒,造孽误人,毒流千古,甚可痛恨!谨为洗发原委,略立数法,以概大意。”
但有病还需及时就医。
《养儒医书-特效单方》眼科篇
原文如下:
眼科与牙科,无论其在中国,在外洋,都认为是一种专科,故习此者,能特署一牌,称眼科医生。有此招牌竖立,对于其他病症,可能谢绝不为人医治,于是一般人亦认定此为专治眼与牙者。中国眼科,在三四百年前,即有人一一讲求,且能极尽精微,后来清乾隆朝,又由太医院中的一班名医,修订成一部《眼科心法》,载于《医宗金鉴》内,但此书之内容甚富,约有十余万言,学者多苦之,故鲜有专习此科者。中国的内科医生,十九都是支着杂货摊,似各科各症,无不能治。本来人的眼睛和牙齿上发生病症,多半是因风因火而成,其次多属于阴虚火旺,此两种病源,自易合于一般内科医生之弦拍,有阴虚火旺而牙痛者,一副六味汤加附子、牛膝用下,无不痛止肿消。有虚火眼痛者,以一剂杞菊地黄汤加少许肉桂,或加一些桑叶木贼,此一汤剂饮下,亦可望逐渐病除。余作如此说,似治牙科不难,治眼科尤不难,但俗有眼不医不瞎之说,其言亦可深味。余实过来人也,在二十余岁时,以心有忧闷,致两眼昏雾而作痛,某医颛顼(原文颛顼为耑见、干见,两字打不出),以一剂凉药饮余,几将余之双目弄瞎,后食猛桂至四五两,枸杞子至三斤,始得到眸子瞭焉。嗣后,余见他人之眼睛,若微微有病,多主张少医治,少服药。若昏眊甚,于一切事物,俱视之不明,是又不可不设法医治,假投以适当之汤药,亦未必能于数日内,即能奏功。而况制方之人,不过以意消息而作如是治耳,岂能云确有把握哉!是又不如用一简单易为之法以治之也。
简易之法,是于每日起床后,取酸泔水盆内之清酸水炖涨,俟热度降低时,将此清酸水炖于微火上而洗浸双眼,洗时,需将双目张开,闭则不甚生效,此不过洗浸十数日,双目即清亮光明,视物而不模糊,此而再洗十日半月,举头望日,阳光即不刺目,此则由眼力强眼光足也。所谓酸泔水,即是各居家灶房前,存此于缸内之一切米水,久则气味酸,故曰酸泔水。论此一法,实简易非常,而内里亦不须服药,且余知曾有四五人,用此法而治好其目疾,真良方也。
(《养儒医书-特效单方》眼科篇(一)完,余文待续)
提示:文中治疗眼科症的方仅供参考,有该症的,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以免贻误病情。
前一篇:《养儒医书-特效单方》癣疾
后一篇:《养儒医书-特效单方》眼科(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