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儒医书-特效单方》遗精

标签:
杂谈 |
这几天一直下雨,又冷得很,晚上时间稍早了一些,今晚回来,看看桌面上的《养儒医书-特效单方》还没整理上传完,就继续整理。
民间有很多好药好方,其中很多是小单方和食疗方,有些所谓的祖传秘方,其实医书上本来有所记载,只是千百年来,中医药方书汗牛充栋,有用其中一方或一药治某病,屡试屡中,于是秘不示人,就成了所谓的祖传秘方了。另有一种是误打误撞,或者说是歪打正着的,更多的是久病而知者,这也不需细说。
今晚上传的是遗精篇,文中介绍用松香一药,为松科松属若干植物中渗出的油树脂,经蒸馏或提取除去挥发油后所余固体树脂,入药以本土种马尾松所制的比较好。松树脂多为人工采割,油性比较多,未制过不堪药用,如用的不多,最好找树根下被虫子蛀伤或者受其他自然因素流出滴于土上者,这种取来即可以用,《本草经集注》:“采炼松脂法,并在服食方中,以桑灰汁或酒煮软挼,内寒水中数十过,白滑则可用。其有自流出者,乃胜于凿树及煮用膏也。”
文中或谓用齿频嚼松香是令肾气提上,肾气上达而与心气交合,是得到水火既济,故能止梦遗,但论松香之功皆取其芳香燥结之性,《本经逢原》云:松脂得风木坚劲之气。其津液流行皮干之中,积岁结成,芳香燥烈,允为方士辟谷延龄之药。然必蒸炼,始堪服食。《本经》所主诸病,皆取风燥,以祛湿热之患耳。今生肌药中用之者,取其涩以敛之也。”取其涩以敛之,亦可备一说。
我以前收集过一点这种被虫子蛀伤树干流出的松树脂,也拍了两张照片,可惜照片拍模糊了,将就看看吧。
《养儒医书-特效单方》遗精
原文如下:
余在三十岁前后,常有遗精病,且是三五日一洩,医者为余立方,大都是用收涩药,亦而用黄连、肉桂以交通心肾者,亦无甚功效。时家中有《本草纲目》一部,检查其遗精门中,觉有二方殊奇,一“用净羊肉四两,薄切成片,以川椒二钱,焙透研细,洒于肉片上,以炭火烘熟,入口细嚼,徐徐咽下,嚼咽时,则以淡盐汤送之,服一次,病即能愈”。又一方,“捡选松香中之白净而不含有油渍,且可压制成粉者。略取用四五钱,于每夜上床,头就枕时,即取此种松香钱许入口,用牙齿做不间断的咀嚼,嚼时,口中必多精液,俗曰口水,需口口咽下,嚼至成眠而后止,则而连嚼数夜,精自不洩”。余则畏其前方难制,后方亦为,遂舍其难而取其易,于是每夜就枕时,便以松香一二小团,入口细嚼。松香入口,原无甚气味,只以其质胶,愈嚼愈结炼不化,此亦惟有频频嚼之耳。积至心定神存,即酣然成眠。一夜睡足,醒而搜求口中,仍有一些未能化去之松香沾着于齿颊间也,余嚼此物,约有四五夕,所有松香已嚼尽,遂停止其法,查看病体做如何的转变,讵知从此即不梦遗。以此法语于人,有儒医士李仁山,乃为我说明其理由,曰,“齿通于肾,今用齿频嚼此极不易于融化之物,频劳于齿,肾气当然提上也。肾气上达而与心气交合,是得到水火既济也,火降下而水升上,心境自然宁静,相火乃不乱动,斯即有梦,必不至于淫,又何有梦遗之事耶?”余闻此,乃悟疾之所以愈。
后来朋侪中有患此病者,余以此法告之,韪余言而用此法以治其疾者,又无有不使病除也。若焙花椒羊肉而食之一方,有成衣匠焦某,犯遗精病数年,已成滑精矣,余告以是方,焦如法焙食,仅二次,精即不滑遗。焦又传此方与仝行中之涂某、丁某,一则服二次而病痊,一仅服一次病即不作,咦!此两方之功力,亦云钜矣。
(《养儒医书-特效单方》遗精篇 全文完,余文待续)
前一篇:泥蜂巢是治被马蜂蛰的好药
后一篇:麻醉止痛药--闹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