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痰止咳药--山小桔

不久前上山采药,看到一棵灌木结了几个粉红色的小果,顿时两眼放光,立马招呼同伴过来,问他们认识这野果吗,都说不认识,我说,这树叫山小桔或山小橘、山油柑、山金橘、山柑子,降真香(广东)等,是一种带有特色香味的野果,小时候吃过一次,几十年过去,再也没吃过了,但是那味道一直没有忘记,没想到今天在山上又看到它,实在幸运,叫同伴先尝,同伴很警觉,说,你先来你先来!哎,也不怪同伴,被捉弄过几次,不太相信我了,那只好自己先吃,还是以前的味道,味甜,带有那股特殊的柑橘香味,芳香发散,芸香科的特征之一。
山小桔是一种非常值得开发的常绿阔叶树种,树干端直,树冠伞形而枝叶浓密,可作为城郊园林风景树、水源涵养树、招引鸟类树加以利用。
山小桔也是一味好药,以根或叶入药。味苦,性平。归肺、胃、肝经。功效祛风解表,化痰止咳,理气消积,散瘀消肿。常用于治疗感冒咳嗽,食滞纳呆,食积腹痛,疝气痛,跌打肿痛。
叶子民间常用于做药浴祛风解表,治疗感冒咳嗽等。

《广西本草选编》对山小桔的介绍。

山小桔Glycosmis parviflora(Sims)Kurz芸香科山小橘属。
灌木或小乔木,高约3m。嫩枝常被褐锈色绒毛且呈压扁状。叶互生,有单叶和羽状复叶两种;叶片纸质,长圆形,先端渐尖或急尖而钝头,两面无毛,上面绿色,下面较淡,具透明腺点,干后两面苍暗。圆锥花序腋生,稀顶生,;花瓣5,白色或淡黄色。浆果近球形,直径1-1.5cm,淡红色或朱红色,熟时半透明,味甜可食。花期7-10月,果期次年1-3月。
生于低丘陵的灌丛或疏林中。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借一张网上的果实照片给大家看看,很诱人,该种树树型不高,非常适合庭院种植,也少病虫害,四季常绿。

药与人一样,人可以多才多艺,每一味药也是有多种功效,很多多才多艺的人默默无闻一辈子,山小桔这药也一样,我以前一直心里记着它是一种野果,最近再看到它,发现它浑身散发着的是一种药气,是可以治病救人的药气,民间有很多医生用它治疗各种疾病,取得了很好的疗效,近日打算移植一些开发利用。





相关论述
1、《广西中草药》:“行气祛痰,散瘀消肿,祛风消积。主治感冒咳嗽,食积腹痛,跌打肿痛。”
2、《广西本草选编》:“根,行气消积,化痰止咳。叶,散瘀消肿。主治感冒咳嗽,食积腹痛,小肠疝气痛,跌打肿痛。”
相关配伍
1、治黄疸型肝炎,(山小橘)根12g。水煎服。(《广西民族药简编》)
2、治跌打肿痛,用(山小橘)鲜叶捣烂,酒调外敷。(《广西本草选编》)
拍摄地点:昭平
前一篇:祛风除湿药--石南藤
后一篇:妖艳的毒蘑菇--红星头鬼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