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山楂寄生

地分南北,药也有南北之分,像山楂就有南山楂、北山楂,两者都可以入药,只是世人皆知北山楂,不知道南山楂而已。
南山楂即野山楂,来源于蔷薇科山楂属的云南山楂,别名很多,如酸岭果;山楂子;野山楂;酸冷果;粗叶楂;南山楂;古禅;滇山楂等;南方很多省份有分布,味酸涩,一般果实成熟后采回来需要放一段时间等果实软了才好吃,或者用白糖腌制过,果实、叶或寄生入药,味酸、涩,性温,具有降血脂、血压、强心、抗心律不齐等作用,同时也是健脾开胃、消食化滞、活血化痰的良药,对胸膈脾满、疝气、血淤、闭经等症有很好的疗效。

引自《药用寄生》一书。

南山楂也有几种,现在大量种植的一般叫大果山楂,照片这种是原生种,野生,果实比较小,树龄多在几十上百年。

果实采回来放上一个月,就晾在一边不用管,等到果肉起砂才好吃,如图。

晒干的山楂片,用这种山楂片泡酒口感非常好。

我们这里有用野山楂叶子降血压的传统,一般的夜宵大排档夏天经常会熬一大锅野山楂叶子汤当茶给顾客享用,既消食又去积,又能降血压、血脂,口感也好,客人都喜欢喝。不过说起药用价值,野山楂寄生才是精华所在,虽然果实、叶和寄生药效相似,但用来降血压、血脂,野山楂寄生更胜一筹。

去年冬天采的,野山楂叶子已经掉完,只有寄生长在树顶,贪婪的吸收着野山楂树的养份,树太高,照片拍不清晰,只能拍点近照。

云南山楂Crataegus scabrifolia (Franch.) Rehd.。蔷薇科山楂属
乔木。高可达10-30米;树皮黑灰色,冬芽三角卵形,叶片卵状披针形至卵状椭圆形,稀菱状卵形,叶柄无毛;托叶膜质,线状披针形,边缘有腺齿,伞房花序或复伞房花序,萼筒钟状,萼片三角卵形或三角披针形,花瓣近圆形或倒卵形,白色;果实扁球形,黄色或带红晕,萼片宿存;花期4-6月,果期8-10月。
分布于中国云南、贵州、四川和广西等地。
生长在海拔1500-3000米的松林边灌木丛中或溪岸杂木林中。
拍摄地点:昭平
前一篇:补益强壮药--藤当归
后一篇:万寿木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