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苞蒿、头状穗莎草

白苞蒿,也叫广东刘寄奴,一种药食都不错的植物,以前见过几次,叶柄是绿的,知道它能吃,只是没吃过,这次看到乡下有人种它,说可以吃,也是治疗妇科病的好药,只是这种叶柄却是紫色的,问了我朋友,说白苞蒿有两种的,入药以紫色的为佳。其实现在我对它的药效没什么兴趣,听说能吃,自然兴趣就来了,采了一把回家炒上,叶子有一股特殊的芹香,味道和鸭儿芹相似,谈不上很好吃,不过也能拿来下两杯小酒了。

白苞蒿(学名:Artemisia lactiflora)是菊科蒿属的植物。


甘、微苦,平。理气,活血,调经,利湿,解毒,消肿。用于月经不调,经闭,慢性肝炎,肝硬化,水肿,带下病,瘾疹,腹胀,疝气。



头状穗莎草

头状穗莎草Cyperus glomeratus Linn. 别称: 三轮草、状元花、喂香壶。 莎草科莎草属。



头状穗莎草

头状穗莎草Cyperus glomeratus Linn. 别称: 三轮草、状元花、喂香壶。 莎草科莎草属。
一年生草本,具须根。秆散生,粗壮,高50-95厘米,钝三稜形,平滑,基部稍膨大,具少数叶。叶短于秆,宽4-8毫米,边缘不粗糙;叶鞘长,红棕色。叶状苞片3-4枚,较花序长,边缘粗糙;复出长侧枝聚繖花序具3-8个辐射枝,辐射枝长短不等,最长达12厘米;穗状花序无总花梗,近于圆形、椭圆形或长圆形,长1-3厘米,宽6-17毫米,具极多数小穗;小穗多列,排列极密,线状披针形或线形,稍扁平,长5-10毫米,宽1.5-2毫米,具8-16朵花;小穗轴具白色透明的翅;鳞片排列疏松,膜质,近长圆形,顶端钝,长约2毫米,棕红色,背面无龙骨状突起,脉极不明显,边缘内卷;雄蕊3,花药短,长圆形,暗血红色,药隔突出于花药顶端;花柱长,柱头3,较短。小坚果长圆形,三稜形,长为鳞片的1/2,灰色,具明显的网纹。花果期6-l0月。


拍摄地点:昭平


拍摄地点:昭平
前一篇:稻槎菜、碎米荠
后一篇:紫背天葵 (秋海棠科)的胎生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