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行香子
行香子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0,447
  • 关注人气:56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山苦荬与苦荬菜

(2012-07-16 00:59:48)
标签:

杂谈

 中文名:山苦荬

  学名:Ixeris chinensis (Thunb.) Nakai

 英文名:China Ixeris

 分类:菊科(Compositae),苦荬菜属

 别名:苦菜兔儿菜兔仔菜、小金英、鹅仔菜、燕儿尾、 胭脂麻,白花败酱,苦猪菜,苦斋苦斋婆,苦斋麻。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10—30cm,全体无毛 。茎少数或多数簇生,直立或斜生。基生叶莲座状,条状披针形、倒披针形或条形,长7—20厘米,宽0.5—2厘米,先端尖或钝,基部渐狭成柄,全缘或疏具小牙齿,或呈不规则分裂,灰绿色。

  花茎直立,高20—40厘米,上有1—3叶,无柄抱茎,全缘或有稀疏浅齿,与基生叶形似而较短。头状花序多数,排列成稀疏的伞房状,总苞圆筒状或长卵形,长7—9mm,宽2—3mm,外层的总苞片小,6-8,内层的较长,7—8,全为舌状花,黄色、淡黄色、白色或变淡紫色。瘦果红棕色,狭披针形,稍扁,长4—6mm,有长约3毫米的喙,具10条等形的纵肋,冠毛白色。

 

山苦荬野外极常见,嫩叶可食用,味辛、苦,微寒。不过现在基本没人去吃这种野菜了,一般是吃栽培种的苦荬菜,没那么苦涩,味道更加好。

山苦荬与苦荬菜

 山苦荬叶型变化极大

山苦荬与苦荬菜

 受环境或者气候影响,紫色的也可见到。

山苦荬与苦荬菜

 

山苦荬与苦荬菜

 这种植株形状才是野外最为常见的。

山苦荬与苦荬菜

 小花开的正盛

山苦荬与苦荬菜

山苦荬与苦荬菜
细看还是不错的。

 

 

下面这种就是栽培种的苦荬菜

种中文名:苦荬菜
种拉丁名:Ixeris polycephala Cass.
种别名 :秋苦荬菜、盘儿草
科中文名:菊科
科拉丁名:Compositae
属中文名:苦荬菜属
属拉丁名:Ixeris山苦荬与苦荬菜

苦荬菜不知道什么原因,在很长的一段时期里,都一直只能在乡下吃到它,虽然很多栽培品种味道还是有点苦,不过不苦的品种现在也很多了,南方一些城市的饭店现在陆续有这道菜品供应,炒豆豉鲮鱼非常好吃。
山苦荬与苦荬菜


苦荬菜品种很多,按叶型分有圆叶种,尖叶种,羽叶种不等,按味道分有苦荬甜荬等。

拍摄地点:昭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看猴子
后一篇:翠玲珑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