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普利诗词歌赋《家园好秋》等二十三首

(2025-09-22 11:52:34)
标签:

情感

杂谈

分类: 朋友赠诗
普利诗词歌赋《家园好秋》等二十三首

普利诗词歌赋《家园好秋》等二十三首

普利诗词歌赋《家园好秋》等二十三首

普利诗词歌赋《家园好秋》等二十三首

普利诗词歌赋《家园好秋》等二十三首

普利诗词歌赋《家园好秋》等二十三首

普利诗词歌赋《家园好秋》等二十三首

普利诗词歌赋《家园好秋》等二十三首

山东普利诗书画艺联谊会会员、明湖书院书友赠诗

(一)七律   秋月诗怀

     王建群

秋深气爽逸情翩,
平仄周旋夜已阑。
朗月盈窗佳节近,
扁舟逐浪事心宽。
先贤妙赋崇孤鹜,
故里清词慕二安。
不改疏狂浊醪助,
敢将愤懑付毫端。  

(二)瑞云浓 . 家园好秋

      王建群

残阳欲坠,彤霞光彩辉烨。
风肃高秋地天阔。
斑斓沃野,看稻菽、丰收欣悦。
菊绽满疏篱,暗香盈室郁。

犹自吟哦,寻好句、家园赞切。
海右风流古今绝。
北门狂客,逐浪舟、倦归消歇。
不老青山,放歌一阕。

(三)七律   金风妙韵

      王建群

金风妙韵染河山,
丽色斑斓景自妍。
杨柳犹呈长袖舞,
芰荷已结蔽蓬悬。
千层稻浪迎仓满,
万里云天待月圆。
莫忍凭栏听雁去,
菊香酒意洒诗笺。  

(四)七律  秋日寄怀

     李考勇

世间荣落序常功,
孤坐丘园看异同。
纵使芳菲春色好,
争如醪熟晚杯空。
偏怜最是秋霜绚,
独爱尤珍木叶红。
盈硕丰登仓溢满,
陶然共醉菊花风。    

(五) 朝中措  望 南 山

    李考勇

南山秋色染层枫,
斜照晚霞浓。
似酒还醇醉里,
别来璀璨如虹。

铺张泼墨,
山峦浩荡,
豪迈千重。
身在画中游曳,
高天阅尽葱茏。

(六)七律  秋雨绵绵

    李考勇

秋深飒爽写苍然,
淅沥珠玑润夜旋。
隔牖声轻疑碎玉,
摇篁韵远若调弦。
寒侵枕簟三更梦,
冷浸帘栊一炷烟。
云暗长天无过雁,
碧空待澈绘鸿篇。

(七)七律  秋雨绵绵吟
            
      刘方

连朝寒雨锁清秋,
雾笼疏林叶乱流。
阶下苔生侵客履,
檐前水滴打窗愁。
远山隐没云千叠,
近浦迷蒙浪一沤。
最是恼人无日霁,
闲愁偏逐冷飕飕。

 (八)秋日感怀三则

     侯家赋

     (1)

金风露白致天凉,
珠玉晶莹闪彩光。
雁队时喧云阵语,
蚊声欲静夜眠香。
棉花稻谷农田硕,
蜜橘甜梨果树黄。
孟转仲秋防冷燥,
清茶米酒益身康。
  
  (2)

时分昼夜暑寒平,
相半阴阳雷禁声。
雁去云霄鸿寂渺,
霜来雾气露凝晶。
不闻蝉语无知了,
但见谷黄水稻盈。
人叹悲秋衰草木,
我言硕果胜春萌。

     (3)
  
败叶飘零风作祟,
残荷失色雨催衰。
霜凝玉桂香犹盛,
露染菊花蕊竞开。
野畈金芒勾稻黍,
晴川雁阵入云台。
秋高拾级登南峰,
一抹丹霞染赤崖。

 (九)清晨散步

     王天德

晨起散步精神爽,
喜迎朝阳享清凉。
沿河两岸看风景,
忽听鱼塘水波响。
住足凝神观绵鲤,
相互追逐上下忙。
聚精会神仔细看,
美好瞬间细欣赏。

(十)勿忘九一八

     王福荣

遥记当年九一八,
东赢蓄意欺中华。
占了东北侵关内,
东南半壁不放过。
持久战,心如铁。
无数英雄热血洒。
忠魂永驻铭青史,
砥砺前行振中华。

 (十一)又到九一八

      王天德

日寇侵华九一八,
占领東北我的家。
逼迫抗日联軍起,
抗战奋斗勇拼杀。
软弱政府不抵抗,
祖国大地遭践踏。
无家可归去逃荒,
丢弃儿女爹和妈。
危难时刻党领导,
前赴后继救中华。

(十二)九.—八警钟长鸣寄国魂

     林治敏

警鼓惊天破雾晨,
九四悲音警世尘。
昔岁日寇蹂国土,
今朝浩气护国门。
松江浪涌英魂恨,
辽岭云凝壮志忱。
莫忘前尘铭耻辱,
长鸣警钟唤强军。

(十三)警钟长鸣
——纪念“九一八”事变
     九十四周年
           
        刘方

警笛常鸣彻宇穹,
曾经国耻刻心中。
柳条湖畔烧硝土,
东北疆场血火融。
铁壁铜墙驱强寇,
八年抗战建奇功。
莫忘昔日烽烟事,
且守今朝盛世红。
     
注:“柳条湖”位于辽宁省沈阳市崇山路段与柳条湖街交汇处,
原为清代天然湖泊,1877年因新开河修建导致湖水干涸后仅
存地名。1931年9月18日晚10时许,日本关东军在此炸毁南
满铁路路轨并嫁祸中国军队,随后炮轰东北军北大营,制造
了九一八事变(又称奉天事变、柳条湖事件),标志着日本
帝国主义侵华开端及二战东方战场序幕。

(十四)东北抗联英雄赞

    王冠先

丹心碧血筑长城,
壮士精神气贯虹。
杨业英名千古颂,
岳飞激烈满江红。
空前困苦冬十四,
绝后斗争血写成。
赴死中华儿万万,
抗联战士最英雄。
草根树叶为餐饭,
雪地冰天作帐篷。
女子铸成钢铁汉,
顽童志聚少年营。
白山黑水硝烟遍,
荒野深林战马鸣。
不怕强敌千百倍,
敢冲狂寇困十重。
旗飘故土唯杀寇,
雪沃北国思献忠。
铁骨铮铮杨靖宇,
一息尚斗著勋名。
倭贼未灭难瞑目,
赵尚志心辉汗青。
誓志为人赵一曼,
滨江喋血笑从容。
许身抗战献身党,
东战西征周保中。
陈翰章留投笔烈,
史家宁不颂高风。
子孙后代忠魂祭,
李兆麟街耀上穹。
魏拯民名芳百世,
青山埋骨死犹荣。
堂堂贞节奇男子,
冯仲云操傲柏松。
英烈先贤星灿烂,
人间天上照关东。
中华儿女峥嵘岁,
千古当歌凌太空。

(十五)家政工


    张士利


曾携娃崽转台,

今赴城区薪水开

洗涮衣食堪里手,

陪家护理亦奇才

辛勤当作自家事,

服务身担责任差

经济转型男逊女,

婵娟奉献炫襟怀


(十六)环卫工


      张士利


村土老屋别望眼,

打工城市保洁员

一双儿女交流远,

几亩夫翁粮莱田

晨起辛劳天未晓,

暮归欲憩夜阑珊

栉风沐雨十余载,

温饱平安心即安


(十七)照料中心的老人


     张士利


行态龙鍾数媪翁,

风霜雨雪刻颜容

同行老伴多仙逝,

居远儿孙少昵声

多少酬劳任多少,

各家服务各家行

人生脉脉由天地,

暮岁凄凉心底生


  (十八)知秋

           

      刘方

 

一叶飘落知秋凉,

一树渐疏叶染黄。

一枝挂果枝头坠,

一果熟透甜又香。

 

一荷枯尽池边立,

一菊傲霜正芬芳。

一桂飘香风里醉,

一莲结籽满蓬藏。

 

一风过处蝉声歇,

一雨浇得桂更香。

一山红枫燃似火,

一岭秋光入画长。

 

一水清清映云影,

一泉汩汩韵悠扬。

一湖鱼肥菱角嫩,

一海蟹肥正时当。

 

一蛰低吟藏草下,

一雁高飞列阵忙。

一虫唧唧添秋意,

一秋景致醉心房。

 

(十九)七律  孟家水库秋景

       

      刘方


一坝清波接远岑,

霜林尽染叠丹金。

残荷覆水留疏影,

寒鸟寻萍见浅深。

钓叟垂纶依石坐,

炊烟牵日过山阴。

归时莫问秋光老,

风送芦花满袖沉。


 (二十)咏感应井泉

          

    刘方


灵泉凿破碧岩隈,

一脉清泠映翠苔。

旱岁云根随祷应,

晴霄月魄逐波来。

石栏漫浸龙涎润,

沙甃流涵地罅开。

最是神功难测处,

甘霖暗向此中催。

      

注:“感应井泉”是济南名泉之一,位于大明湖北岸、北极庙东侧,

其历史可追溯至明代正德年间修复北极阁真武庙时意外发现。此井

水质甘甜。 ‌泉池为圆形,深约2米,直径约1米,井口围以汉白玉

石雕鲤鱼、金童玉女等装饰物。井池西侧有明正德九年碑刻,北

侧屏壁嵌有《重修感应井泉记》石刻。 ‌1998年感应井泉得以修复,

现为大明湖景区重要景点。游客可通过投掷硬币击中铁钟引发水柱

喷涌,体验“声控泉涌”的奇妙现象。感应井泉曾是济南重要民俗

景点,旧时游客常先游览北极庙再观此泉。现成为融合传统信仰

娱乐的场所,游客可体验“打金钱钟”祈福,参与系平安锁、贴平安符等活动。


 (二十一)咏不匮泉

            

     刘方


历下名泉传史间,

甘甜不匮孝心潸。

玉壶泻月穿青甃,

珠箔垂星映碧湾。

千载澄波滋稼穑,

一泓清韵绕溪山。

茶烟轻飏游人醉,

谁解源头活水闲。


 注:“不匮泉”位于双忠祠街33号院内,是济南众多历史名泉之一。

其历史可追溯至清代,原位于济东道署(今皇亭附近),因宋广业之

母孝行闻名,其子于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建亭并凿池引泉,泉

水因“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典故得名。反映了古代孝道文化。该泉

长方形石砌池,长24米、宽1.85米,有石围栏保护,常年渗流不息。

“不匮泉”泉水清冽,曾作为居民生活用水来源。 ‌


 (二十二)咏菊

    秦传利

云淡风轻气清爽,
菊绽蓓蕾溢芬芳。
娇艳含羞仙姿面,
婀娜多姿靓丽装。
欲把菊花比西子,
宛如待嫁美娇娘。
无缘群芳争富贵,
甘与松竹沐寒霜。
簇拥怒放寻春梦,
彩云追月舞霓裳。
冰清玉洁心灵美,
墨客骚人皆欣赏。
陶公多情诗赋吟,
文中无处不华章。


(二十三)又遇新菊吟枝头


     李宗益


九月秋风,吹老枝头的翘首

佝偻着身子,老柳树看向眼前

那偌大一片白花花的芦苇荡,空叹

半阙玉蟾,点亮柿灯

转瞬,一场秋雨,一场寒

门庭内外,菊沐雨而醒

不争春梦夏喧,只做秋之伙伴

金丝赤焰,扶秋风未央

淡寒中傲骨,不施粉黛依旧挡不住那末嫣然

依篱墙,偎河岸

陪青竹暮晚,伴清泉烹小鲜

壶中岁月沉浮,清香委婉

入画屏,绘就谁的丹青

入眸眼,起念山河爱恋

渡步整个秋天,与秋风霜寒相佐

与我念或不念为安

然,暮雪而终极半生

 

不弃,不离,不断。


晨钟编辑


2025年9月22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