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商城县方言(“商城话”)试辑易淑国/文

(2023-09-05 18:02:19)
分类: 商城县方言研究

商城方言(“商城话”)试辑(上)

 

易淑国/文

 

(发表于美篇2022/6/9、今日头条/2023/4/18、等网媒)

 

“商城话”从属于“河南话”,是各地方言的一种。也有人说商城话属于江淮方言和西南方言。其实,各地方言都是融合了其他语言、加上当地语言而形成的地方话。商城古称雩娄(yú lóu),上古颛顼帝时,属安国地:今河南商城县东北部、固始县南部,安徽霍邱县部分地区。据《淮南子》载:"孙叔敖决期思之水,而灌雩娄之野,庄王知其可以为令尹也"。期思陂是我国最早见于书籍记载的大型灌溉工程。比魏国的西门豹渠早200多年,比秦国的都江堰和郑国渠早300多年。毛主席在1957年视察南方路过豫南时,曾高度评价孙叔敖,称赞他是一个水利专家。

商城县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期,已有人类定居生息。夏商为诸侯封地。西周属黄国地。春秋战国时期,先属吴后属楚,有“吴头楚尾”之称。秦始皇统一六国时期属九江郡。西汉时期置雩娄县,隶庐江郡。唐,武德元年(618)改置义州,贞观元年(627)复为殷城县,属淮南道光州。北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因避宋宣祖弘殷讳,改殷城县为商城县。属淮南西路光州弋阳郡,至此开始得“商城县”名。明洪武初,随固始改属凤阳府。十四年复隶汝宁府。明成化十一年(1475)析于固始,复置商城县,属河南布政使司汝宁府光州。清初沿明制。雍正二年(1724)属光州直隶州。清末,属豫南道光州 。

商城县走出了很多历史名人;

蒋艮,光绪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光绪十年(1884年)入直上书房,为皇族子弟溥伦、溥侗之师。

熊晋阁,光绪二十年进士,任礼部主事,曾与张之洞是同榜进士,后任襄阳道尹。曾创办《鄂北公报》。

周祖培,清末四朝大臣,历任吏部、刑部尚书之职。乡人称“周宰相。”

洪永安,清末大将,历任福建总兵、福建水陆提督之职,中法战争中曾智胜法国海军。还有:

林伯襄、洪学智、张祖谅、成少甫、刘德海、李士怀、李迎希、陈明义、赵杰、曹思明、戚先初、常玉清、鲍启祥、周维炯、赵崇德等文化名人、共和国将军、早期红军领导人和著名抗日英雄。可见,商城县人文历史厚重,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对“商城话”的收集整理,对商城民情、民俗的探究,是有一定意义的。

从声母、韵母角度以及语法特点研究商城话与普通话的区别,已经有人做了有益的探索,本文不赘述。这里仅从以下几点,与关心这个问题的同乡商榷:

一、“商城话”这种方言,由于悠久的历史,古代长期的战乱动荡,人口的频繁迁移,加之地处豫南,西邻湖北,东接安徽,风融吴楚。商城话必然受历史地域之影响。有人研究说,商城生活习惯偏重于南方,语言偏重于北方。如果以城关为界,东南西北语音也有差别。长竹园话偏向于九江话,于各乡镇大不同。鄢岗双铺白集偏向于北方话,汪岗伏山偏向于南方话。比如“说话”一词,南部老乡多说成“穴话”,北部老乡多说成“雪话”。一个轻音(约第一声),一个重音(约第三声)。再比如“吃饭”一词,南部的多说成“词饭”(第一声),北部的多说成“尺饭”(第三声)。再如“蜘蛛”一词,商城话不叫“蜘蛛”,叫“蛛蛛”,有人说成轻音(第一声),有人说成重音(第三声)。再如“那晚儿”“马会儿”只在北部说,南部没人说。再如舒服一词,南部说“粗腾”,北部说“淤着”、“得劲”。

有人把商城话可以分成七个方言区: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粤方言、闽方言、客家方言。全县没有统一的“商城话”,也一直没有统一的规范用字。同样的话,有人用这个字,有人用那个字。比较乱,若只作为打趣调笑,也无伤大雅。如果作为商城话的文字记载,还是应该从字的形音义综合考虑取舍,选择合适用字为宜。

比如说毛毛雨,商城话叫“麻份子”。也有人写作“麻粪子”“麻奋子”等,比较来看,还是用“麻份子”较合适,其他的字,则徒有音似而意不合;再比如,小孩打架,商城话叫“杠祸”,有惹事的意思,写作“刚货”就有点言不达意了。又如,“手紧子”不如写“手颈子”合适,写“金屁股”不如写“精屁股”达意,精有精光之意。金与银相连,难免误解。再如写“粪咬子”不如写“粪舀子”,写“煤楼子”不如写“煤炉子”贴切。再比如,说人傻、笨,商城话叫“苕”。也有人写作“勺”。其实,“勺”字在商城念“缩”,普通话才念“烧”。而“苕”字,其意义,一是指红薯,二是指人傻、笨。所以用“苕”字比用“勺”字合适。本文商城话只能撮其大要,难免遗漏或与人相左。

二、“商城话”用字,不必追求洋化、西化、越洋越好;也不必土化、诡异化,越土越怪越好。应该忠于生活真实原生态为宜。既不媚外,也不媚俗。通俗而不庸俗。

三、老的“商城话”,随着老一辈地去世,和年轻人出门打工、一批批学生上大学,把普通话、外地话带回商城而不断萎缩,甚至会逐渐湮灭。比如,商城话不说“馒头”,叫“发馍馍”,热的叫“热馍”,(不叫“热馒头”)。实际上有不少人开始叫“馒头”了。再如“牛”字,商城话不念“留”,念“欧”。而现在大多数说“牛<留>奶”,不说“欧奶”。这可以看作一种进步,也可以看作一种变化,也可以看作一种方言文化的消失。因此,收集整理商城话,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四、“商城话”虽然从属于河南话,但是有很大不同,如河南话“中不中”的“中”字,商城话基本不说“中”,只说“斗不斗”的“斗”或“好”“行”“嗯”。潢川、光山、固始、以及信阳以北,商城人称为“侉子”。语音与商城明显不同。

五、有时候,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境还会有不同的意义。如”字,用于问吃饭:“嗯了没?”意思是你饭了没有?用于喝酒:“来斗一泡。”意思来一杯。用于打牌:“嗯斗不斗?”意思是你参不参加?用于商议问题:“到底这事能不能斗?”意思这事能不能?用于问话:“嗯斗上局长了?”意思你上局长了?用于回答问题:“这位置没得嗯斗的。”表示这个位置你坐不成。用于说明情况:“他们又斗起来了!”表示有人起来、起来了。用于表示决定:“还斗一牌儿!”意思还一次。送学生上学,说“好好斗”,意思是好好学习。“不斗了!”意思不干了(或不吃了,不喝了,不打了等等)。一个“斗”字,在商城话里便有吃、喝、干、参加、当、学习等十分丰富的意义。

今参考他人文章,试收集一部分“商城方言(商城话)”如下,聊以抛砖引玉。

(一)、日常生活方面:

口:厉害、泼辣。        拐:凶恶、厉害、狠。

尖:小气、薄道。        曹:心理恶毒、使阴招。

嗯:你。                俺:我。

跩:(zhui)摆谱、拿架子。细:节约、不浪费。

缺(确):下流、无耻。  滑:投机取巧、华而不实。

苕:傻、笨。(也指蛇)。       憨:忠厚老实。

斗:吃喝打干参加等。  赫:被吓到了,商城话说“嘿(赫)”到了。

大:父亲(或母亲)。    称:如。不称嗯,就是不如你。

弄:干、做、说。       贱:不自尊、不自重。

欠:想念,不足、亏欠。捱(ái ):等待、拖拉。

扰了:谢谢(别人馈赠)。戳摸:捣鼓、尝试。

日虾(瞎):厉害、有办法。 洋滑:狡猾、心眼多。

排裳(上):漂亮。      啥熊:啥子。

翻花:翻案、翻身。      拉村:说下流话。

骨动:调皮(小孩)。    广当:心眼多。

鬼滑:心眼多、心术不正。拐文:说歇后语。

杠祸:小孩打架。        戳奸(搓间):挑拨离间。

狗油:指令人讨厌的人。  劲窝:立即、马上。

包谈:挑刺、找毛病。    茅次:厕所。

上凌:结冰。凌冰,不能作“吝”。冷子:冰雹。

遛玄:重复。            信种(性球):缺心眼。

鸡作:指做了不好的事遭到报应。窝脓:不干净、脏。

有抹:有办法、有关系、有能力。那子:指代某某。

嫌静:多手多脚的。      自静:安静。

粗腾:舒服(南部话)。 淤着:舒服(北部话)。

毛猴:毛手毛脚的(南部)。马猴:毛手毛脚(北部)。

克人:缰人、缠人。    肉乎:肥嘟嘟。

抗戳(搓):旁观(下棋打牌等)。客烦:讨厌。

环(横)实:壮实。   歇呼:夸张地叫喊。

啰连:啰嗦。    趼(减)子:茧子。

回子:忤逆、强悍。   膙子:茧子(不能作“蒋子”)。

红毛:暴躁。        嗷叫:抱怨、埋怨。

摆治:治疗、修理。     骚包:假阔气。

昨个:昨天。           今个:今天。

前个:前天。           明个:明天。

往咱:过去、往年。     多咱:啥时候。

拍(撇)话:聊天。    调媚眼:眉来眼去。

写酒:斟酒。            风皮:头屑。

张才:刚才。            凌冰:冰。

怕丑:害羞。            装洋儿:伪装。

标(飚)子:说假话的。 捉(着)假:过谦。

外人(老头子):丈夫。  屋人(老马子):妻子。

寒蛋(寒屌蛋):小气、吝啬。吃烟:吸烟、抽烟。

堂屋:正房、客厅。       房屋:卧室。

厨屋:厨房(不能作凑屋)。悬乎:危险。

刁晓:聪明。          粪草:垃圾。

盖窝:被窝。          打间(尖):饭间吃点心。

破鞋:私生活混乱无廉耻的女人。床肚:床底下。

盘家:谢谢(专用于吃饭后)。过房:再婚女子。

抽桶:抽屉。          秧马:拔秧的板凳。

日吹:夸口。          嘴欠:嘴碎。

逮路(斗路):占便宜。 剃头:理发。

罗(落)生:花生。     楼豆:绿豆

兴菜:种菜。          映火(煤):生火。

啥货:(骂人)啥东西。  欺生:欺负外地人。

悫巴:下流、流氓。踦踦(念乙):支支、围围。

护痒:皮肤应激反应。    使曹:使阴招。

混钱:挣钱、赚钱。     浆混:叫喊。

顺蛋:献媚。           敞了:输了、失败了。

妖子:言而无信、强词夺理的人。款古:谈古道今。      

阴笼:暗水沟、小涵洞。   石罅(霞):石头缝。

就由:就势、顺势而为。   以溜:刚刚。

哈相:贪婪。              补巴:补丁。

浪巴:风流、风骚。       见天:每天。             

补袋:衣服口袋。     傲毛:骄傲又气量小的人。

裹糊:敷衍。          就乎:将就。

去球:算了、不弄了。  顶各儿:很小、很少。

搭呱:聊天(不能作打寡)。发嫁:女子出嫁。

落月:生孩子。   跑腿(跑肚子):拉肚子。

打搅:解大便。   窑罐:尿桶、便桶。

休休:休养。    有偏:赴宴时对别人说的客气话。

犟子:固执的人(不作浆子)。白(北)塔:崇福塔。           

丢了(跑了):小孩去世。 圆房:夫妻同房。

盖里:被子。        垫的:床单。

清缝:精于算计、过于精明的人。白糊:骗子。

凡化:不安份、主意多,兼有“洋化”意,但无丑恶意。

迷到:以为、认为、估计到、可能是。  

逞脸(痞脸):小孩、晚辈、下级跟长辈和上级开玩笑、动手动脚。

闹(痨)嘴:原意指牛边走边吃庄稼。比喻行为放纵、占异性便宜。

yóu)子:子也叫囮(é)子。本义指用已捉到的鸟把同类的鸟引来,这种起引诱作用的鸟叫子。现指引诱上当受骗的人(北方叫托儿)。

要出汗:要送礼花钱。没心幌:缺心眼、不灵活。

楦(xuàn)住了:陷于某事件中,难与脱身。

哈饱了:贪污的很多。听二蹭:听别人聊天。

赶明儿:明后天、以后、过几天。

过辈了(走了):老人去世。

莫慌到:莫急。   一伙口:一拃。

熬到了:饮食太清淡、缺油少盐。

冻凉了:感冒了。 嚼舌根:说闲言碎语。

不粗腾:生病了(南方)。不得劲(不淤着):生病了(北方)。

弄啥子:干什么。     望望嗯:看望你。

俺岗个儿:我自己。    肮气当:有气味(不卫生)。

偷猫饭:偷吃禁果。   挡呛的:顶事的。

头难剃:难说话、难缠。眼皮浅:见识短浅。

拐头丁:无德恶人。         纠筋头:难缠的人。

痞子妖:流氓、地痞。       放排了:(小孩)尿床了。

打呦吼:(兴奋的)长啸。   亲叫混:大声地叫喊。

撇到的:到处。       云朗的:比较均匀、多。

稠乎的:比较稠。     稀当的:清汤剐水。

不使闲:没闲空、忙碌。不跳站:不精明。

打溜溜(走老窑):玩玻璃球。打得路:玩陀螺。

考死了:糟糕了。         不上畔:没正经。

不观场:(说话)不看场合。睁眼瞎:不认字的人。

说流(牛)丘:说下流话。考倒人:陷害、引诱人上当。

铁公鸡:一毛不拔的人。 榔耙子:农具耙子。  

打胡雪:胡说八道。    打屌连;开玩笑。

麻份子:毛毛雨。      编藤人:恶作剧。

点把点儿:很少、小。  没屌门儿:没办法。

要饭的:乞丐。        贩桃子:做事反悔。

疯八叉:张狂、多事。   猫啊乌:(小孩)脸很脏。

欺屌心:烦心、闹心。装驴熊:装生、不认人。

手头子:手指头。脚头子:脚指头。

炮子子:骂小孩的话。乔势了:生气了。            

鞋靸子:拖鞋(不能作鞋沙子)。油果子:油条。

酒炮子:酒杯。       意脓熊:讨人厌的人。

打毛熊:捣蛋的。        扳罐子:拔罐。

扛二蛋:奉承、献媚。    罢巴的:故意的。

红脸汉:性格直爽的人。  乌肚心:居心叵测的人。

红脸猴:唱红脸的人。黑脸猴:唱白脸的人。

傲头驴:张扬的人。  庆头驴:低调、占便宜的人。  

不过榨:不过硬、无诚信。 扯屌蛋:多管闲事。

精盖子(脊梁沟子):后背。  精屁股:光屁股。

酒棉条:喝酒就喋喋不休的人。护窝子:偏袒自家人。  

老干爷(娘):岳父(母)。月姥姥:月亮(不作月婆婆)。

老婆子:婆婆。          团媳妇:童养媳。

手(脚)朋盖:手(脚)指甲。(革)膈儿尺:腋窝。

脚爬子:脚。            洋道儿:不认真、嘻嘻哈哈。

克脑子(可脑包):膝盖。 老罢子:最小的儿子。

夹(甲)鱼头:吝啬的人。 倒依漏:骂人吃饭(快)。

香胰子:香皂。           汤巴子:汤圆。

半语子:结巴、口齿不清。 相好的:情人。

一杂子:较厚一摞子(钱)。老猫林:深山老林。

打皮寒:疟疾。         发翻子:中暑。

小崽子:小男孩。       小李(妮)子:小女孩。

钻房屋:偷情。         窗笼子:窗户。

夹道子:小巷、过道。   门路(楼)子:院子前门头。

二面二:两边、两面。   有喜了:怀孕了。

盖叶子:被面。         盖里子:被里子。

张巴飞(张飞):轻佻、放浪。打王谈:开玩笑。

装屌形:伪装可怜。  带闲字:说脏字。

好屌裂:好厉害(嘲笑义)。硬(摁)子眼:固执。       

拉偏劝:拉偏架。 屌味儿汗:讥笑、不屑其作派。

不倒(捣)嘴:不调皮、好说话。

嚼依路:胡说八道(骂人的)。 背锅子:驼背。

婊子嘴儿:甜言蜜语骗人的人。三只手:小偷。

小抠抠:小气吝啬。      脓泡(炮)味:可怜像。

板正人:忠厚老实人。    包角子:包饺子。              

强绷绷:捉迷藏。        没见了:丢失了。

守皮袄:除夕守夜(迎新年)。蛇叨了:蛇咬了。

小点子:小人。        屌连人:批评、责怪人。        

斗是的:就是的。    斗不策:斗不赢。

黑妈儿的:黑暗,肮脏。黑黢的:黑乎乎。

红虾的:红彤的。  亮狂儿的:透亮。

白拢的:白皙。    白咔的;苍白。

黄巴儿的:枯黄、憔悴。绿珍儿的:晶莹翠绿。

召不召:同意不同意。 阵头雨:雷阵雨。

卖(迈)别眼:东张西望。啥地张:啥地方。

要好看儿:要难过、尴尬、出丑。

烧熰(u)了:烧糊了、烧焦了。

人来疯:愿意指小孩来客了就闹人。   

兄媳妇:弟弟的妻子。大撇子:丈夫的哥。                      

那晚儿:那时候(北部话)。那本儿了:在哪里。

驴打滚(欢糍粑):蘸了熟芝麻、成坨的热糍粑。

小瓢冚(砍)的:小门小户、没格局的。

裹糊篓子:糊弄、敷衍。 支牙八叉:张牙舞爪。

二五夹洋:不三不四。  肚门脐子:肚脐。

啄爆栗子:弯曲指头打头部。恩实人家:老实、厚道的人。

楼豆圆子:绿豆圆子。 白脸曹操:阴心害人的人。

不斗耶屌(耶熊):(不干)算了。

眼睛向上呛:爱巴结权贵的人。搞油头了:搞厌烦了。       

不能托手:不能指望、不可靠。

没得调儿:指没品位。  不成调儿:私生活烂的人。

支到打到:装腔作势。   扯白料慌:编假话。

玩文掉武:假斯文。     假马山道:假客气。       

咸的齁心:太咸啦。     干巴吊颈:很瘦。      

爷儿化的:父子。       娘儿化的:母子。

妯儿化的:兄弟媳妇之间。姊妹化的:兄弟姐妹。

鸡猫狗见识:为鸡毛蒜皮斤斤计较。

摸米坛子手:小气的男人。

寡夫条子:离婚或丧偶的男单身汉。  

剜窟窿打洞:想方设法。  搓奸捣无漏:挑拨离间。

南无天北无地:无边无际地吹嘘夸大。

臭棋篓子:棋艺烂的人。    蜂子锥了:蜂子螫了。                

玩大把戏:演杂技。        嘴不稳当:嘴碎的人。     

手脚不干净:小偷小摸的人。

莫紧紧玩:莫老是玩。怎么紧紧弄:怎么老弄不好。

照、照条:很厉害、有本事。

不照条:不行、没法子。

无成水不占:无便宜不占。

炒盐豆子:推来去地斗争。

炸把了:事情弄坏了、众叛亲离。

肿头生:装大、装生的人。

能巴够:张扬、爱逞能的人。

塘楼管桩:塘埂放水口标志(记号)。

田缺子:田埂出水口。田坎子:田埂。

山坎子:山坡坡。江碴子:台阶。

有好场:有美味佳肴。

打马划子:出工敷衍、借口偷懒。

雷打雷西的:嘻嘻哈哈、不认真。

小日卖子的:小坏蛋。

咣当山:表示很惊诧,相当于“哇啊啊!”

日他敦儿:语气助词。相当于“哇噻、嗯呀”等。

芙炭子(夫煤子):木柴燃烧后闷熄火的碎炭子。

擂巴搉子:陶瓷或石制的小型手碓。

嚼血沫子、铺晃子:(骂人)毫无根据地胡说。

确觉卖当的:江湖骗子。

王八女人:(骂人的)婊子。

血糊淋拉的:太血腥了。

红毛达子:脾气暴躁、喜欢冲动的人。

歇呼了照的:咋咋乎乎、大呼小叫。

要一哈没一哈:要啥没有啥。

屌形样(屌二样):表示事情的程度“很”、“非常”,如“他家有的屌形样”,就是他家非常富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