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数与形教学设计--胡莎莎

(2022-10-08 12:39:08)

《数与形》教案 

羊毫街小学六年级数学   胡莎莎 

教学目标:

1. 体会数与形的联系, 进一步积累数形结合的数学活动经验, 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意识。

2. 体验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价值, 激发学生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兴趣,感受数学的魅力。

3. 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 体会和掌握数形结合、 归纳推理等基本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

积累数形结合数学活动经验,体验数学思想方法的价值,激发兴趣。

教学难点:

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 体会和掌握数形结合、 归纳推理等基本的数学思想。

教学方法:

本节采用教师引导和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课

师:关于数学。你想到了什么?

生:数字、算式、方程、图形……

师:就像大家所说,我们数学就是一门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想要对数学有深入的了解,数与形就是必不可少的两部分,这节课就让我们跟着数与形的脚步一起走进数学的世界,了解它们之间到底有怎么样的关系。

板书:数与形

二、任务呈现

师:老师这节课给大家准备了几个小游戏,你们准备好了吗?

游戏一:我画你猜


看到这几幅图,你想到了什么?

生:3.5、35、31……

师:大家很棒,根据这几个图形我们可以想到很多的数字,将形与数初步建立了一种简单的联系。

游戏二:猜猜有几个小正方形







师:用算式表示小正方形的个数吗?

学生回答。

师:你们真是太棒了,不仅将图形与数字之间建立了联系,还将图形与算式之间也建立了深刻的联系,把数与形之间的关系又有了新的发现。现在老师把这幅图和大家所列的算式放到一起,我们再来观察一下,它们之间还有没有别的关系了呢?





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你发现的规律是什么?

生:小组讨论

小结:从1开始,连续奇数的和等于这串数字个数的平方。


小练笔:

1、 你能利用规律写一写吗?






2、根据结论算一算。






灵活应用:

1、 下面每个图形中各有多少个红色小正方形和多少个蓝色小正方形。

照这样接着画下去,第6个图形各有多少个红色小正方形和多少个蓝色小正方形?第10个图形呢?你能解释一下吗?


2、 你能利用右图,并计算它面积,解释

(a+b)²= a²+2ab+b²这一公式吗?



走进名人:

华罗庚:数缺形时少直观,形缺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离分家万事休。


检测导结:

完成课本107页练习二十二练习、


反思总结:

这节课是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中的内容,数形结合的思想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本节课就是以这一思想为主题的数学课。在设计课程时,我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一、领会编者意图,准确定位教学目标从孩子数学学习开始。

  数与形的思想一直伴随在数学教与学的过程中,如果说过去数形结合思想是深藏不漏地渗透在知识技能的教学中,那么在本节课,数形结合思想则由幕后走到了台前,成为了教学的对象与核心。我认为编者在编排这一内容的时候,他的目的不在于掌握某个具体的知识和技能,而在于促进学生对数形结合思想的体验进一步总结与自觉应用。

  二、环节清晰,螺旋递进。

  数和形是客观事物不可分离的两个数学表象,两者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数与形的对立统一主要表现在数与形的互相转化和互相结合上,围绕着数与形的互相转化与结合,我们将数形结合思想的教学分解为:以形助数、以数解形、数形结合

  三、给予学生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充分经历和体验。

 本堂课的教学启示:在数形结合的.基础上,要引导学生猜想有限项的规律并加以验证、归纳、总结出通用模式,并加以应用,从而体会和掌握归纳推理的思考和方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