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化文档》教学设计思路及反思
(2013-01-14 10:22:09)
标签:
杂谈 |
分类: 教学反思 |
《美化文档》教学设计思路及反思
溧阳市殷桥小学 潘小兰
一、教材分析:
《美化文档》是江苏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下册第六课的内容。教学对象是四年级的学生,本课是在学生已学习在文档中修饰文字,插入图片等知识后,指导学生认识艺术字、自选图形的作用,掌握插入艺术字、自选图形的方法,进一步建立借助Word软件美化文章的意识。本课的学习内容与插入图片有相同之处,教材中的操作方法具体清晰,方便学生自学。学习好这部分知识,对以后学生在综合应用Word解决实际问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按照教学进度,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在WORD中插入图片、表格的方法,对WORD软件已经会进行一些基本操作,初步具备美化文章的能力,虽然在操作上表现出一定的差异,但四年级学生的想像力比较丰富,有着强烈的求知欲与勇于探索的决心。学生对“插入”这个概念有一定的认识,同时也初步有用“插入”命令美化文章的意识。因此如何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学习,使每个同学各尽其能就成了本课是否成功的关键。根据信息技术课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以操作练习为主,讲练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采用任务驱动法,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使他们想学;给予学生有效的学法指导,组织小组协作交流、组间学习竞赛和自主探究,为学生的主动学习创设空间,使他们会学;以有趣多样的评价激励学生的积极情绪,采用分层互补的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一)教法
这节课采用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驱动为核心,采用任务驱动法、讲解法、自主探究法、小组协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
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是实践操作重于理论,主要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在开始授课时采用对比法,将事先制作好的两篇文档给学生欣赏比较,使学生初步了解本节课内容,引出本节课的总任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教师演示操作步骤以后,立刻让学生进行自主实践操作练习,逐步化解教学重点和难点。
(二)学法
在学法上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先直观感受,引起好奇心,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锻炼观察能力,学生自己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动手动脑,锻炼学生的能动性。这样,既做到学生“学会”,又做到学生“会学”。
教学反思
我在教学中是通过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启发并引导学生完成任务。先出示两篇效果不同的文档,让学生通过比较感知艺术字和自选图形在文档中的美化作用,从而引导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本节课中最大的收获是学生对艺术字工具栏的研究,我采用的是分组探究的形式。他们面对工具栏上各个图标的功能的学习,兴趣很浓,小手不停地操作着,变化着艺术字的形状、颜色,领悟着计算机神奇的功能,做出了一件件成功的,具有创意性的作品。
在小组合作学习时,由于平时训练不多,学生与他人合作学习讨论的意识不强,今后要加强训练,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少数学生由于自学能力不强,在自主学习时会遇到困难,从而给教师整节课的教学进度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互助学习,会的帮助不会的时,同时研究如何开展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探讨合作式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