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宋定窑黑釉弦纹大碗

(2012-03-06 22:56:16)
标签:

杂谈

定窑是宋五大名窑之一,窑址在河北曲阳县涧磁村和东西燕山村,唐时属定州辖,故名定窑。

定窑主产白瓷,称为“白定”,相应的还有“紫定”、“绿定”、“黑定”。“黑定”是定窑黑瓷的简称。定窑以白瓷产量最多最著名,以“黑定”数量最少最珍稀。就质量而言,“黑定”质量也相当高,在宋代黑定价格就高于白定。明人曹昭在《格古要论》中说,“有紫定色紫,有黑定色黑如漆,土俱白,其价高于白定……"

http://s13/mw690/002mV6Mdzy7mfqdKWGU2c&690


                 闪   光   灯   下   的   色   

http://s3/mw690/002mV6Mdzy7mfqiXqh452&690

http://s11/mw690/002mV6Mdzy7mfqlwxTQda&690

http://s2/mw690/002mV6Mdzy7mfqr8IzT51&690

http://s5/mw690/002mV6Mdzy7mfquKlMw04&690

http://s12/mw690/002mV6Mdzy7mfqxJ5J92b&690

http://s5/mw690/002mV6Mdzy7mfqBsWvW94&690

        http://s11/mw690/002mV6Mdzy7mfqJ7zaW4a&690

         http://s15/mw690/002mV6Mdzy7mfqSFFbU1e&690

定窑瓷的共同特征是:都用细腻的白胎,胎色微黄而坚致,胎薄釉薄,薄胎可透光,釉薄似水膜,当然,这是说的精品定窑器。一般定窑的白胎也有粗细之分,但所有定窑器的胎都区别于其他窑的白胎,熟悉的人一眼即可认出。

“黑定”的特点是,有的色黑如漆光可鉴人(多为北宋器),有的则是呈亚光(多为辽、金器),有的仅在口沿棱角薄釉处呈酱黄色,有的釉面黑中微呈酱黄色,或在釉面出现晕散的大小不一的酱黄斑。个别的“黑定”釉面会出现兎毛般的花纹,称为“兔毛花

“黑定”口沿的酱黄色一般可分两类,一类是较纯净的酱黄色,相比第二类色调偏红,无斑点或少斑点(多为辽、金),另一类是在酱黄色里有较多细小的斑点,相比第一类色调偏黄(多为北宋)。明末到清初也有在瓷器口沿施酱黄釉的习惯,但与“黑定”口沿的酱黄釉差别很大,那种酱黄釉给人的感觉很似是用颜料染出来的。“黑定”的酱黄釉斑斑驳驳应是窑变的结果。 

“黑定”的黑釉一般施于瓷器的外部,内部或施白釉或施酱釉,内外都施黑釉者极少,因而更珍贵。“黑定的底足一般不施釉,多数足圈外墙不施釉,看底足时黑色的器面和白色的底足对比强烈,也有部分“黑定”底足和足圈施淡黑釉。这件“黑定”足圈外墙和圈足内都规整的施黑釉,在“黑定”中极罕见。

北宋时为提高产量,定窑改正烧为覆烧,使瓷器出现“芒口”,口沿无釉,但在“黑定”中少见有“芒口”器。             

单色釉的断代是较难的,一般只能从造形、胎质、釉质、修胎和包浆等方面判断。此黑釉大碗的胎是定窑特色的白胎。底足平切也对。口沿的酱黄釉是有很多斑点色调偏黄的那种,与石家庄博物馆藏的那件出土“黑定”一致。黑色釉面上有土锈痕迹,近千年的地下物质侵蚀使部分釉面失光,经反复验证,它不是用胶粘上的东西,釉面无附着层,反复清洗刮磨不能去除,是釉质发生了变化,但不是氢氟酸的作用,氢氟酸不会形成如此复杂自然的痕迹,大概应似汝窑碱那样,因烧制温度低釉层烧结不好,再加外界物质作用自然形成的。这碗的碗壁厚了些,这是因用弦纹装饰碗壁不得不厚。

这碗黑色的釉面漆黑光亮,还闪着幽幽蓝光,此幽幽蓝光应是经近千年的岁月生出来的,现代黑釉无此蓝光,我发现越在光线暗处蓝光越明显,在大厅里买此碗时因光线较弱,我是作为深蓝色的碗买来的,出厅后才发现基本是黑色的,蓝色弱了不少但仍有蓝色光韵。此碗唯一疑点是足圈内壁是倾斜向下,很圆滑的与圈足内平面吻接,不是直角,这在古代的瓷器中很少见,不过细细想,如是造假,不可能造出这种没有依据的形状来。

 

                             口   沿  上  斑  驳  的  酱   黄  

 http://s9/mw690/002mV6Mdzy7mfrda1cse8&690

         http://s13/middle/8166281dhba8b02edf53c&690

 

       http://s13/middle/8166281dhba8b02d9979c&690


 被土锈侵蚀的釉面:最白的斑块、斑点是在釉面上的,它是盖在釉质中次白的斑上,次白的斑又盖在更深釉层中的白色更淡的斑上,显然这是釉层的釉质发生了变化。  再看右上角那些小白点,都排成圆圈,细看满图都有,那是小气泡吗?怎都一样大?是土锈迹吗?为什么排列有序?说不清。

       http://s6/middle/8166281dhba8b033fe385&690

 

                        英国大卫德基金会藏宋定窑黑釉敞口碗     

        

         http://s16/middle/8166281dhbaa70972937f&690

                     http://s1/bmiddle/002mV6Mdzy7mfrQuRhuc0&690

                                                            http://s6/mw690/002mV6Mdgy6GqbqZtfn05&690

                                 此碗的造型与本文大碗一致

                   http://s15/mw690/002mV6Mdgy6GqbuBScSce&690

                                  此器底足跟本文大碗的底足一致

   http://s14/mw690/002mV6Mdgy6GqbzPzXvad&690

         http://s7/mw690/002mV6Mdgy6GqbPbt1cb6&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