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iso海外风险标准财经 |
分类: 风险管理 |
今年中秋期间去伦敦参加ISO31004标准工作委员会的第一次会议,有机会与各国专家交谈,了解到一些各国风险管理实施方面的情况。这里结合了解到的情况,谈几点感想。
1.
各国对ISO31000还是很重视的。有一部分国家直接采用了ISO31000作为自己的国家标准,如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也有一部分国家在ISO31000的基础上修改采用,如英国和中国。不管是哪一类国家,在宣传上都是以ISO31000为号召。从会议的文件来看,完全采用了ISO31000的国家,其中有些如加拿大是在实施指南中加进了自己的观点,从而在实施层面“修改”了ISO31000。这种做法,既保留的ISO31000的原文,有利于其在国内推广,同时又在实施层面通过解读表达了不同的看法,值得借鉴。
在会议上了解,ISO31000出台以来,影响还是不小的。不仅各ISO成员国的标准组织,在积极推进ISO31000标准,据说,一些国际组织,如IFAC,ASIS,FERMA,IRM,COSO等都在考虑向ISO31000靠拢,在自己的规范和标准中使用ISO31000的语言。
对于其他国际组织而言,使用ISO31000需要与其它机构更多沟通。其中最大的障碍在于对“风险”的概念的理解。例如,COSO的ERM和内控文件中都用的是负面的风险的概念。
还有一个障碍就是基本理念。ISO31000的一个基本的理念就是风险管理是一切管理的基础。这几乎成为到会专家的共识。例如,这次新西兰的专家R Estahl说他们现在对客户宣传的理念就是“所谓管理一件事就是管理与该事有关的风险”。这与我们历来所说的“管理就是管理风险”是一致的。这个理念是整合一切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例如,整合ISO9001,ISO14000,ISO18000和ISO26000等标准的基础就是风险管理,就是ISO31000。
然而,这个基本理念在ISO31000圈子外还没有得到广泛的接受。例如,一些专家坚决主张要与ISO9001的专家组沟通,但有些人说在其本国的ISO9001的圈子内,无人愿意同ISO31000对话。为此,我建议标委在中国率先开始基于ISO31000的整合,特别是与ISO9001的对话。这样可以是我国的管理标准工作走在世界前面,提高整体的管理水平。我国比起其他国家有这方面的优势,因为ISO31000和ISO9001这两个标准都在标准化研究院归口管理,沟通起来比较方便。
2.
现在看来,各国在ISO31000公布以后,都很关注ISO31000的解读工作。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除了相应的手册。爱尔兰、加拿大、英国和奥地利等出了实施标准或应用指南。这些指南的方向都是详细解读ISO31000的有关文字,从内容来看,多数当属于一般性的风险管理的方法论的东西,还是“横向”的东西,比较宏观。这一点和我国的工作重点不太一样。
这些工作包括例如,如何改进风险管理的信息沟通,如何培养风险文化,如何建立风险偏好等,有些值得借鉴的内容。
此次会议即是在各国工作的基础上,为ISO31000实施建立一个标准。为此英国、加拿大、奥地利等都提供了本国的版本,作为会议基础。
我国的风险管理标准工作,自ISO31000发布以来,即转向了个具体领域的风险管理标准的制定。例如,我们制定了企业法律风险管理标准,供应链风险管理标准,公司治理风险管理标准等。
现在看起来,我国在ISO31000基础上制定了应用标准的方向不错,但没有及时解读ISO31000标准是个欠缺。
会议现场图片:http://s10/middle/815d12f3gaee7e1732ff9&69031004会议感想" TITLE="ISO
http://s4/middle/815d12f3gaee7e1bf8433&69031004会议感想" TITLE="ISO
http://s16/middle/815d12f3gaee7e1fc975f&69031004会议感想" TITLE="IS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