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级新教师培养计划
(2018-09-13 20:50:20)
标签:
教育 |
2018级新教师培养计划
根据学校教研室和英语教研组徒结队工作安排,我担任888三位新老师的指导教师,为期1年。
三位老师情况分析:
***老师,本科毕业于外国语大学,研究生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不仅具备系统的教育教学专业知识,而且14年的初中英语学科教学工作经历使李丰华老师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个人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在学科思维、课堂技能方面潜力很大。但面对新的学段,需要做好初高教学转型。
***老师, 陕西师范大学英文学院毕业,具备系统的教育教学专业知识,个人学科素养良好,语音语调标准,知识储备充分。冯倩老师做事踏实,教学仪态大方得体。在学科思维、课堂技能方面有潜力,但缺乏教学实践经验。
***老师,是一位有着三十多年教学经验老教师,常年带高三,对高考有着深刻的体会和心得。但面对新授课和《新课程标准》,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
为进一步提高三位教师教学水平,加大对新老师的传帮带力度,加强对她们的业务指导,使其紧跟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和学校的业务要求,使其成长的更快,根据本学科特点,以及三位老师的实际情况,对他们的培养不仅应该有常规的指导,还应量体定制。故制定如下指导计划:
一、培养目标
(一)能力目标
1.分析教材的能力:能够全面深入地分析、研究教科书、教学大纲、参考资料等教材。
2.实施教学能力:神态自然,情绪饱满,举止大方,能够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灵活地运用设疑方式,引发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
(二)
1.能恰当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
2.具有专业特长基本功
(三)理论基础目标:掌握教育理论,懂得教育规律,不断学习新的理论更新教育观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四)教育研究能力目标:选择恰当具体的教育研究课题
二、确立培养原则
在制定青年教师教养规划的同时,我们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基准点,确定基本原则。
1.方向性原则,即贴近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以素质教育为核心。
2.发展性原则,即新教师通过培养获得大幅度的提高,发挥其长处,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3.针对性原则,针对个体诊断开方,因材施教。
4.持续性原则。即按规则脚踏实地,循序渐进地开展工作。坚持持久,强调自修,逐步提高教师素质,逐步提高教学质量。
三、培养实施措施
(一)指导备课方面:
1.每周指导三位老师教案设计一次,指导其迅速熟悉,理解新课标。在备课过程中,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确立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并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本校的教学实际确立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通过这个活动来提高她们对教材的理解驾御能力。
2.安排三位老师每周做一套近五年的高考题,使其尽快熟悉考纲,培养其应试意识。
(二)常规教学方面:
1.加强基本功训练。
2. 每周听课各一节,指出其课堂教学的优缺点,并提出改进意见。
3.安排三位老师每周听自己或教研组其他老师课1—2节,并指导其写出听课笔记及反思。强化对培养教师专业教学基本功的培训。
4.安排三位老师每学期设计一节公开课,突出课标意识,培养其磨课的意识。
(三)教育科研方面:
1.每两周一次进行校本研修学习,在网上和学校订的刊物上查找相关文章进行学习,谈体会,写反思,交流感受。共同提高理论知识水平,并能将理论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2. 指导其每月读一本教学杂志(《中小学外语教学》等)。
(四)课外辅导方面:
指导三位老师,学会在学生中调查教学效果,根据其自身的优势,来辅导学生,与备课组老师一起完成各项学科活动、竞赛辅导工作,在活动过程中共同进步,共同提高。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我虽然是受学校委托从专业能力给予新教师指导,但师德是教师职业中永远占据首位的素质,爱专业,爱学生,爱学校是支撑一个青年教师成长的必须的意识。作为指导教师我要以身作则,认真负责,通过相互启发,相互学习,相互切磋,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使结对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201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