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青春——读《假如不曾遇见你》
(2013-12-19 10:18:07)
标签:
青春孤独萌动遇见忧伤 |
分类: 散文随笔 |
人到中年,倾向“宏观”。很少读关于青春的小说,那些文字,个人感觉,有些矫情有些琐碎,或者说,那些作者,为赋新辞强说愁,难免肤浅。
汪玥含还是不错的!看来是读书颇多,而且还用了心!编排的故事挺简单,手法也挺一般,但是,读来感觉实际而真诚,令人动心!
青春是什么?青春既是那些男孩女孩们伤痛的根源,也是他们快意骄傲的本钱。青春期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概念?没有人能够准确地给出解释,是吧?
佟美兰对着佟偌善尖声厉吼:“你以为你到了青春期了不起啊?谁不是青春期过来的?谁青春少年时没受过苦受过罪?”是啊,青春就是这样的特别!只是,这位母亲虽然也从那里过来,却早已生疏了那番情景,似乎早已无法理解那个时期的快乐和肆意,甚至天然地充满着敌意。
是的,就是这样。所以,青春尴尬而孤独!青春期永远是一个让成人世界深感怀疑和担忧的时期,像美好而危险的丛林。佟美兰式的人们,尝尽苦乐酸甜,他们对人生的前半段似乎一览无余,桥与沟坎都在眼底,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早早长大和穿越,步入成熟与冷静,通常,拔苗助长是他们共同的意愿,虽然,他们都是过来人,曾经同样的尴尬与孤独。我想,这是人类的永恒性遗忘吧,一代一代,莫不如此。
还记得一部电影,叫《XXXX的花季》?记不真切,很多年前看过的。在那里,有一片青葱翠绿的树林,和一群萌动的男孩女孩,以及他们的淡淡的情感。电影最后,留下一个约定,留下一个关于未来的梦,给人回味,也预示着希望。
我相信,每个经历过花季青春的孩子,心里都有过一个梦,一个很简单的梦。是的,在青春里,快乐总是来得那么的简单,忧伤也是。或许,我们记住了那些快乐中的小感动,也记住了那些无法忘怀的淡淡忧伤。可是,记住,并不代表着拥有。
走啊走,忽然就中年了,然后,就老了;走啊走,然后,就剩下回忆和遗忘。留下的最幸福的事,或许就是,谁谁谁,曾有一个关于年少的约定,说不定,这个约定简单得,只是执手同去,看一朵花开,看一轮月起。
还好,还没有老的我们,继续往前走吧,看一路风景独好,揣一段无法割舍的情怀。只是,会不会习惯地,假装我已离开,离开了很久很久?
想起林徽因的几句诗:
别丢掉
这一把过往的热情
现在流水似的
轻轻
在幽冷的山泉底
在黑夜
叹息似的渺茫
你仍要保存着那真
……
杂谈:
文明城市的小悦悦和大悦悦 (2011-10-22 08:42:03)
散文:
湘行散记(四):朝南岳 (2012-09-06 11:08:33)
那一年 我与麻雀家族(2012-05-22 15:18:57)
稻田明月也经历过——写给举火把走五小时四十里上学的女童 (2012-03-27 10:19:44)
诗歌:
我的启蒙老师----大自然 (2011-09-09 10:16:21)